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临床医学领域内最新技术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临床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08-0061

《医学研究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术前诊断价值研究 下载:52 浏览:649
  • 王琼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传统CT与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术前诊断效果,以明确锥形束CT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80例待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分别行传统CT与锥形束CT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根尖周炎及根管再治疗判断方面的准确性。结果 对照根尖周炎的诊断,传统CT检测准确率为62.5%,锥形束CT检测的准确率为92.5%;在对根管再治疗的诊断中,传统CT检测的准确率为12.5%,而锥形束CT检测的准确率为95%。结论 对比传统CT,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术前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判断准确率,特别是在根尖周炎及根管再治疗的诊断方面,其优势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更广泛使用。
  • 对糖尿病足病患者采取全科医学治疗的临床效果 下载:48 浏览:651
  • 刘爱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 摘要:
    对全科医学治疗模式下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用对照研究,以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为观察对象,将两组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用全科医学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全科医学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效果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优势明显(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在应用全科医学治疗的模式下,患者糖尿病足治疗效果好,局部炎症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效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52 浏览:635
  • 唐爱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 摘要:
    讨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2年10月-2024年2月选取本院收治行CT或MRI检查的10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而后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将镇静效果、镇静起效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家属满意度评分数作为评价两组护理效果与价值的主要依据。结果:两组镇静效果4级机率差异不大,P>0.05;研究组镇静1级、2级与3级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级与6级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16-30min镇静起效时间差异不大,P>0.05;研究组5-15minn镇静起效时间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0min镇静起效时间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二次给药发生率、药液外渗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效果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且有助于防控风险,提升家属满意度。
  •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下载:49 浏览:627
  • 仲沙沙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 摘要:
    分析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及对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临床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接诊且提供常规护理管理的50例大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提供护理风险管理的50例大内科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组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展开分析。结果:(1)对照组仅发生10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发生3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00%),P<0.05;(2)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更低,而患者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用于临床大内科护理,既能减少风险事件与并发症,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风险,值得护理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复方异丙托溴铵结合布地奈德应用于急诊重症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下载:61 浏览:612
  • 张洁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 摘要:
    探究复方异丙托溴铵结合布地奈德应用于急诊重症哮喘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急诊重症哮喘患者,给予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需进行吸氧、止咳等常规干预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单一应用复方异丙托溴铵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90.32%),观察组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重症哮喘患者临床治疗中,可应用复方异丙托溴铵结合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用药,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咳嗽、咳喘、气促等诸多症状,用药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药物作用迅速,有临床推广价值。
  • 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效果及依从性分析 下载:51 浏览:640
  • 卢丽华 聂慧霞 卢丽亮 刘周 黎心灵 潘雪萍(通讯作者)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 摘要: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疾病,血液透析作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手段,其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本文观察分析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效果及依从性。方法:针对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深入研究(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通过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依从率高达95.24%,对照组为80.95%,且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通过实施个体化护理,不仅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显著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应被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以实现医疗服务的最大化效益。
  • 家庭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56 浏览:638
  • 潘仙斡 罗元彩 黄燕嫣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 摘要:
    探讨家庭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了本院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100例患者我们采用随机的方式将他们分为了两组,分别是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主要采用了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则主要采用了家庭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在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取得明显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健康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应用价值。
  • 荧光RT-PCR方法对乙型流感病毒爆发的诊断价值研究 下载:42 浏览:671
  • 邵小燕 李继轩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 摘要:
    荧光RT-PCR技术应用于乙型流感患者快速诊断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在该时段将我院中疑似乙型流感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本次研究共计录入患者192名。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获取后,分别采用革兰染色镜检、抗原检测以及PCR检测研究人员针对三种方式的检出准确度以及诊断时间进行记录,分析三种诊断方式的差异。结果在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其他两种诊断方式来说,PCR的检验时间明显更短,三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RT-PCR技术在乙型流感的快速诊断中显示出显著的优势,尤其是在检验时间上,相比于传统的革兰染色镜检和抗原检测方法,其速度更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这一特点对于流感病毒爆发期间的快速响应和疾病管理尤为重要。虽然三种诊断方法在准确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荧光RT-PCR在时间效率上的优势使其成为一种更适合应对公共卫生紧急情况的诊断工具。因此,建议在乙型流感疫情期间,优先考虑使用荧光RT-PCR技术,以加快病例识别和隔离措施的实施,从而有效控制疾病传播。
  • 神志病类型与卒中后抑郁症状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50 浏览:648
  • 姜鑫 付玉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神志病(情感性、认知性、混合型)与卒中后抑郁症状表现的相关性,分析其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具体表现,为临床提供更为详实的诊疗依据。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00例卒中后神志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时间跨越自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患者根据其神志病类型被分为情感性神志病(EP)、认知性神志病(CP)和混合型神志病(MP)三组。通过统计分析,我们测定了各组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平均抑郁评分及具体表现,同时控制了年龄、性别及卒中类型等因素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情感性神志病(EP)、认知性神志病(CP)和混合型神志病(MP)患者在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EP患者表现出较高的抑郁发生率和评分,主要症状包括焦虑和自我贬低,而MP患者则表现出最高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尤其是易激惹和社交退缩方面。讨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同类型神志病患者在卒中后的抑郁症状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情感性神志病患者可能更容易表现出焦虑和自我贬低,而混合型神志病患者则更易出现易激惹和社交退缩等症状。
  • 性激素、超声及骨龄指数联合监测对女童性早熟的早期诊断分析 下载:47 浏览:650
  • 王鑫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 摘要:
    分析女童性早熟诊断中采取性激素、超声及骨龄指数联合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接诊的性早熟女童50例作为观察对象,据患者早熟类型分为两组,中枢性早熟组(n=25例)、外周性早熟组(n=25例),两组均通过超声及性激素、骨龄指数进行评估,观察不同指数诊断性早熟的指标差异。结果:中枢性性早熟组的FSH及LH、E2、卵巢容积、子宫体积、骨龄指数均比外周性性早熟组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GnRH激发试验结果作为金标准,两组均为25例。性激素、超声及骨龄指数诊断50例性早熟儿童中,准确率为96%,与激发试验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童性早熟诊断中采取性激素联合超声及骨龄指数的可行性高,根据检查指标差异,判断是否发生性早熟,为早期治疗提供支持。
