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与系统仿真
建模与系统仿真
《建模与系统仿真》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仿真建模理论与技术及各领域仿真应用的最新成果报道及评论性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仿真建模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8-9745

《建模与系统仿真》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3D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89 浏览:2309
  • 陈彦芳 李瑞华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6期
  •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3D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进入高校课堂,该系统可以从正面、俯面、侧面、剖面等各方向上展现出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增强了学生学习直观性,对刚刚接触医学的学生尤其是空间想象差的学生帮助极大。此系统在其他高校和各医院运用十分广泛,受到了院校教师、学生和临床工作者的一致认可。本文从“3D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应用现状着手,深入分析了该系统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以自己所带班级进行试点,应用“3D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实现了解剖学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的统一,取得了良好效果,这对于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传统PID与模糊PID的仿真对比分析 下载:436 浏览:2371
  • 赵纪 付鹏 朱飞宇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6期
  • 摘要:
    本文对传统PID控制以及模糊PID控制进行具体研究,首先对二者的控制方式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控制对象的具体模型以及电路元素进行了设计,最后,对控制系统在Simulink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分析,搭建整体控制系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就控制结果来看,模糊PID控制比传统PID好的结论。
  •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云仿真技术应用分析 下载:487 浏览:2192
  • 陈艾荔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6期
  • 摘要:
    文章对基于云仿真技术的空中交通管理仿真系统架构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云仿真应用场景、i4D航迹运行概念仿真这两方面入手,阐述了基于云仿真技术的空中交通管理仿真系统的具体应用,为仿真现实需求与现有仿真运行模式、仿真资源之间的矛盾化解提供路径支持。
  • LKJ2000S型列车运行监控设备仿真装置研究 下载:456 浏览:2075
  • 李建伟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6期
  • 摘要:
    基于单片机的仿真装置,可产生适配LKJ2000S型列车运行监控设备的驱动电信号,例如机车工况信号、机车压力传感器信号、车速传感器信号等;同时借助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单片机与上位机的双向通信,构成了一个闭环系统。本系统可以应用于LKJ2000S脱机培训,也可应用与相应机车驾驶模拟器。
  • 自我效能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452 浏览:1961
  • 杨莉娜 林红玉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6期
  • 摘要:
    目的:分析自我效能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进入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中心实习的护理本科生、麻醉本科生及研究生、肿瘤专科培训基地学员、手术室培训基地学员共计200人全部纳入研究中,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后予以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带教,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带教的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联合虚拟仿真技术带教。实习完成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思维能力、实习考核成绩及学员对教学模式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思维能力评估量表(CTDI-CV)中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理论基础成绩、技能操作实践成绩、个体化诊疗计划成绩、病历书写规范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护理实践教学中,采取自我效能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有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考核成绩,且该模式更受实习生欢迎,值得临床推广。
  • 多功能全地形助老轮椅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下载:486 浏览:1944
  • 安景超 李萍 邓文娟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5期
  •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市场对于轮椅需求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的轮椅制造业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对老年人需求的分析,根据人机工程学知识,设计了多功能全地形助老轮椅。该轮椅在原有电动轮椅的基础上增设座椅调平机构,并对调平机构的支杆进行仿真力学分析,最终确定结构合理;同时,该轮椅具有可变轮毂和医疗检测装置,可爬楼,可适应不同地形,旨在为独居、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提供出行便利。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建模中的应用 下载:486 浏览:1867
  • 岳盼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5期
  • 摘要:
    由于地下建筑物通视能力较差、构造复杂性等特点确定了它在三维建模时无法通过常规仪器收集数据,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则通过非接触测量方法可以精确收集到被测量物的空间结构与几何信息,同时利用密集的光点云数据可以迅速地复建出物体的三维空间建模。本文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模型中的运用展开了研究,根据经验证明,应用该技术所形成的三维模型精度可以达到国际有关标准的要求,很值得推广应用。
  • 使用宇龙机电控制仿真软件实现传感器的控制 下载:448 浏览:2011
  • 王宁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5期
  • 摘要:
    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它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航天技术、军事领域、机器人开发、环境检测、医疗卫生、家电行业等各学科和工程领域。据有关资料统计,大型发电机组需要3000台传感器及配套仪表;大型石油化工厂需要6000台;一个钢铁厂需要20000台;一个电站5000台;阿波罗宇宙飞船用了1218个传感器,运载火箭部分用了2077个传感器;一辆现代化汽车装备的传感器也有几十种。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传感器技术的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传感器种类繁多,学生在学校没有单独的传感器实训室的话,很多时候传感器只能听老师讲理论,没有办法动手调试。仿真软件将传感器应用在电路上,对于应用型的学生来说,更加直观,也便于掌握传感器电路连接的原理。
  • 装备综合保障仿真典型流程分析 下载:526 浏览:2294
  • 万攀1.2 赵强3 王宏1 魏圣军2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5期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大量新型武器装备列装部队,由于装备的结构日趋复杂、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对装备综合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有限保障经费的情况下,结合部队装备情况和任务需求,设计出一套综合保障方案,以使武器装备发挥出最大效能是当前军队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通过分析部队在装备使用阶段的综合保障需求,设想通过仿真手段实现对装备保障方案的评估,以确定合理的保障方案,文中着重对仿真系统及各单元模块运行的主要流程进行了分析。
  • 六自由度机器人建模及运动学仿真 下载:479 浏览:2257
  • 王阳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5期
