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科杂志
中国儿科杂志
《中国儿科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儿科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儿科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85

《中国儿科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253
  • 王可超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2期
  • 摘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240例AR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IL-4水平降低明显,IL-12水平升高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能够促进AR患儿免疫功能由Th2型免疫反应向Th1型转化,降低IL-4水平,升高IL-12水平,纠正患儿Th1/Th2免疫失衡,改善患儿免疫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还原
  • 自拟益气脱敏汤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肺气虚寒型49例临床观察 下载:25 浏览:251
  • 雷丁婷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2期
  •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脱敏汤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肺气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儿科诊治的过敏性鼻炎肺气虚寒型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脱敏汤治疗,连续治疗1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IgE、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LTB4、IL-4、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gE水平、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IgE水平、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16%,治疗组为10.2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脱敏汤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肺气虚寒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相关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还原
  • 消食健脾合剂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神经肽、5-羟色胺的影响 下载:15 浏览:146
  • 张惠玲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2期
  • 摘要:
    目的观察消食健脾合剂辅助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MOT)、神经肽(NPY)、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FD脾虚型患儿8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消食健脾合剂治疗,1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MOT、NPY、5-HT的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为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MOT、NPY、5-H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MOT、NPY水平明显升高,5-HT水平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或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消食健脾合剂辅助治疗小儿FD脾虚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MOT、NPY、5-HT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36例临床观察 下载:25 浏览:264
  • 吴婷婷1,2 颜伟朝2 杨明华3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2期
  • 摘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水平、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的IgE和辅助性T细胞(Th1/Th2)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2,4周后治疗组的IgE和Th1/Th2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甲基丙二酸尿症生化 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 下载:24 浏览:251
  • 韩连书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1期
  • 摘要:
    甲基丙二酸尿症(MMA)是中国最常见的有机酸血症,其生化诊断指标为血丙酰肉碱、丙酰肉碱与乙酰肉碱比值、尿甲基丙二酸及甲基枸橼酸水平增高,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型MMA)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已知导致MMA的基因突变主要包括MUT、MMAA、MMAB、MMACHC、MMADHC、LMRD1、HCFC1、MCEE、SUCLG1、SUCLG2及ABCD4,检测到致病变异具有诊断价值。MMA产前诊断主要通过孕妇羊水细胞或胎盘绒毛膜细胞基因突变检测。如果胎儿为MMA,母亲羊水丙酰肉碱与乙酰肉碱比值增高、甲基丙二酸及甲基枸橼酸增高,可以作为此病产前诊断的辅助方法。羊水总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可作为合并型MMA的产前诊断方法。
  • 新生儿呼吸评分联合INSURE技术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下载:24 浏览:251
  • 陈志凤 伍少霞 谭葵欢 卢燕玲 丁月琴 李锐钦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评分联合气管插管-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拔管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技术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RDS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加拿大重危新生儿急症监护教程中的呼吸评分量化指导INSURE技术的应用,对照组根据临床情况以经验判断INSURE技术的应用,比较两组患儿的PS使用率、机械通气率、总用氧时间、INSURE技术应用率和失败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结果共纳入150例RDS早产儿,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母亲妊娠期糖尿病、产前应用激素及ⅢⅣ级RDS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率、总用氧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INSURE技术应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使用率、INSURE技术失败率、住院时间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呼吸评分量化指导早产儿RDS治疗可明显提高INSURE技术的应用率,降低机械通气使用率,缩短用氧时间,降低患儿住院费用。 还原
