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技术研究
交通技术研究
《交通技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公路工程、水运工程、运输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实践方面的学术进展和发展动态,传播科技信息、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交通技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115

《交通技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隧道过断层受力机理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下载:75 浏览:447
  • 毛金龙 张锐 吴行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 摘要:
    为研究山岭隧道过断层衬砌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及破坏机制,以我国西南某地区山岭隧道过断层工程为例,基于相似模拟法进行隧道过断层的相似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距离断层区域越近,隧道衬砌结构受到的影响越大;断层错动对隧道衬砌结构拱顶产生的应力集中在下盘区域,对隧道仰拱产生的应力集中在上盘区域,其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张拉和剪切破坏。通过分析可知,该断层对隧道衬砌结构的影响范围在30 m以内,因此,须对该影响范围内的隧道衬砌结构进行加固。
  • 不同集料与橡胶沥青水稳定性能综合研究 下载:42 浏览:372
  • 曾辉1,2 任岐岗1,2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 摘要:
    采用水煮法、水浸法和AASHTO T182法对不同集料与橡胶沥青的黏附性进行评价,并通过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AASHTO T283以及法国多列士方法评估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浸法测定评价橡胶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区分度高;橡胶沥青与片麻岩和花岗岩的黏附性等级偏低,不宜同时应用于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上面层;T283和法国多列士试验方法变异性小,且更能够模拟工程实际情况,对水损害性能的评价更具有工程意义;对同一种集料,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整体上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适合应用于多雨地区。
  •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经济效益评价初探 下载:29 浏览:389
  • 俞迪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 摘要:
    为完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的角度,选取人员损失、财产损失、时间成本、油耗等指标建立量化模型。分析实施该工程后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并比较了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三种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结合起来进行安保工程综合评价。
  • 基于排水计算的多车道高速公路路拱研究 下载:57 浏览:290
  • 曹建建 李志涛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 摘要: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出现的多车道设计需求,结合国内相关改扩建项目,探讨了多车道高速公路路拱形式和横坡值,并通过计算坡面汇流历时以及设计积水宽度,从改善排水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此外,还对临界路面横坡值、路面纵坡值的影响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车道高速公路可采用单幅单向路拱形式,采用2%横坡值时,一般情况下设计积水宽度小于硬路肩宽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但对于小纵坡的路段,须采取针对性措施。
  • 基于影响线的桥梁健康状态评估研究 下载:36 浏览:361
  • 刘发水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从基于影响线的损伤指标、影响线的提取方法、损伤的量化方法和基于影响线的桥梁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延伸4个方面,对近年来学者们基于影响线的桥梁健康状态评估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对不同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加以阐述和说明,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对各位学者研究进展的总结,指出了未来基于影响线的桥梁健康状态评估研究的方向。
  • 河南省“十三五”公路水路发展阶段及趋势特征 下载:45 浏览:383
  • 朱焕新1 蒋雨波2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基于交通运输发展相关理论,结合"十三五"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特点,研究判断"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公路水路交通所处的发展阶段,分析该时期交通发展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未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新要求,把握全省公路水路交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为未来交通主管部门做好投资决策和制订发展规划等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 高速公路出入口衔接道路系统规划控制研究 下载:247 浏览:272