  •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对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的需求愈发迫切,而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商对工业机器人有大量研发、生产、安装经验,因此可以借鉴其发展研究。与其配套的仿真软件robotstudio,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对机器人本体的损伤,并且可以进行模拟现场编程,进行模拟碰撞检测,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机器损伤,提高生产效率。在编程过程中,可以进行路径优化,避免了奇点的产生,对于已完成编程可以进行到达能力检测,避免了现场生产中故障产生。可以不影响生产进行下一个任务编程。大大降低了对操作者的人身危害。
  • 自驱动关节臂测量机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下载:441 浏览:1974
  • 韩笑 么瑞轩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5期
  • 摘要:
    关节臂坐标测量器是一种系列坐标测量器,通过模拟人体手臂关节的旋转和摆动进行测量。关节臂坐标测量器由于其测量灵活、便携性强、测量空间大、成本低,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检验领域。Joint Arm CMM采用串联结构,导致复杂的误差因素和较大的误差传递系数到Joint Arm CMM中,每个Joint都能强化误差。研究表明关节臂KMG的结构参数与运动学模型中的理论结构参数不匹配,导致运动学模型不准确,导致定位误差接近95%。因此,通过校准结构参数,然后修正运动学模型,可以大大提高关节臂KMG的测量精度。关节臂坐标测量机使用的手动绞车有一些缺点,如b .测量效率低,人体活动对运动姿态和测量重复性的影响较大,很容易在测量中引入许多误差。考虑到工业制造中对智能的需求迅速增加,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仪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大大降低人体因素对检测的影响。用于关节臂-KMG校准的基准是校准的球拍,KMG的基准和测量头使用球体或。锥形衬套提高校准效率。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仪采用恒力触发探针实现自动触发测量。考虑到测量效率,当标准零件采用锥形衬套时,探针可在未到达正确位置时产生触发测量信号。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自驱动关节臂测量机结构设计与仿真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CA6140车床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下载:415 浏览:2066
  • 郝雪弟 王硕 韩世贸 姜一搏 孟敬伟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5期
  • 摘要: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机械生产与操作系统的开发中已见报道,但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车床虚拟建模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车床进行建模、优化,使用Unity 3D软件对虚拟模型添加运动,设计出了车床虚拟仿真系统。实现了对车床内外结构的展示和对车床切削运动的模拟,让使用者通过简单的人机交互调整切削参数,完成对车床不同切削运动的控制。研究填补了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车床操作系统的空白,为虚拟仿真训练和虚拟仿真教学提供了指导,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 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应用 下载:456 浏览:1979
  • 杨永泉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4期
  • 摘要:
    随着我国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进行产品设计及装配制造前需要充分地发挥数字化仿真技术本身的优势,使各个生产单元、模块能够继续加强协调度,符合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为后续生产活动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基础。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实现模块化部件的有效规划,从而使产品装配的专业化水平能够符合现代化生产的标准,以此来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 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下载:445 浏览:1951
  • 李云鹏 李斯日古楞 何冰 李少华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4期
  • 摘要:
    口腔医学是由理论和实践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实验教学环境的优劣对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传统医学教学缺乏生动性、形象化,课堂无法展示人体组织结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等,导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仿真逐渐进入口腔医学教育领域,该软件技术建立的人体结构模型,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人体解剖结构,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本文综合有关的文献、经验、国内外的研究,对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发展现状、应用现状、应用效果进行综述,全面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相关对策以及应用前景,旨在为今后口腔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 探讨引导性反馈在高仿真急救护理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449 浏览:2179
  • 孙广田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引导性反馈用于高仿真急救护理模拟教学的实际效果。方法 以5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设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仿真急救护理教学(对照组,n=25)和引导性反馈下的仿真急救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n=25),通过学生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以及对教学模式满意度等指标,对不同的教学模式效果展开客观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理论及实操考核成绩均更高(p<0.05)。课程开始前两组CTDI-CV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课程结束后,观察组CTDI-CV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对教学模式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仿真急救护理模拟教学过程当中使用引导性反馈模式能提升护生的评判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 基于机器视觉采棉机作业速度控制与仿真分析 下载:475 浏览:2072
  • 张守县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4期
  • 摘要:
    为了进一步解决采棉机运行过程中存在效率较低,以及采收质量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机器视觉为基础的作业期间速度控制方案,并且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合理的定位采棉机作业过程中的作业速度、棉花田单位面积、棉花产量、采摘作业质量几项动态性因素,建立在自适应匹配的基础上,来提升采棉机的运行效果,合理地进行作业速度控制,不仅可以缓解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更能够提升单位面积的采收质量以及效率。
  • 基于STM32的电动自行车用BLDC电机控制器设计方案及仿真测试 下载:455 浏览:2226
  • 许亮 闵文骏 李燕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4期
  • 摘要:
    目前电动自行车用电机,逐步采用无刷直流(BLDC)电机代替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这样从本质上消除了因机械电刷换相引起的噪声和电机过热现象,大大增加了车载电机的使用寿命,但是BLDC电机稳定工作需要专门的功率驱动控制器,因此研发稳定的电动自行车用电机控制器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意义。现在主流电机驱动控制器的控制芯片采用的是PIC系列单片机或是DSP系列,然而STM32微处理器速度比PIC单片机快一倍,价格却不到DSP芯片的1/3,很好的兼容了二者的优点。所以本文的目的就是基于STM32为电动自行车用BLDC电机设计经济、稳定、高效的驱动控制器,然后通过仿真软件验证设计方案可行性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建模与系统仿真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1
访问量 90562
下载量 11086
总被引次数 302
影响因子 0.498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