  • 自制消炎止痛膏外敷辅助治疗儿童化脓性甲沟炎39例临床观察 下载:24 浏览:254
  • 张辉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消炎止痛膏外敷辅助治疗儿童化脓性甲沟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4年1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化脓性甲沟炎患儿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予阿莫西林胶囊口服、常规75%医用酒精局部湿敷,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外敷自制消炎止痛膏。2组均治疗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5%,治疗组为97.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红肿消退时间为(7.12±1.36) d,治疗组为(2.36±0.71)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2组VAS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1)。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制消炎止痛膏外敷辅助治疗儿童化脓性甲沟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红肿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阳黄清解颗粒配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46例临床观察 下载:26 浏览:258
  • 檀满祥 江龙 陆薇薇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阳黄清解颗粒配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1例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5例采用基础治疗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阳黄清解颗粒治疗,10 d后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PCT、CRP水平均下降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黄清解颗粒配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可改善患儿血清PCT、CRP、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缩短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还原
  • 儿童食管异物现状及硬质食管镜的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14 浏览:136
  • 沈小飞 李琦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0期
  • 摘要:
    目的结合儿童食管异物现状,分析硬质食管镜在儿童食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86例食管异物患儿,术前常规检查,选取食管异物未脱落食管以下消化道患儿148例,行全麻下硬质食管镜异物取出术。结果 186例中硬币类异物138例(74.2%)、鱼刺骨头类27例(14.5%)、食物类8例(4.3%)、纽扣电池类2例(1.1%),其他11例(5.9%)。嵌顿第一狭窄处多,有177例(95.2%)。就诊时间<24 h 155例(83.3%)。术前常规检查有37例患儿食管异物脱落食管以下消化道,电话随访36例自行排出,其中1例患儿行胃镜下取出;自行吐出异物1例。148例患儿行全麻下硬质食管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成功取出异物144例,其中2例异物为骨头类术中未见,术后复查排除食管异物,2例异物为硬币的术中脱落至食管以下消化道,出院后自行排出;148例患儿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根据患儿异物性质,选取适合的手术方式,硬质食管镜在儿童食管异物取出术中仍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血液净化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33 浏览:340
  • 曾月 赵成广 吴玉斌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0期
  •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目前血液净化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现状。方法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血液净化专家委员会讨论并制定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参与研究的22家单位住院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27例重症SLE患儿病例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数据127例,其中男28例、女99例,年龄4~16岁,63例患儿应用血浆置换(PE)治疗180次,41例患儿应用DNA免疫吸附(DNA-IAS)治疗106次,11例患儿应用血液透析(HD)治疗112次,12例患儿应用血液灌流(HP)治疗32次。PE和DNA-IAS治疗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ANA滴度、抗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明显下降,补体回升;HD用于肾功能不全患儿治疗效果显著;HP能够清除炎症因子,使患儿临床症状缓解。PE、DNA-IAS、HD、HP的好转率分别为87.30%、87.80%、72.73%、75.00%。结论 PE和DNA-IAS疗法可迅速清除重症SLE患儿血液中的免疫性物质,缓解病情;HD治疗主要用于重度水肿及肾功能不全患儿;HP治疗能够有效清除炎症因子,缓解临床症状;对于重症SLE患儿,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各异的血液净化疗法。 还原
  • 甲基丙二酸尿症伴精神异常 下载:24 浏览:233
  • 孙芳 张知新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0期
  • 摘要:
    甲基丙二酸尿症(MMA)是我国最常见的有机酸尿症,基因型和临床表型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多系统损伤,以神经系统异常最常见,少数出现精神异常。甲基丙二酸和同型半胱氨酸具有神经毒性,而同型半胱氨酸具有血管毒性,引起神经系统功能及结构损伤,导致神经精神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迄今已报道的伴精神异常的MMA均为晚发型,绝大部分为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中以cbl C型最多见。MMA可导致大脑、小脑、椎体外系及周围神经损伤,造成多种多样的神经和(或)精神症状,包括情感障碍、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对于不明原因的精神疾病患儿,应注意鉴别MMA,早期、正确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甲基丙二酸尿症急性代谢危象管理 下载:13 浏览:144