  • 杜海涛1 王梦菊2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高速公路出入口衔接道路是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过渡路段,也是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拥堵易发路段。目前的标准规范中对这类路段的设置标准并无针对性规定。为探究高速公路出入口衔接道路规划控制要求,缓解衔接道路及节点交通拥堵,首先研究了高速公路出入口衔接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交通流特性;然后给出了系统的规划控制原则;最后分别对其主要组成部分的规划控制建议及交通组织建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包括衔接道路的等级和横断面控制要求、出入口相交节点规划控制形式、衔接道路沿线节点及路段交通组织规划等。
  • 深圳前海合作区梦海前湾河大桥设计 下载:43 浏览:381
  • 李丰群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深圳前海合作区梦海前湾河大桥的设计理念为"护佑之翼",采用一跨简支拱梁组合结构,造型美观,辨识度高,但结构受力构造复杂。通过对该桥总体设计的介绍,论述了项目设计的特点和难点,并阐述了参数化建模在该桥中的运用。同时,对该桥节点处的细节设计、高强超厚钢板的应用、车致振动效应的行人舒适性等方面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 国省干线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及病害分析——以镇江市为例 下载:86 浏览:482
  • 嵇业超1 王亚奇1 丁文胜1 管亚舟1 焦阳2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为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基于江苏省镇江市主要国省干线公路桥梁现场检测情况,开展关于桥梁数量、桥型、技术状况和病害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桥梁技术状况随时间的历史变化模型。采用分层评定法确定了预防性养护的病害范畴。研究结果表明:镇江市主要国省干线公路桥梁目前的技术状况为开展预防性养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以非线性指数型退化模型作为预测桥梁结构寿命的依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将预防性养护的对象确定为技术状况为Ⅰ类和Ⅱ类的桥梁,进而可以确定属于预防性养护范畴的病害类型。
  • 新型城镇化的TOD策略研究与实证 下载:56 浏览:498
  • 陆成辉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 摘要:
    从新型城镇化概念及相关理论分析入手,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交通特征。从新型城镇化的地区土地开发、路网组织、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等方面,制订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切实可行的TOD策略。研究了TOD策略可应用的区域,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地区应该构建细密网格状路网、步行尺度的街区及减小宽度的道路断面,建立高效全面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构建行人和自行车优先的慢行系统。
  • 管线穿越式涉路工程安全评价研究 下载:33 浏览:394
  • 李正中1 邳慧然1 王伟广2 肖庆一3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 摘要:
    根据穿越式涉路工程特点及其对既有公路的影响,对穿越式涉路工程安全评价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以管线穿越式涉路工程为例,分析该类工程安全评价的要点。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评价穿越方案的可行性、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对既有公路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穿越施工过程中的土体沉降和路基稳定性,对管线穿越式涉路工程安全评价要点进行论证,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 直行非机动车与右转机动车的避让行为研究 下载:86 浏览:273
  • 魏瑞良 邓院昌 梁嘉豪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 摘要:
    交叉口交通冲突是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着重研究直行非机动车和右转机动车之间的冲突,探究影响非机动车避让行为的因素,包括骑行者的性别、年龄、冲突点位置以及机动车车型等。对实际交叉口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非机动车避让行为与上述因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避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选取16PF量表中的3个人格因素进行问卷调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骑行者的避让行为选择。最后,据此提出改善交叉口骑行环境,提高非机动车穿越交叉口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 胶浆流变特性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下载:66 浏览:384
  • 吕巍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粉胶比对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沥青胶浆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沥青胶浆的复数模量、车辙因子、劲度模量、蠕变速率与粉胶比存在函数关系;矿粉过多将会给沥青胶浆低温性能、疲劳性能带来不利影响,随着粉胶比增大,混合料动稳定度增大、高温性能增强,但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破坏应变减小、低温抗裂性能降低。因此在实际工程运用沥青混合料要充分考虑粉胶比的选择。
  • 基坑开挖对既有道路路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下载:64 浏览:352
  • 樊金山1 程伟2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 摘要:
    为了探究基坑开挖对邻近道路路基变形的影响,依托软土地区某典型基坑工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BAQUS对此开挖工程进行建模,研究基坑开挖时的不同开挖深度和不同支护系统对路基变形的影响,并对比不同工况下路基表面的沉降量和水平位移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路基顶面竖向变形量和路基边坡水平变形量都随之增加;同一开挖深度、同一支护系统下路面的水平位移受与基坑水平距离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减少每次开挖的深度,避免对路基影响过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基坑开挖工程设计提供计算依据,推进基坑开挖对道路影响的研究。
