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
中国中医药
《中国中医药》系开放获取期刊,本刊以增进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主要刊登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相关的论文,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中医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97

《中国中医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兼析中医蜂针疗法的学科基础及临床要诀 下载:511 浏览:3186
  • 韩光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蜂毒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多肽类、酶类、生物胺,其中90%以上为磷脂酶A、蜂毒多肽和蜂毒明肽。蜂毒多肽,是一种具有抗凝血作用的多肽溶血酶;源于技术等成因,蜂毒的有效化学成分直到近年,才被医界认知、正视,并促就了蜂针疗法的推广;值得关注的是,融针灸、按摩、蜂疗、穴位注射(西药)于一体的蜂针疗法,不仅创新性地实现了中(西)医的有机结合,还使康复疗法、技术,为患者减轻病痛和及早康愈,带来了新的曙光。
  • 温针灸镇痛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下载:369 浏览:2344
  • 刘倩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温针灸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针灸结合具有明显的即刻镇痛作用和持久镇痛作用。常用于急慢性疼痛的治疗。分析了温针灸与镇痛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温针灸对急慢性疼痛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以“温针灸;温针灸;针柄灸;烧伤针柄;疼痛;镇痛”为关键词,检索CNKI、VIP、Wanfang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分析。与针刺、西医等治疗方法相比,单纯温针可在多系统发挥镇痛作用,优于普通针刺和西医。与药物及手法治疗相比,温针灸配合药物及手法治疗的镇痛作用增强,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增强。温针灸具有整体调节作用,对多系统疼痛起到有效的镇痛作用,缩短了治疗时间,是疼痛治疗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探讨中医辨证法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下载:420 浏览:2341
  • 杨清水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应用中医辨证法治疗的效果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65例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将其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辨证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应用中医辨证法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老年患者在中医骨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与干预措施 下载:354 浏览:3159
  • 曹玲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分析老年患者在中医骨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与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中医骨科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所收治的老年患者80例进行相关研究,借助掷硬币法划分为2组,各40例。这中间,参照组患者接受中医骨科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患者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护理风险干预,进而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中医骨科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护理风险干预的方法,能够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因此,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医养生与微循环疗法 下载:410 浏览:3247
  • 王宗平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在中国,养生历来为历朝历代的医学所重视。当今时代,养生之法有着多种发展,而要寻求真正行之有效的养生之法,则需要从百病之源入手。本文认为,沉淀在人体血管内壁上的血瘀和血垢,是身体发病的罪魁祸首,由此提出中医微循环疗法,从其作用机制与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希望为中医养生提供新的经验与借鉴。
  • 哪些疾病适合针灸治疗? 下载:420 浏览:3570
  • 朱凤娟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在我国祖国医学中,针灸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由于中医针灸具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其在现代仍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且有很多人愿意选择通过中医针灸来进行疾病的治疗。那么,对于一些倾向于选择中医针灸对疾病进行治疗的人们来说,肯定都希望能够了解一下在临床上有哪些病症能够通过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干预,那么以下就由笔者来一一揭晓答案吧!
  • 肩周炎的针灸治疗效果如何 下载:356 浏览:1267
  • 刘明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 摘要:
    什么是肩周炎? 肩周炎一般指肩关节周围炎,是人体肩关节和肩关节周围的滑囊、腿鞘等软组织发生损伤,以及退行性变化的情况,并且被风寒侵入,让肩关节出现无菌性炎症,导致肩部疼痛,并且发生肩部功能障碍的疾病。肩周炎也被称为凝肩、五十肩、冻结肩等。肩周炎的发病过程较长,在刚发病时一般体现为炎症,有时肩部的疼痛感非常强烈,尤其在夜晚睡觉的时候,许多患者会在睡梦中痛醒或无法入睡。发病时间一旦变长,到后期很多患者的肩关节活动会受限,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部分肌肉也会出现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临床研究 下载:552 浏览:2731
  • 孙超 《中国中医药》 2022年2期
  • 摘要:
    研究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推拿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4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12%(39/41),显著优于对照组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治疗有效率85.37%(35/41);两组4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接受治疗前的各临床症状评分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均显著改善,研究组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中医六淫致病新论 下载:321 浏览:3240
  • 袁朝飞 《中国中医药》 2022年2期
  • 摘要:
    拙文依中医理对六淫致病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主要是对六淫的构成因子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邪”因子,对“邪”的释义增加了“活”性部分,比如细菌、病毒等,显然和以前的定义有所区别,同时也对“风”性进行了探讨,认为“风”不会单独使人致病。拙文在2020年初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大背景下,抛砖仅为引玉。
  • 哮喘-慢阻肺重叠的中医辨治思路 下载:365 浏览:3546
  • 张德志 《中国中医药》 2022年2期
  • 摘要: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两种慢性气道疾病,两种疾病均具有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阻塞症状以及中心呼吸道炎症等三种特征。在哮喘患者中,气道阻塞属于典型的可逆和间断出现的一种症状,但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其是持续且不可逆的。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对于两种肺疾病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在慢阻肺患者人群中,特别是高龄患者,存在着多种不同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特点的类型,该类型便包括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此类患者肺功能表现为持续性气流受限,临床表现具有与哮喘和慢阻肺相关的特性。当前,临床对于该病并无准确的定义,仅具有供临床应用的描述,但无法对慢阻肺进行充分的理解。控制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属于治疗该疾病的主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的中医辨治思路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中医治疗皮肤湿疹60例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354 浏览:3537
  • 刘光苏 《中国中医药》 2022年2期
  • 摘要:
    探析皮肤湿疹治疗期间中医结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以我院治疗的60例皮肤湿疹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患者在入选后以掷骰子方式分组并记录。常规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结合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整体疗效优势突出,统计学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后2月无复发;常规组复发4例,复发率13.33%,统计学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皮肤湿疹患者提供中医结合治疗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可以作为常规治疗方案推广。
  •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下载:245 浏览:2189
  • 李丽 刘宏 《中国中医药》 2022年2期
  • 摘要:
    观察中风偏瘫患者运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120例中风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结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康复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组间数据指标差异值较大(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及时开展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探讨针灸联合中医汤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方法和疗效 下载:541 浏览:3590
  • 邬洪伟 《中国中医药》 2022年2期
  • 摘要:
    探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针灸联合中医汤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8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分组方式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所筛选的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的病例人数分别为40例,对照组治疗采用临床常规西药,观察组治疗运用针灸联合中医汤药;详细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均占有明显优势,两组数据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采取针灸配合中医汤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尽早治愈。
  • 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研究进展 下载:321 浏览:3134
  • 郑相颖 《中国中医药》 2022年2期
  • 摘要: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complexes,VPCs)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起源于心室,发病率高,属于中医“心悸”的范畴,多以自觉心中悸动、警惕不安为主要症状。室性早搏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也常可见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目前,临床治疗室性早搏,多采取以病因治疗为主,常用手段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射频消融术。研究表明,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存在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多种毒副作用,且射频消融术本身具有严格的适应症,术中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现代医学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存在着局限性。近年来,中医药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室性早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试析如何实现中药销售在药店销售中的 下载:354 浏览:3258
  • 王欣 《中国中医药》 2022年2期
  • 摘要:
    若要有效落实中药销售工作,保证中药处方在零售药店中的销售额。一方面需做好重要市场价格的调控,降低中药处方的成本,以便使中药销售具备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还需在零售药店中提供适当的中药服务平台,为药品销售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构建完善的中药销售人才体系,以便使中药销售的效率与水准得到显著提升。本文基于如何实现中药销售在药店销售中的“突围”展开分析,在明确存在问题与对策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零售要点销售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参照。
  • 中药外敷结合针刺治疗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中医证候积分影响研究 下载:365 浏览:2341
  • 吴秀玲 《中国中医药》 2022年2期
  • 摘要:
    分析中药外敷结合针刺治疗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中医证候积分影响。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分别以实验组(中药外敷结合针刺)与对照组(单纯中药外敷)作为研究对象,对疼痛指数、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都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外敷结合针刺针应用于肺癌患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癌性疼痛,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药店售卖中药合理用药三大原则的探讨 下载:254 浏览:1912
  • 吴丹阳 《中国中医药》 2022年1期
  • 摘要:
    合理售卖中药的三大原则是指“方证对应”、“药证对应”、“品证对应”,药店销售药物的过程中,遵循以上原则,则能够提高药物销售阶段的准确性,提升消费者对商家的满意度,进而推动有关药店企业的发展。本文对药店售卖中药合理用药三大原则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有关商家提供参考。
  • 中医药辅助治疗IVF-ET手术前后的效果分析 下载:420 浏览:2439
  • 陶熠丽 《中国中医药》 2022年1期
  • 摘要:
    观察中医药辅助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手术前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9年12月选取100例IVF-ET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口服中成药治疗)与研究组(50例,给予“温阳滋肾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受孕率、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52.00%)、分娩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70.00%),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78.00%)明显高于对照组(96.0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药辅助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者,可提高术后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医从心肝肾论治高血压病现代作用机制及优势探讨 下载:124 浏览:2567
  • 郭吉峰 《中国中医药》 2022年1期
  • 摘要:
    研究给出中医从心肝肾论治高血压病的现代作用机理和优势。方法:以人体血压调节机制为研究资料,以中医药干预高血压的现代研究为依据,建立血压调节机制与中医五脏系统的联系,找到中医从心肝肾论治高血压病的现代作用机理。结果:中医肝主疏泄功能对血压的调节与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相关;中医肾藏精功能对血压的调节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机制相关;中医心主血脉功能对血压的调节与体液调节中的心脏内分泌激素调节机制相关。结论:中医药从心肝肾论治高血压病的作用机理与血压调节机制高度相关。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着独特的优势,与西医常规用药相配合可以提高患者的血压调节能力,降低血压波动性,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 浅析痛风的病理症状及中医护理对策 下载:240 浏览:2440
  • 佟玲 《中国中医药》 2022年1期
  • 摘要:
    嘌呤是代谢毒素,在肾脏中会产生大量的尿酸。正常人的肝脏能给肾脏分泌嘌呤分解酶,再高的尿酸也能及时代谢出去,但痛风患者因肝脏无法分泌嘌呤分解酶,致使肾脏沉积的尿酸无法正常代谢出去,从而导致大量尿酸在血液里循环;痛风的中医护理,以中医治疗原则为前提,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和治未病。因此,在护理过程中着重病因、病理的本源告知、整体寻策:因时、因地、因人而宜,着力食物摄入、药物治疗、锻炼身体和调摄精神,使体内正气充沛、阴阳平衡。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中医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62876
下载量 60952
总被引次数 596
影响因子 1.398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