  • 丁昌红 金洪 徐曼婷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0期
  • 摘要:
    甲基丙二酸尿症(MMA)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尿症,为严重代谢障碍,可出现急性代谢危象,甚至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早期识别代谢危象并开始规范管理,可改善预后。急性代谢危象管理原则为:及早进行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测定,鉴别单纯型及合并型MMA;提供充足的热能和液体量;对单纯型MMA限制蛋白摄入,以促进毒性物质清除,控制外源性毒性物质的摄入,从而减少体内毒性物质的蓄积;纠正代谢紊乱;补充代谢辅助因子维生素B12、叶酸及左卡尼汀;并需注意治疗诱发代谢危象的疾病。长期规范管理可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管理原则为保证足够能量供给,个体化营养治疗,坚持药物治疗。
  • 几种新发传染性疾病 下载:36 浏览:374
  • 徐翼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9期
  • 摘要:
    新发传染病既包括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引发的传染病,又包括重新流行的经典传染病,具有疫情发生突然、传播速度快、人群易感率高等特点,可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生活秩序造成巨大影响。新发传染病病原体种类较多,以病毒感染居多,人兽共患为显著特点。该文对寨卡病毒病、肠道病毒D68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登革热等几种新发传染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儿童结核病流行病学及诊治现状 下载:13 浏览:153
  • 刘二勇1 李惠民2 赵顺英2 周林1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9期
  • 摘要:
    2014年,全球共报告35.9万例儿童(0~14岁)结核病,占登记报告结核病病例的6.5%。2013年我国研究数据显示,不同结核病疫情地区5~15岁儿童的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率为8.09%21.26%(≥10 mm)。2015年,全国共报告儿童肺结核患者6861例,发病率为3.03/10万。2014年,全国0~14岁儿童结核病死亡率为0.12/10万。儿童结核病诊断要基于对接触史、临床检查和相关检查等证据的全面评估。儿童结核病治疗原则与成人相同。目前国务院下发了《"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提出要完善儿童结核病的防治措施,对儿科医生开展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规范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 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疾病全球负担及治疗新策略 下载:41 浏览:426
  • 杨男 尚云晓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9期
  • 摘要: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是全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也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RSV感染不仅可能加重原有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能引起反复喘息发作等后遗症,给全球儿童卫生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及负担。临床上,用于预防或治疗RSV感染的药物较少,多种药物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该文拟对RSV感染现状、长期影响及预防和治疗药物研制的新进展进行阐述。
  •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下载:14 浏览:159
  • 胡姚 俞蕙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9期
  •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一直是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普及和医源性操作的规范化,目前,HBV主要传播途径为母婴传播。围生期或儿童时期感染HBV易致慢性化,成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主要来源。与成人相同,儿童CHB的根本治疗亦为抗病毒治疗。但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对儿童CHB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案现尚无定论,且抗病毒药物选择较为有限。该文对儿童CHB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儿童流感流行病学及防治策略 下载:14 浏览:160
  • 邓继岿 张锐沐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9期
  • 摘要:
    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因流感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65万,为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儿童是流感主要发病人群,疫苗、抗病毒药物均可预防流感,但健康宣教常被忽视。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主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在流感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警惕流感相关的并发症,尤其是流感相关性肺炎、流感相关性脑病。
  • LISA/MIST技术与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的预后 下载:42 浏览:420
  • 朱佳骏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8期
  • 摘要:
    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minimally invasive surfactant treatment,MIST)]是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技术的创新,该技术以细管替代气管插管,通过患儿有效自主呼吸,完成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该技术降低气管插管对气管黏膜损伤的风险,避免了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过程中正压通气过程。因此,该技术可视为早产儿肺保护策略的一部分。相关meta分析结果提示:LISA/MIST技术可减少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早产儿死亡率、36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然而,该技术的细节操作流程并不十分统一,需要继续完善和标准化。研究目的明确、设计合理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值得期待。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儿科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0
访问量 140632
下载量 49623
总被引次数 492
影响因子 0.99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