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科学研究
交叉科学研究
《交叉科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各学科之间交叉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和成果展示。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交叉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12X

《交叉科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汽轮发电机基础的抗震安全性研究 下载:89 浏览:484
  • 侯瑞航1 周占学1,2 李杨1 袁晓聪1 于爽1 白哲3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 摘要:
    在大型发电站中,汽轮发电机基础是至关重要的部位,在地震中一旦产生破坏将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对发电机基础抗震性的研究成了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汽轮机基础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按1:10的缩尺比例制作发电机基础模型进行等比例试验,采用拟动力和拟静力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本次试验模拟了基础结构在6度多遇、6度罕遇以及7度罕遇三种地震波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该基础结构的各项抗震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在上述两种地震作用下该基础结构安全。
  • 混凝土足尺实体结构模型与试块强度差异研究 下载:78 浏览:486
  • 王明 王晓宣 李志强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 摘要:
    目前对强度的检验根据检验的对象不同主要是分为两种:一种直接对结构实体进行强度的检验,第二个就是通过对仪器制作的试块进行强度换算推定.现在大家普遍对标养及同条件养护相对比较认可.试块最主要的便宜之处就是检验方便,但是试块与结构实体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比如受力荷载,受力状态以及浇筑等施工行为对结构的扰动.所以本文通过对C20、C30、C40及C50四个强度的结构足尺模型和相应制作的标养及同条件试块进行强度变化情况,强度增长幅度等分析,以此分析三者获得强度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且差异是否明显.
  • 产城融合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规划策略研究 下载:85 浏览:476
  • 崔冬冬 姜乖妮 田秋月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 摘要:
    高新技术产业园是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随着政策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其产业集聚和功能复合等特点逐渐突出。将产城融合理念应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规划,有助于解决园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园区的新需求,有效促进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对产城融合和空间布局的深入研究,构建功能聚集、弹性增长、生态适宜和人本主义四项规划原则,提出产城功能复合、土地利用混合、配套设施调合和空间关系契合四项规划策略。
  • 物有所值视角下的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下载:93 浏览:508
  • 李海波 任午煜 张立娟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 摘要:
    PPP模式及物有所值评价方法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日益被重视与运用,但物有所值评价方法不仅用于项目识别或采购阶段,还是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物有所值评价视角,以利益相关者的绩效目标为导向,选取财务、控制管理、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创新与成长四个维度,运用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构建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 对不同形状电热管加热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81 浏览:503
  • 刘凯龙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 摘要:
    电热管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电热锅炉的运行状况和寿命,故选择合适的电热管形状对电热锅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单一因素对比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圆形度下的电热管加热效果,得出如下结论:圆形度为0.7的L形电热管加热效果较好;对比电热管3kW和5kW两种不同的电功率得出较小功率时换热效果好;对比不同电热管间距得出2.2D的管间距在加热效果中具有极值;增大流速可增强换热;在电热锅炉中电热管的安装位置与供热模式有关。
  • 基于串级控制的电加热固体储能供热控制系统研究 下载:76 浏览:472
  • 刘春蕾 宋盼想 王晨 郭丽姣 刘智民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 摘要:
    电加热固体储能供热系统作为一种供热行业的新兴蓄热热源形式得到了大力发展。但电加热固体储能供热系统现在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对电加热固体储能供热系统的运行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串级控制系统,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控制策略,以控制方案为基础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控制系统,其中包括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的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包含了参数检测、运行控制以及故障报警,确保其高效稳定的运行。
  • 生态护坡中植被防护边坡浅层稳定性的研究 下载:90 浏览:485
  • 蒋希雁1,2 杨尚青1,2 冯峰1,2 何春晓1,2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 摘要:
    生态护坡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目前,对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边坡整体稳定性方面,而对生态边坡的浅层稳定性分析较为少见。以张家口地区某公路生态边坡为研究对象,针对狗尾草植被防护边坡开展植被根系固土护坡的力学效应研究,进而研究植被对边坡浅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边坡浅层稳定性与边坡含水率、坡角、滑体深度呈负相关,与含根量呈正相关,即随着边坡含水率、坡角和滑体宽度的增加,安全系数降低;随着边坡含根量的增加,安全系数增加。
  • 张家口市五一路片区既有住区调查与更新设计研究 下载:84 浏览:477
  • 姜乖妮 于文重 李春聚 孙晓宇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 摘要: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涉及面广、改造量大,是我国城市进入存量优化阶段重要的更新改造对象,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诉求。基于对张家口市五一路片区住区分布、道路与交通、住区户外活动场地、住区边界空间和各住区开放情况的深入调查和分析,针对片区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连接内部道路、打通交通微循环,更新边界形式、构建开放型住区,修补户外空间、提升土地利用率,创新停车方式、营造步行化住区的更新设计策略。
