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究前沿
化学研究前沿
《化学研究前沿》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化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研究的新成果,介绍新知识,新技术。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化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03

《化学研究前沿》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壳聚糖和普朗尼克介导猪白细胞介素-23基因体内表达对PRRSV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 下载:46 浏览:475
  • 彭俊杰1 肖永乐1 熊太特1 邓定浩1 高雨含2 彭宇量3 李江淩4 王泽洲5 吕学斌4 高荣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8期
  • 摘要: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目前预防这种疾病的疫苗免疫还存在一定缺陷。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有效的佐剂以提高其免疫效力。将猪IL-23基因重组质粒用壳聚糖和普朗尼克材料包裹制成纳米颗粒,命名为VRIL23-CNP-Pluronic。将28日龄小鼠分为两组,分别肌肉注射VRIL23-CNP-Pluronic(实验组)和VR1020-Pluronic(对照组),两组均同时接种PRRSV疫苗,在接种后第0、7、14、28和35天采集血样并分析免疫变化。实验组中PRRSV特异性抗体、IgG1和IgG2a水平、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qRT-PCR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IL-23、TLR1、TLR6、STAT1、IL-10、TNF-α、IL-15和CD62L基因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上调(p<0.01)。结果表明,VRIL23-CNP-Pluronic能促进小鼠对PRRSV疫苗的免疫应答,并为其作为新型PRRSV疫苗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 二元醇水溶液性质与喷射性能研究 下载:41 浏览:428
  • 王兆峰1,2,3 房宽峻1,2,3 谢汝义1,2,3 唐志远1,2,3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8期
  • 摘要:
    研究了具有相同碳链不同羟基位置的两种丙二醇(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和三种丁二醇(1,3-丁二醇、2,3-丁二醇和1,4-丁二醇)对其水溶液保湿性、粘度、动态表面张力和喷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碳链的二元醇中含伯羟基多的二元醇保湿性较差;每种二元醇水溶液随着二元醇浓度增加,粘度逐渐增加,表面张力逐渐降低,仲羟基在分子发生相对滑动时更容易使分子缠绕,体现为溶液的粘度大,含-CH3基团的醇分子疏水性相对较强,使醇分子更多的在气液界面排列,表现为溶液表面张力较低;高频喷射时,溶液粘度接近时,表面张力大的溶液在喷射时容易离开喷嘴,液滴尾部获得初速度大,容易获得良好的液滴形态。
  • 航空煤油裂解产物燃烧机理构建与动力学模拟 下载:42 浏览:443
  • 刘明 夏谈 宁馨 王静波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8期
  • 摘要:
    针对航空煤油典型裂解工况的裂解产物,本文提出了以2.99%氢气、45.05%甲烷、36.96%乙烯、0.76%环己烯、8.89%甲苯和5.35%正十二烷(摩尔分数)的六组分煤油裂解产物替代模型,构建了包含323个物种,1544步反应的化学动力学机理。使用Chemkin-pro程序进行宽温度范围裂解产物的动力学模拟,点火延迟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点火延迟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表明HO2+OH=H2O+O2是机理中的关键反应,同时燃烧中间产物与氧气、HO2和OH自由基的反应也对点火影响较大。该机理模拟精度较高,能够较好的再现航空煤油裂解产物的燃烧特性。
  • 青翘清热解毒活性组分及成分筛选 下载:42 浏览:441
  • 马丽莎1 高锦国2 张立伟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8期
  • 摘要:
    探讨青翘清热解毒活性组分。以C18为分离材料将青翘60%乙醇提取物分离为6个化学成分群F1~F6;以清除DPPH·的能力、抑菌效果和改善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炎症反应的程度为评价指标,评价不同化学成分群的抗氧化、抑菌和抗炎活性。F2化学成分群在抗氧化、抑菌和抗炎活性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活性;进一步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青翘清热解毒活性组分F2主要是由苯乙醇苷类成分组成,主要成分为连翘酯苷A和连翘酯苷I。青翘清热解毒活性活性成分主要为苯乙醇苷类成分。
  • 不对称大环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性质及抗菌活性 下载:35 浏览:365
  • 刘焕1 刘郁1 张雪梅1 潘志权2 高娟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7期
  • 摘要:
    以配体N,N′-二甲基-N,N′-二(3-甲酰基-5-氯水杨醛)乙二胺(H2L)与乙二胺、醋酸铜、高氯酸铜通过模板反应缩合制备了新的不对称大环双核铜配合物[Cu2(L)(ClO4)·H2O]·ClO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X-晶体衍射对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表明不对称大环配合物中的一个铜(Ⅱ)离子与大环中两个胺的氮原子、两个酚羟基的氧原子以及高氯酸根中的氧原子形成5配位,另一个铜(Ⅱ)离子与大环中的两个亚胺氮原子、两个酚羟基氧原子以及配位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5配位;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铜(Ⅱ)离子的电极过程是一个不可逆单电子传递过程,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的铜(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性偶合,抗菌实验测试了配体和双核铜(Ⅱ)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2.0g·L-1时,配体和双核铜(Ⅱ)配合物的抗菌活性最强。
  • 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依非韦伦含量 下载:36 浏览:371
  • 崔晓鸽1 杨金枝1 陈晓峰2 郝海军2,3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6期
  • 摘要:
    分别采用氢核磁共振定量法和氟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依非韦伦含量。氢核磁共振定量法以依非韦伦δ1.58~1.65处质子峰为定量峰,马来酸δ6.22处为内标峰。氟核磁共振定量法以δ-80.58处作为定量峰,4-溴-2-氟-乙酰苯胺δ-121.70作为内标峰。通过比较依非韦伦的定量峰与内标物质内标峰峰面积,计算依非韦伦的含量。测试结果显示,氢核磁共振定量法和氟核磁共振定量法的含量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核磁共振法可用于依非韦伦绝对含量的测定,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
  • 配体对铈化合物催化苯甲醇氧化性能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264
  • 刘晟波 李理 袁福根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6期