  • 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效果研究 下载:53 浏览:691
  • 汤国亮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 摘要:
    探讨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采取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50,无痛胃镜检查中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研究组(n=50,无痛胃镜检查中采用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对比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HR、SpO2、MA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药物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离室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麻醉后HR、SpO2、MAP均有所降低,T0、T1时间点HR、SpO2、MAP无显著差异,P>0.05;T2、T3、T4时间点,研究组HR、SpO2、MAP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采取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稳定机体应激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可缩短苏醒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定期随访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54 浏览:640
  • 王鑫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定期随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名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定期随访且系统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1)。观察组气喘、咳嗽、咳痰及发热的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定期随访与系统治疗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荐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下载:49 浏览:591
  • 范燕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至2023年在某院急诊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一套标准化的术后护理方案,包括心脏监测、药物管理、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采集数据包括患者的生理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等,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对比30%,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较短(平均7天对比10天,P<0.01)。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的介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分从70提高到85,P<0.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术后实施标准化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将此护理方案推广应用于类似患者群体,以优化治疗成果。
  • 护理在艾滋病预防与干预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52 浏览:687
  • 成玲1 李勇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 摘要:
    通过研究护理在艾滋病预防与干预中的作用,来了解护理介入是否能提高艾滋病的知晓率,增加安全套使用率,以及改善依从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结果 在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方面,观察组在每一个知识点上的知晓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套使用率上,观察组的使用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20。在依从性方面,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6.67%,显著高于干预前的80.00%,P=0.040。结论 通过对比研究可知,护理在艾滋病预防与干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艾滋病的知晓率、增加安全套使用率以及改善依从性,为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护理策略。
  •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629
  • 秦文蕾 程远哲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 摘要: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干预方案与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4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参与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20例。对于参照组患儿,提供常规护理方案,对于实验组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方案。对两组患儿本次护理效果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效果优于参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肺功能优于参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干预方面,可实施优质护理方案,改善患儿肺功能,提升护理效果。
  • 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研讨 下载:54 浏览:626
  • 高姗 刘萌萌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 摘要:
    观察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06月-2024年06月到本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面神经功能、面神经指标、面部残疾指数。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面神经功能HB指标、潜伏期指标低于对照组,TFGS、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负面情绪、面瘫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针灸护理为周围性面瘫患者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心理情绪与症状评分,提升护理满意度,建议运用。
  • 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PDCA管理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分析 下载:54 浏览:638
  • 黄海蓉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 摘要:
    本文针对如何有效提升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研究,本文拟定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使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PDCA管理。方法:选取363例社区住院病人进行研究,分组后,研究组182例病人以及4名护理人员,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使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PDCA管理,对照组181例病人以及4名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结果:病人方面,比较对照组的相关数据得出,研究组手术之前的准备工作所耗时间、接送病人所耗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更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显著更低,护理质量方面的评估分值明显更高,护理方面的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对比对照组的相关数据得出,研究组的护理人员有更高的安全方面的意识评估分值,护理人员在管理方面的能力判定分值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有效提升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过程中,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使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PDCA管理,病人护理效果理想,而且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方面的意识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喉炎中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评价 下载:54 浏览:623
  • 左伟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 摘要:
    以本院收治的急性喉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评价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效果。方法:确定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入组对象均选择本院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的急性喉炎患儿,入组对象共计7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以及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心理恐惧评分。结果:统计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测定数值较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为(P<0.05);分析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用时较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心理恐惧评分对比,差异性评估结果为(P>0.05),护理实施后,两组患儿医疗恐惧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测定数值较对照组更低,对比结果均为(P<0.05)。结论:小儿急性喉炎患儿护理期间选用预见性护理效果理想,在促进临床症状缓解的同时减轻患儿医疗恐惧情绪,可促进疾病恢复,值得借鉴。
  •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在腹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观察 下载:54 浏览:597
  • 赵媛 王玉洁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 摘要:
    观察分析对腹部全麻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2-2023.2内就诊的60例腹部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30例,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更低,PT、APTT水平显著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物作用时间显著更短,SAS和SDS评分显著更低,护理后疼痛程度评分显著更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腹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时间,改善凝血功能,促进恢复,提升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减少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下载:51 浏览:630
  • 潘雪萍 卢丽华 杨晓燕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肾内科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方案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钙磷代谢改善、自我护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方案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途径,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医学研究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5-2024
发文量 2305
访问量 130856
下载量 30027
总被引次数 205
影响因子 0.96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