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技术研究
交通技术研究
《交通技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公路工程、水运工程、运输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实践方面的学术进展和发展动态,传播科技信息、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交通技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115

《交通技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保体系研究 下载:208 浏览:2671
  • 马冬梅 周云峰 王硕 《交通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 摘要:
    随着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城市的增加,投入运行的城铁车辆和线路的不断增长,为保证城铁车辆的运营安全,迫切需要规范城铁车辆的维保体系,需要对城铁车辆维保体系的建设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轨道交通的维修模式、检修制度,并以长春轨道交通为研究对象,进行维保策划。
  • 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地下空间融合发展的探讨 下载:196 浏览:2793
  • 高磊 《交通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 摘要: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在教育、医疗、科技等公共资源方面的聚集效应推动城市高速发展,相应的用地紧张、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生态失衡等问题也接踵而来,产生各种“大城市病”。有限的土地资源、低密度的开发制约地上空间的拓展,人们转向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轨道交通具有天然的“地下”属性,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逐步转入与轨道交通建设协同的新时代。本文就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地下空间融合发展展开探讨。
  •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模式浅析 下载:168 浏览:2424
  • 蓝飞 《交通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日渐扩大,为了解决地面交通拥堵的现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日渐增多。在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车辆检修是重要的费用支出之一,可以占到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维修成本的四成以上。如何构建经济合理、高质量、高效率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简单阐述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现状,分析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模式。
  • 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保障措施探讨 下载:193 浏览:2415
  • 马龙 《交通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 摘要:
    天然气是支撑国家生产和国民生活的重要燃料资源,天然气能否在管道中安全输送对生产和生活两个层面都意义非凡,因此研究确保天然气管道安全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天然气是易燃易爆燃料,一旦有安全问题存在就会提升出现爆炸的可能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对天然气输送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以期对安全运行保障措施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交通工程设施中的运用 下载:187 浏览:2414
  • 张华 《交通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 摘要:
    在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建设环节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目的是提高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方便及时发现交通工程设施在运作时的安全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结合实践操作情况来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管控工作,能够第一时间记录车辆的违规行为,并联网上传这些问题,让交警部门进行严肃的处罚,以全面保证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二维码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187 浏览:2896
  • 李强强 《交通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 摘要:
    随着现代化科学经济飞快的发展,工程技术管理中所应用到的管理模式也在随着科学的变化而变化,二维码技术则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最新科技技术,它具备操作便捷、信息存储量大、传播范围广的独立特点。目前,二维码技术管理已经普及于各种行业的不同工作管理流程中。在城市轨道交通地铁17号线一期工程TJ01标项目箱梁预制场、区间高架桥及高架车站的技术管理中,成功运用二维码技术,实现了现代化的技术管理手段,从而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管理的技术效益。
  • 交通纠纷解决方式研究 下载:178 浏览:2658
  • 张卫宏 《交通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 摘要:
    诉讼作为纠纷解决方式,以其解决交通纠纷,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相应的问题。解决交通纠纷,应采用多元化交通纠纷救济方式,发挥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的作用,相互协调,以满足社会主体多元纠纷解决之需求。
  • 公路交通工程安全防护设施的质量管控 下载:168 浏览:2674
  • 田秀萍 《交通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 摘要:
