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技术研究
工程与技术研究
《工程与技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工程科学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工程科学领域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494

《工程与技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新建龙岩至龙川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选择研究 下载:12 浏览:153
  • 徐文浩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 摘要:
    新建龙岩至龙川高速铁路作为杭广客专的组成部分,是长三角经海峡西岸经济区联系珠三角地区的重要辅助通道,同时也是联系闽粤两省内陆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速度目标值的选择对吸引沿线客流、形成主要技术标准、确定工程投资、保证运输质量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为了合理选择龙岩至龙川铁路的速度目标值,从客流特点、功能定位、对时间目标值的适应性、工程投资与经济效益以及与相邻高速铁路的协调等方面研究得出了速度目标值的合理取值:龙岩~梅州段采用250 km/h,梅州~龙川段采用350 km/h。
  • 基于三角模糊云贝叶斯网络的盾构下穿段施工风险评估 下载:13 浏览:167
  • 陈洪波1 王宁2 王建西2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 摘要:
    为进行不确定性数据下地铁下穿施工风险评估,构建了基于三角模糊云贝叶斯网络(BN)的风险分析模型。将三角模糊数与云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定性评判向定量概率分布转化的方法。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和状态影响因子得到云数字特征,生成随机风险云与统计方法计算节点条件概率表CPT。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网络模型,分析了施工风险水平和因素敏感性。研究结果与实际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点荷载试验在防波堤护面石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下载:11 浏览:155
  • 鲁舟1 王明军2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 摘要:
    依据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点荷载强度试验标准,通过对加纳特码CHEC石场片麻岩试样进行纵波波速试验、岩石点荷载强度及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确定了片麻岩单轴抗压强度与点荷载强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及片麻岩各向异性指数,可依据回归方程由点荷载试验结果较为准确地估计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为快速筛选防波堤用合格护面石提供技术建议。
  • 某单箱双室道岔连续梁偏载效应研究 下载:13 浏览:155
  • 陈留剑 李运生 张彦玲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 摘要:
    在道岔连续梁设计中,一般采用土木工程专业有限元分析软件(类似的软件有Midas Civil、BSAS和桥梁博士等)进行计算分析,而这类软件的梁单元模型需要利用偏载系数来考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偏载效应。利用Midas FEA软件建立单箱双室道岔连续梁的全梁实体单元模型,在偏心ZK荷载作用下,获取准确的偏载系数,用以指导设计。通过分析认为:在挠度验算和支座吨位选取时,需要考虑活载的偏载效应;在实际设计中,如果之前没有可以借鉴的类似桥梁设计例子,建议采用板壳或实体单元模型获取准确的偏载系数。
  • 超大吨位非对称曲梁转体斜拉桥称配重技术 下载:15 浏览:162
  • 陈美军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 摘要:
    以中铁六局承建的唐山二环路上跨津山铁路等既有铁路立交桥转体施工为例,在梁体重量大、纵横向不对称、不平衡力矩大所需称重顶力大和布置千斤顶空间受限情况下,通过先理论配重再称重的方式以降低称重顶力。在桥梁三侧受铁路影响、一侧受斜拉索影响的情况无法采用大型吊车垂直运输配重材料的情况下,通过选择水作为配重材料,既满足了配重要求,又达到了快速经济便捷的目的。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同类桥梁转体称重配重施工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 特大跨高铁梁拱组合桥竖转过程结构受力分析与安全控制 下载:15 浏览:157
  • 常兆峰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 摘要:
    为研究高速铁路特大跨连续梁拱组合桥拱肋竖转过程中结构受力性能,基于实际工程,建立拱肋及塔架施工过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施工过程中拱肋及塔架受力变化。基于竖转过程中塔架有限元分析结果,在其应力较大的薄弱位置布置应力监测点,实时监测分析,并评估塔架在竖转过程中的安全性。理论计算与监测结果吻合较好。整个竖转过程未发生应力突变及局部失稳现象,塔架处于安全状态。
  • 复杂环境下长距离大口径管道单基坑双向依次顶进施工技术 下载:11 浏览:157
  • 李汉愿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 摘要: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在复杂环境下进行大口径管道长距离单基坑双向依次顶进施工技术。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工作坑及作业平台进行改良以提高其承载力,通过增设中继间来分担后背墙顶力,优化了吊具和顶进施工顺序;对于穿越繁忙公路安全风险大的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为安全施工提供了保证;辅助采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快速准确的反馈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施工措施。圆满的完成了施工任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E2地震作用下某连续梁桥抗震性能分析 下载:12 浏览:163
  • 时小梅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 摘要:
    为了研究强震作用下连续桥的抗震性能,以某(3×25 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型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全桥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输入E2水平的3条地震动,通过动态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该连续梁桥的抗震性能,并对本桥抗震性能做出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恒载和E2地震共同作用下,本桥边墩墩底弯矩和中墩墩底弯矩均小于其屈服弯矩,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从强度角度分析,本桥抗震性能良好。
  • 地铁车站基坑施工对紧邻既有轻轨高架桥安全影响分析 下载:14 浏览:164
  • 李翠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 摘要:
    以某地铁车站为背景,对紧临既有轻轨高架桥的地铁车站基坑施工过程安全状况进行分析。首先研究本工程中的轻轨高架线路变形控制标准,然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基坑开挖施工对快轨桥跨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对基坑开挖引起轻轨高架桥梁结构变形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按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开挖对轻轨高架桥梁结构影响较小,并给出监测建议和保护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长距离岩石顶管施工关键技术 下载:12 浏览:164
  • 胡恒千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 摘要:
    国内目前岩石地层顶管应用极少,千米以上的超长距离岩石顶管没有相关案例。依托重庆市观景口水利枢纽工程,重点对长距离岩石顶管机的设备选型、润滑减阻、长距离导向与纠偏、中继间优化布置等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施工中取得了成功应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横移法在高铁连续梁转体施工中的应用 下载:12 浏览:172
  • 王振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 摘要:
    横移法施工在临近既有线桥梁建设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对既有线路干扰小、安全系数高等特点。日兰高铁高上1号特大桥采用转体法上跨京沪高铁,两段35 m连续梁紧临既有线路。采用在距离京沪高铁30 m以外的位置进行浇筑前准备,钢筋绑扎完成后,采用千斤顶横移,将支撑体系连同梁体钢筋模板一起横移至主墩区域后分段浇筑混凝土后进行转体。结果表明:在保证既有铁路正常通行的同时,转体连续梁采用横移法施工能有效的确保施工进度,极大地降低了既有线施工风险,对临近既有铁路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公路安全施工技术 下载:13 浏览:162
  • 吴高腾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 摘要:
    周山黄土隧道浅埋段下穿市政公路。由于隧道地层松散,埋深浅,断面开挖跨度大,隧道下穿施工极易引起道路路面沉降过大而影响路面正常行车。基于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常用施工方法的适应性分析,确定采用交叉中隔壁工法(CRD)进行下穿道路施工。隧道下穿道路施工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及路面沉降监测结果表明,采用CRD施工是合适的,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和道路的正常通行。
  • 框构桥施工过程应力监测分析 下载:14 浏览:162
  • 刘小辉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 摘要:
    采用框构桥方式穿越既有运营线路是目前我国解决平交道口变为立交道口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但至目前为止,已有研究较少关注框构桥顶进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特性及其分布规律。结合某框构桥顶进施工,分别在框构桥顶板、侧墙、底板埋设应力传感器,测试顶进施工过程中框构桥的应力大小与变化规律。监测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顶板的应力会受太阳照射的影响,产生约占10%混凝土强度的温度附加应力;底板的受力相对较大,但占主要部分的是混凝土浇筑产生的结构应力,其次为顶推产生的约占40.7%的附加应力;侧墙产生所受的应力相对较小。
  • 重型超大跨度站房钢桁架提升关键技术 下载:15 浏览:173
  • 产运节1 史凯庆2 姚宏生2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 摘要:
    针对重型超大跨度站房钢桁架提升施工这一技术难点,结合钢桁架总跨度90~120 m、总重约6770 t的某站房钢桁架屋盖施工,采用"楼面拼装、整体提升"的技术进行施工。对钢桁架整体提升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支撑体系设置、提升吊点布置、提升平台设计等进行了阐述。工程应用表明,采用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快捷、安全性高等优点,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非洲公路沥青混合料矿料配合比研究 下载:13 浏览:172
  • 孟庆新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 摘要:
    矿料配合比是影响热拌沥青混合料各项马歇尔指标的主要因素。介绍地处非洲的苏丹法乌公路工程中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过程,首先用贝雷法计算出关键控制筛孔的尺寸,将此筛孔的通过率尽量控制在设计中值,其他筛孔的尺寸尽量贴近中值,初步设定矿料配合比试拌,得出结果后,分析马歇尔指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及矿料配合比对马歇尔指标的影响,对矿料配合比进行调整。实践证明,设计的沥青混凝土配比适用于单层沥青路面,满足高速公路的使用要求。
  • 盾构隧道曲线下穿铁路客站风险源的施工安全控制技术 下载:14 浏览:171
  • 龙刚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 摘要:
    在城市地铁网的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城市轨道交通下穿铁路股道和建筑物等风险源。为确保盾构机在推进过程中的不间断运行和沿线风险源的安全,结合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盾构下穿呼和浩特火车站的施工实践,针对风险源的特点,提出了洞内管片背后二次深孔注浆、轨道结构扣轨加固和预埋注浆管等措施,保证盾构隧道下穿过程中各项风险源的安全。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 道岔区段组拼便梁的应用研究 下载:14 浏览:167
  • 邵建国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 摘要:
    京沪线上行K389+266桥位于两线之间,距离岔区较近,线间距较小,桥梁改造时,架设D型便梁侵限。为解决上述难题,利用连续便梁纵梁、D型便梁横梁、预制牛腿及连接件等组拼新便梁,就位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并对组拼便梁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工程实施顺利完成。实践应用证明,连续便梁截面形式较D12便梁更节约空间,且使用方便,可灵活应用,对铁路运输影响小,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 板式无砟轨道关键施工技术及工装研究 下载:15 浏览:162
  • 付书锋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 摘要: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无砟轨道结构型式,但由于应用时间短,施工技术尚不成熟。依托商合杭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在现有施工技术基础上,对底座板机械化施工,嵌缝、限位凹槽施工,轨道板铺设与精调控制,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研制了配套工装,解决了施工质量不稳定、工效低的问题,应用效果良好。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工程与技术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2
访问量 150962
下载量 43682
总被引次数 669
影响因子 0.886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