  • 碳纤维布开槽加固混凝土梁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71 浏览:465
  • 赫腾飞1 田永元2 贺海飞3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 摘要:
    近年来碳纤维布"开槽"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在国外逐步得到重视。介绍了碳纤维布开槽加固混凝土梁的这种新型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同时详细说明了此种加固方法的特点、优点、特殊的施工工艺以及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情况。开槽法加固混凝土梁施工方法简单、培训简便、加固效果好、剥离率低,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方式,值得在土木工程领域内进行研究、推广和使用。
  • 泡沫轻质混凝土作为铁路路基填料的动静力特性研究 下载:91 浏览:483
  • 王涛1,2 毕全超1,2 唐家旗1,2 于东超1,2 徐志强1,2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 摘要:
    通过将室内静力学试验与数值模拟动力分析相结合,研究了新型路基填料泡沫轻质混凝土的动静力特性,静力学分析中研究了其组成材料发泡剂的泌水量和沉降距随稀释倍数的变化情况,得出沉降距与泌水量随稀释倍数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同时研究了在最佳稀释倍数下的泡沫轻质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劈裂强度随泡沫掺量、粉煤灰的变化规律,从中确定最优配合比。在数值模拟的动力分析中,分别将最优配合比的泡沫轻质混凝土与传统A、B组填料作为路基填料,通过记录对应位置的动应力,得出泡沫轻质混凝土对动应力的衰减与A、B组填料相似,但相比于A、B组填料在基床表层中衰减慢,在基床底层中衰减快。
  • 重型液压凿岩腔间隙密封泄漏量的分析研究 下载:63 浏览:447
  • 杜风娇 刘建刚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 摘要:
    重型液压凿岩腔是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其中密封结构在重型液压凿岩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密封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重型液压凿岩腔是否正常运行,如果密封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会导致重型液压凿岩腔的内泄漏,会使得重型液压凿岩腔的系统传递功率降低,因此,对重型液压凿岩腔密封结构泄漏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活塞杆和导向套之间采用非接触式密封形式——间隙密封,运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间隙密封流场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得到的泄漏量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Fluent中仿真的泄漏量要大于理论计算的结果,主要是重型液压凿岩腔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受到温度、外界条件的还有重型液压凿岩腔自身质量的影响,使得实际泄漏量要大于理论计算的结果。
  • 粉煤灰对污泥焚烧灰活性影响的研究 下载:95 浏览:474
  • 翁维素1,2 潘宏宾1,2 陈海洋1 陈晓丹3 于枫珍1 丁兵兵4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 摘要:
    为了使城市污泥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以城市污泥和粉煤灰为原料,按粉煤灰的质量分别占样品总质量的0%、10%、20%、30%和40%进行混合、搅拌.自然风干之后,将其放在800℃下进行烧结,并对其快速冷却后的试样的物相、胶砂试块强度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经过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的碾磨中没有粉煤灰的污泥焚烧灰不具有高活性.然而,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污泥焚烧灰的活性呈现先增加然后减少的趋势,并且可以确定粉煤灰的掺量为20%时,污泥焚烧灰的活性达到最佳,即其力学性能最优.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风险管控研究 下载:88 浏览:458
  • 张国安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 摘要:
    为了能够提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风险管控水平,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风险的预测。在分析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风险根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风险预测模型,同时设计了数据挖掘模型的算法流程。以10个高职学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能够有效地进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风险预测,从而能够根据预测结果确定有效的财务管理风险管控措施。
  • 土凝岩改良盐渍土干湿循环试验研究 下载:81 浏览:454
  • 刘晶磊 李凯 薛晓峰 温孟瑶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 摘要:
    盐渍土是广泛存在于我西北地区的一种工程性质较差的路基填土,通过采用土凝岩进行盐渍土的改良研究,通过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不同含盐量和不同掺量的土凝岩改良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土凝岩改良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整体呈减小的趋势,经过四次干湿循环后强度趋于稳定,衰减幅度为29%左右,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土凝岩改良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盐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土凝岩的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含盐量和土凝岩掺量分别增加到3.9%和12%左右强度基本趋于稳定.
  • 砂土中空沟、排桩隔振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下载:76 浏览:434
  • 刘航 刘晶磊 薛晓峰 李凯 温孟瑶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 摘要:
    为了研究砂性土中相同条件下设置空沟、排桩时隔振效果的优劣对比,以室外试验的方法对设置屏障时相同振源距、深度下两种隔振措施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设置空沟时的隔振效果要明显优于排桩的隔振效果,当屏障深度、激振频率一定时,随着振源距离的增加,设置空沟时振幅降低比降低了0.069左右,排桩时振幅降低比降低了0.032左右.当屏障振源距、频率一定时,随着屏障深度增加,设置空沟时振幅降低比Ar值降低了0.069左右,排桩时,Ar值约降低了0.032.当振源距、屏障深度一定时,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加,两种隔振措施的隔振效果都有所增强.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交叉科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3
访问量 96275
下载量 20156
总被引次数 327
影响因子 0.76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