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报
生物学报
《生物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理、生化、遗传和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教学等方面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生物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38

《生物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高中生物学“酸奶的制作”实验教学探究 下载:83 浏览:487
  • 陈亮 温馨 《生物学报》 2019年4期
  • 摘要:
    根据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以酸奶的发酵为例,试图找到一整套适合班级教学的实验实施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市售5菌型乳酸菌粉在实验室条件下的适宜培养温度为40℃左右,时间为8 h左右,每1 000 mL市售无菌纯牛奶添加乳酸菌粉量以5 g左右为最佳,并给出适合班级开展实验教学的具体建议方案。
  • 在科学教学中明确“社会文化”对科学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480
  • 李诺1 黄丹2 刘恩山1 《生物学报》 2019年4期
  • 摘要: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科学本质观对于目标的达成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其中,理解科学会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科学本质对生物学教学提出的建议之一。在科学发展历程中,社会文化与科学密切交织,互相影响,同时也改变着生物学课程教育的发展轨迹。通过融入科学史教学、参与社会性科学议题讨论,以及在课程中融入技术与工程学等方法,教师可帮助学生明确社会文化对科学的影响作用,进而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达成。
  • 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内涵、进阶及教学建议 下载:83 浏览:488
  • ​李瑞雪 王健 《生物学报》 2019年4期
  • 摘要:
    高中生物学学科社会责任是科学的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责任担当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回溯源头,沿责任、社会责任、科学的社会责任、生物学学科的社会责任路径,对高中生物学学科社会责任作了梳理,从内涵界定、内容分析、发展进阶等方面对生物学学科社会责任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这有助于对生物学学科社会责任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为在生物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社会责任奠定了基础。
  • 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践行 下载:82 浏览:487
  • ​侯楚东 《生物学报》 2019年3期
  • 摘要:
    以宜昌市东山中学开发的生物学校本教程《拾翠苑》为例,阐明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原则、内容、实施方案、课程评价及对未来的期许;通过校本课程的践行,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使生物学校本课程成为提升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之一。
  • 遗传计算中数学模型的构建 下载:76 浏览:483
  • ​张玉平 冯明董 《生物学报》 2019年3期
  • 摘要:
    关于基因频率的考题中,常遇到已知常染色体隐形基因(a)的频率,需求显性表现的群体(AA和Aa)中携带者(Aa)的频率,常规解法往往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过程复杂,易出错。对此构建数学模型,设常染色体隐形基因(a)的频率为m,则显性表现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一定为2/(1+1/m),并用数学方法证明。运用此公式可跳过遗传平衡定律直接计算结果,极大节约时间,提高准确率。
  • 新时期生物学科高考评价体系的构建 下载:83 浏览:485
  • ​依兰 《生物学报》 2019年2期
  • 摘要:
    参考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的高考评价体系对当下生物学科高考的功能、考查内容、考查方式等进行思考。在构建的生物学高考评价体系中,将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到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3个方面的功能进行生物学科化;将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概括为生物学科的关键能力;将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到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4种考查方式从生物学科的角度进行阐释。
  • 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气孔开闭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94
  • ​王颖 许艺 陈秉初 陈文荣 《生物学报》 2019年2期
  • 摘要:
    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探究光照、温度、CO2浓度对气孔开闭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的气孔和光合作用及两者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比较了4种植物的气孔结构和数量,筛选出最佳材料并对其进行不同环境因子处理。结果表明:鸢尾的气孔结构清晰,数量适宜,且不同处理下气孔开放率差异显著,是进行气孔开放率统计的最优材料。
  • 探究南美蟛蜞菊不同器官浸提液对小球藻的化感作用 下载:81 浏览:492
  • ​郑耀贤 《生物学报》 2019年2期
  • 摘要:
    通过对小球藻进行细胞密度的测定,分析不同浓度南美蟛蜞菊根、茎和叶浸提液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和茎的浸提液对小球藻的种群密度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其中根浸提液的抑制效果好于茎浸提液,1g/L的根浸提液对小球藻的抑制率就可高达80%。叶浸提液在受试范围内对小球藻的种群密度的抑制效果不明显,低浓度的叶浸提液对小球藻种群密度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利用银边天竺葵贯穿初、高中光合作用教学 下载:84 浏览:486
  • ​孙娟 于长红 《生物学报》 2019年2期
  • 摘要:
    通过实验证实,银边天竺葵的光合作用产物主要集中在叶片绿色部位。绿色部位叶绿体含量丰富且含有相对较多的4种光合色素,黄色部位叶绿体含量极少且几乎只含有少量胡萝卜素。本实验将初、高中光合作用知识有机地相结合,学生在探索光合产物分布不均的本质原因过程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科学素养都得到了提升。
  • 动物标志重捕法模拟实验设计与应用 下载:87 浏览:501
  • ​陈帮强1 梁碧波1 左清秋2 《生物学报》 2019年1期
  • 摘要:
    以高中生物学"种群和群落"中介绍的动物标志重捕法探究种群密度为知识背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为目标,以模拟实验要求为设计思路,用塑料瓶模拟动物生活区域,塑料球模拟该区域动物,带孔塑料瓶盖模拟捕获动物的器具,保鲜袋模拟捕获动物暂时的活动区。通过对该模型方案的模拟应用,效果显著。该模型有制作简单、材料易得、操作安全、结果可靠等优点。该模型无需教师协助,学生可以在家中或学校独立完成实验,该模型是一个实用性极强的方案。
  • 饮水机饮水安全调查 下载:86 浏览:487
  • ​黄章科1 李丽卡2 《生物学报》 2019年1期
  • 摘要:
    通过调查某学校正在使用的20台饮水机的水质情况,利用平板计数法统计饮水机在不同摆放位置、不同水位和饮水机内胆等3种情况下菌落总数,结果显示:冷水中细菌数超标,热水(94℃)中细菌因不耐热全部死亡,饮水安全;饮水机在光亮的地方饮水中细菌不易滋生,而在阴暗角落则易滋生细菌;随饮水天数的增加,水位越低总菌数也越多;随饮水机存放天数的增加,总菌数也逐渐增加;水样中的细菌主要来源于饮水机内胆。对饮水机的饮用安全提出相应策略。
  • 利用PCR技术鉴定河豚鱼的探索 下载:94 浏览:497
  • ​江瑞宁 万苾馨 苏新华 窦向梅 《生物学报》 2019年1期
  • 摘要: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建立鱼类制品中河豚鱼成分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弥补河豚鱼形态学鉴定的缺陷。方法:通过阅读文献,确定河豚鱼鉴定的靶基因并筛选特异性引物,提取河豚鱼DNA,优化PCR反应条件,扩增河豚鱼特异性DNA片段,并通过DNA电泳显示特异性扩增的DNA条带。结果:选择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作为河豚鱼成分鉴定的靶基因,PCR最佳反应条件是退火温度68℃,镁离子浓度2.0 mmol/L,DNA模板加入量0.07~0.1μg。河豚鱼特异性引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市场上常见的鲤鱼、草鱼等水产品无交叉反应。结论:所建立的PCR方法可以有效鉴定鱼类制品中河豚鱼成分。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生物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9
访问量 160587
下载量 60587
总被引次数 504
影响因子 1.108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