  • 桥梁圆截面独柱墩开裂分析及加固措施研究 下载:43 浏览:478
  • 金世安1 刘其伟2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 摘要:
    针对某高速公路桥梁部分圆截面独柱墩顶部因螺旋钢筋缺失而开裂的情况,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独柱墩模型,详细分析独柱墩在桥梁竖向荷载作用下其顶部混凝土表面的应力分布特征。通过计算分析,发现盆式支座下座板角点对应混凝土表面的竖向路径为最大主拉应力线的位置,且在桥梁最大竖向荷载作用下,有约17cm长度范围的混凝土主拉应力值超限。根据独柱墩顶部混凝土开裂的特点,选用预应力钢套管加固技术对该桥所有独柱墩进行维修加固。通过在ANSYS中对独柱墩加固区域表面施加均布压力来模拟钢套管对独柱墩的作用。结果表明,钢套管预应力的施加可有效减小独柱墩混凝土表面的主拉应力值,具有较好的维修加固效果。
  • 伸缩缝病害与桥梁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57 浏览:448
  • 徐剑1 刘朵1 满孝卫2 江流声3 张建东1,3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 摘要:
    伸缩缝是保证桥梁结构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态不仅影响行车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桥梁本身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通过调研某省高速公路全线桥梁伸缩装置的结构类型及其典型病害的分部情况,系统分析了伸缩缝病害与桥梁结构形式、跨径、纵坡、受力形式及线性等主要参数的相关性,并随机抽取了某省800条伸缩缝,统计分析其病害出现的年限,研究其使用寿命规律,从而为伸缩缝的选型、养护及维修提供参考。
  • 海绵城市理念在五凤口高架项目中的应用 下载:86 浏览:469
  • 海绵城市理念在五凤口高架项目中的应用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 摘要: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要求优先考虑留住有限的雨水,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常规的道路排水要求快排,从而防止地面水和地下水对道路的结构稳定造成破坏,但其与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相违背。以江苏省镇江市五凤口高架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为例,探讨既满足道路功能,又符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道路设计方案。同时,基于"改排为收"的设计理念,设计出多功能调蓄塘工程的整体流程。因地制宜地设置多功能调蓄塘,解决了区域路面淹水问题,项目完工后使用效果较好。
  • 路域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研究 下载:88 浏览:363
  • 刘发水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 摘要:
    通过对福州市各个公路站路域垃圾的组成成分和产生量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个公路站的路域垃圾的组分基本相似,主要为砂石土(52.1%~88%)、树叶(5.9%~31.4%)、生活垃圾(0.3%~14.9%)、行人垃圾(1.1%~5.3%),大部分均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针对福州市路域垃圾的特点,提出了适合福州市路域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同时对路域垃圾处置方式提出了综合建议。
  • 富水砂卵石地层超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67 浏览:364
  • 任军1 范长春2 李博3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 摘要:
    超高压旋喷桩以其优异的地基加固效果和挡土挡水性能被深基坑工程广泛使用,而该技术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的桩体质量及桩间咬合程度均较难控制。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对高压旋喷桩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的加固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超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基本实现了不同土层的有效土层置换加固;在合理布置旋喷桩间距的前提下,各土层中均可形成密实的咬合体;在粉细砂及粉质黏土等细颗粒土层中,加固直径可以达到2m以上;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加固直径可达1.9m。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地层中的高压旋喷桩施工参数建议值。
  • 城市停车管理措施对市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 下载:57 浏览:449
  • 刘腾辉 杜牧青 李悦超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 摘要:
    为研究城市市民以通勤为目的的出行行为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设计SP(stated preference)出行意向问卷调查表,通过细致的调查获取不同出行情境下市民的出行方式选择数据。建立出行方式选择的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解析城市停车管理措施对市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工作单位是否配备停车位和停车费对市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显著。与工作单位未配备停车位的情况相比,工作单位配备停车位时市民更倾向于选择私家车出行;而随着停车费的提高,市民选择私家车出行的比例逐渐减少,选择地铁和公交出行的比例逐渐增加。研究结论可为城市停车管理措施制订提供理论支持,也可应用于城市停车规划与管理、停车收费定价及效果评价上。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交通技术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6
访问量 145887
下载量 46257
总被引次数 687
影响因子 1.09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