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文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27
qikan11@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国文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所刊发的文章将授权中国知网或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左联”时期的“墙头小说”──以楼适夷、叶以群为中心 下载:57 浏览:454
摘要:
在"一·二八事变"激起的变动下,配合"左联"制定的"文艺大众化"方针,"左联"成员楼适夷在《文艺新闻》上开设"墙头小说"栏目并翻译日本无产阶级作家漥川稻子作品《千人针》,提供推广此大众化形式的平台与借鉴资源;叶以群编译川口浩著作而成的《文艺创作概论》则将中国的"报载墙头小说"实践,嵌入包括德国和日本在内的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脉络中,这些工作为"左联"的"文艺大众化"运动提供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切实支持。
何其芳的自传性写作与自我检讨 下载:64 浏览:444
摘要:
何其芳写于延安的自传性诗歌充满了矛盾、分裂和自我检讨,这与他追求进步的意愿和解释自己的压力相关,也与抗战初期延安鲁艺同志亲密交往的文化环境和日常性生活检讨会的制度有直接关联,何其芳追求自我成长的内在逻辑与具有鲜明革命指向的延安文化逻辑之间不免微妙的偏离与彼此"错认"。正是超然的抒情方式和"青春情结"使他始终陷于"看风景"的结构中而与周遭世界相疏离,难以突破主体状态,也带来了主体的矛盾和苦恼。
陈铨戏剧活动考——从清华学校到西南联大 下载:47 浏览:468
摘要:
陈铨1920年代在清华学校求学期间,初步接触了解现代戏剧,并逐渐产生兴趣,留学美欧五年间,进一步对西洋话剧作深入钻研,很有心得,而其从事戏剧创作和编导实践,则始于1930年代执教清华大学时期。抗战爆发后五年间,从长沙到昆明,陈铨带领联大学生,编导上演了《前夜》《祖国》《黄鹤楼》《野玫瑰》等有良好社会反响的抗战剧作,声名鹊起,也因《野玫瑰》颇遭责难。依据新见史料,可大致梳理出陈铨从事戏剧活动的来龙去脉。
毕飞宇短篇小说表达世界的三种方式 下载:69 浏览:518
摘要:
毕飞宇的短篇小说往往在悲悯的情感基调上展开叙述,把悲悯意识作为叙述起点成为毕飞宇短篇小说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毕飞宇善于在生活经验中捕捉细微的信息加以放大,以卡夫卡、博尔赫斯的方式释放出来,叙事空间充满了"变形"的元素,从而使"变形"成为其建构短篇小说世界的重要方式。毕飞宇短篇小说中的"变形"不是物理意义的异变,更多呈现的是精神世界中的形态改变。叙事过程中的精巧"切入"是其小说结构的重要特征,加之精致的语言,一起构成了毕飞宇短篇小说参与和言说世界的另一种方式。毕飞宇短篇小说表达世界的方式展示着当代作家关于世界体验以及小说文体观念的某种变化,这应该成为我们观察时代文学变迁的重要视角。
论先锋小说“历史叙述”的文学价值和局限 下载:68 浏览:466
摘要:
先锋小说中的"历史叙述"与新时期以来的"历史叙述"迥然有别。独特的童年经验、荒诞化以及潜意识化的艺术表达,使先锋小说为历史书写提供了全新的"世界图式"。同时,先锋小说的"历史叙述"存在着"类型化""私人化"的写作倾向,无形中成为限制先锋作家超越自我的艺术瓶颈。如何通过提升私人经验,走向更为宽阔的叙事空间,增强写作的精神承担能力,是先锋作家要解决的最重要的现实问题。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