  • 摘要:
    研究了桥联二酚铈、氯化铈、硝酸铈、三氟甲磺酸铈、硝酸铈铵五种铈化合物,在溴酸钠存在下催化苯甲醇氧化制备苯甲醛反应的性能。发现五种铈化合物均有催化活性,催化活性高低顺序为:三氟甲磺酸铈>硝酸铈>硝酸铈铵>氯化铈>桥联二酚铈。该顺序跟配体吸电子能力一致,意味着配体吸电子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提高铈配合物的催化氧化能力。当三氟甲磺酸铈用量为苯甲醇的5%(mol),80℃反应2.0 h,苯甲醇转化率为95.6%,苯甲醛产率达90.9%,反应选择性95.1%。
  • 以地沟油为原料的粘土稳定剂的制备及性能 下载:41 浏览:432
  • 赵阳1 苗宗成1 栗小龙1 郭锟2 陈晗1 王颖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6期
  • 摘要:
    实现以废弃地沟油为原料制备粘土稳定剂,并将其应用于石油化工工业,对实现地沟油资源再利用具有着重要的经济、科学研究价值。以二甲基乙醇胺、烯丙基氯、环氧氯丙烷、三甲胺和地沟油脂肪酸制备了新型的粘土稳定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粘土稳定剂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其临界胶束浓度和界面张力,采用离心法来测定对粘土矿物的防膨率。结果表明:粘土稳定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7×10-3 g·L-1,表面张力γcmc为44.84 mN·m-1,对粘土的防膨率达到77.75%,表现出了优异的粘土稳定性能。
  • 甲基丙烯酸接枝纳米纤维素水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下载:27 浏览:290
  • 朱俊芳1 杨嵘晟1 冯树波2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6期
  • 摘要:
    本文通过酸解法制备纳米纤维素(nCE),再利用自由基聚合法将甲基丙烯酸(MAA)接枝到纳米纤维素上,得到含有多孔结构的纤维素基水凝胶,并以制备的水凝胶作为吸附剂处理染料废水。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吸附时间、pH、染料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对染料去除率的影响,优化了吸附条件。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平衡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拟合。通过对吸附等温线的拟合,计算得到了吸附剂对亚甲基蓝(MB)的最大吸附量为1250.00 mg·g-1。
  • 玫瑰精B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曲南 下载:42 浏览:436
  • 吴小燕 江虹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5期
  • 摘要:
    在pH 5.48的Tris-盐酸介质中,玫瑰精B与氨曲南反应生成红色二元离子缔合物,出现褪色现象,光谱曲线上出现2个明显的负吸收峰,最大负吸收峰位于512 nm,另一负吸收峰位于574 nm,在此两波长处,氨曲南在0~10.9 mg·L-1范围内与缔合物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并服从朗伯-比尔定律,它们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A512 =-0.00016-0.03447 ρ、r=0.9998和A574=0.00042-0.02006 ρ、r=0.999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1.51×10~4 L/(mol·cm)和8.70×10~3 L/(mol·cm),当用双波长叠加负吸收法测定时,线性方程方程为A512+574=0.00027-0.05453ρ,相关系数r=0.999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可达2.38×10~4 L/(mol·cm)。该法用于市售氨曲南药物中氨曲南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 玫瑰精B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曲南 下载:36 浏览:373
  • 吴小燕 江虹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5期
  • 摘要:
    在pH 5.48的Tris-盐酸介质中,玫瑰精B与氨曲南反应生成红色二元离子缔合物,出现褪色现象,光谱曲线上出现2个明显的负吸收峰,最大负吸收峰位于512 nm,另一负吸收峰位于574 nm,在此两波长处,氨曲南在0~10.9 mg·L-1范围内与缔合物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并服从朗伯-比尔定律,它们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A512 =-0.00016-0.03447 ρ、r=0.9998和A574=0.00042-0.02006 ρ、r=0.999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1.51×10~4 L/(mol·cm)和8.70×10~3 L/(mol·cm),当用双波长叠加负吸收法测定时,线性方程方程为A512+574=0.00027-0.05453ρ,相关系数r=0.999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可达2.38×10~4 L/(mol·cm)。该法用于市售氨曲南药物中氨曲南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 燃煤电厂烟气元素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下载:25 浏览:271
  • 姚杰1 刘晓萌1 张杨1 朱跃1 郭金2 朱玉华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5期
  • 摘要:
    燃煤电厂烟气治理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汞由于其剧毒性和生命体易富集性一直以来是烟气检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EPA、MESA、HEST和OHM等传统取样检测技术采样困难和抗干扰能力弱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基于光谱法和化学传感器技术建立的在线检测技术发展显著。光谱法精度高,应用广泛,但操作复杂且仪器昂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具有高选择性、操作简单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检测汞为目的,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取样检测技术和在线检测技术,并对未来的汞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小孔径泡沫状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 下载:26 浏览:279
  • 万龙1,2 刘曈1,2 姜明燕1,2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5期
  • 摘要: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煅烧法制备小孔径泡沫状介孔二氧化硅(MCF);分别考察P123、1,3,5-三甲苯和氟化铵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孔径的影响;通过比表面积分析(BET)对孔径、比表面积以及孔容积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制得的MCF最小孔径为7.7 nm;三甲苯和氟化铵均具有明显的扩孔效应;反应温度与孔径呈负相关。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化学研究前沿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9
访问量 160587
下载量 60589
总被引次数 708
影响因子 1.28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