    在公路工程中安装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目的在于为通行车辆提供指引,通过合理进行护栏、交通标线以及照明设施的设置,而对车辆的行驶进行规范,确保其不偏离正常的行车轨道,从而加快车辆通行速度。在公路高速发展的同时,施工周期不断缩短,为了确保安全设施施工的高效与优质开展,应对其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重点把控。
  • 钢箱梁横向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分析 下载:43 浏览:504
  • 聂超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基于目前独柱墩连续箱梁抗倾覆稳定性问题,结合某工程实例,利用Midas Civil 2010分析支座最不利反力的受力情况,并计算钢箱梁的抗倾覆稳定系数。结果表明:支座最不利反力为正值时,支座不会脱空;支座最不利反力值较小时,应增加梁端支座压重,提高桥梁安全系数。
  • 黄土地层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下载:98 浏览:508
  • 王希岩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以蒙华铁路王家湾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隧址区黄土地层的工程特性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现场勘查、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施工方法比选及施工参数优化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综合考虑施工安全性、效率以及施工成本,三台阶七步法比其他施工方法(三台阶法、CD法、双侧壁导坑法)更具优越性;②建议优选方法的台阶长度取5~7 m,衬砌厚度取20~25 cm,施工进尺取1.8 m。
  • 偏压隧道入洞段超薄覆盖层塌陷治理 下载:63 浏览:400
  • 宁赋岩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莆炎高速黄芨隧道出口右线入洞段,位于斜坡下部,硬塑状粉质黏土覆盖层厚度为3~6 m。施工期间连遇暴雨,隧道开挖时在左导洞及拱顶出现局部塌陷,为有效治理,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塌陷成因,并系统性提出治理措施和施工期间注意事项,最终进行治理效果反馈。结果表明:该段边坡下方遇水极易软化的超薄硬塑状粉质黏土覆盖土层是塌陷的内在因素;施工期间持续降雨形成的丰富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塌陷的外在因素;施工过程中未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是坍孔的重要因素。采取坍孔扎筋喷浆回填+防排水+局部注浆加固+开挖工序调整的综合治理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治理后监控数据较为稳定。该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 上忙碑隧道岩溶涌突水风险研究 下载:43 浏览:288
  • 任祥 陈游东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永德(链子桥)至耿马(勐简)高速公路内的上忙碑隧道位于我国云南省,该隧道所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隧道洞身穿过岩溶地区,溶蚀管道与宽大裂隙发育,进而产生较大的溶蚀通道以及相互连通的暗河系统,易产生涌水突泥的风险。通过实地调查、钻探及物探等基本手段查明了隧址区环境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岩溶发育特征、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及其垂向分布特征展开分析研究,采用径流模数法和降水入渗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给出了涌突水危险性分段评价。研究表明,隧道施工中遇地下管道系统或地下暗河,可能发生较大规模涌突水现象,可溶岩段内岩溶涌突水危险性评价总体为一般-较高危险。
  • 管幕结构法隧道下穿南京城墙设计方案研究 下载:36 浏览:477
  • 侯立勋1 黄俊2 俞蔡城2 赵光2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以南京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江南连接线-主线隧道东延工程下穿南京城墙仪凤门段节点为例,研究浅埋矩形隧道下穿南京城墙的设计方案。针对节点开挖断面大、城墙变形控制标准高等特点,通过工法比选,推荐采用管幕结构法,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结合设计方案,利用FLAC3D三维模型,对城墙、城楼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城墙、城楼变形的主要工况,并给出防护措施。研究成果可为其他下穿城墙等国家级保护文物的工程提供参考。
  • 松散区盾构隧道注浆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68 浏览:489
  • 杨栋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以太达村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隧道注浆理论,结合现场实地考察,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在松散区利用隧道注浆控制技术进行施工,并对隧道注浆机理和施工结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注浆压力和材料水灰比数值增加,隧道体积收缩率呈现较快增长,但变化曲线呈现非线性增加,注浆压力和材料水灰比对隧道体积收缩率有影响,对变化曲线的峰值没有影响。盾构隧道注浆控制技术使隧道工程质量有明显提升,同时也为其他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注浆研究提供参考。
  • 搭板联合长短桩加筋处治路桥过渡段沉降研究 下载:63 浏览:485
  • 章苏亚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为研究荷载作用下路桥过渡段搭板联合长短桩加筋路基的沉降响应,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路桥过渡段搭板联合长短桩加筋路基的三维模型,对比分析了搭板联合等长桩、直线型长短桩、阶梯型长短桩和长短桩加筋路基对处治路桥连接段差异沉降的效果。结果表明:搭板可以避免过渡段发生错台,但会导致发生二次跳车;搭板联合长短桩可显著减小路面差异沉降,处治后路面的沉降量曲线和纵坡曲线变化都更平稳;搭板联合长短桩加筋路基,随着与桥头结构距离的增加,道路整体纵坡的波动程度较搭板联合桩基更小,沉降变化更平缓,道路更加平顺,行车更舒适安全。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交通技术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6
访问量 145887
下载量 46257
总被引次数 687
影响因子 1.09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