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科学与技术》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内容包括:大地测量学同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卫星导航定位研究、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的智能化研究、遥感器原理和技术、风格的理论及其技术、测绘网络和虚拟技术、地图和地理的理论和技术、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和可视化研究、3S技术及其集成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地理信息的综合分析与集成应用、矿山测量、海洋测量、激光扫描技术和应用、地图印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与测绘相关领域的研究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测绘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077

《测绘科学与技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的关键内容与技术 下载:70 浏览:469
  • 程远达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7期
  • 摘要:
    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梳理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工作流程,明确了生产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内容与技术。重点对宅基地梳理、宅基地调查和地籍测量等关键内容在生产实施过程中的生产步骤、作业规则和技术要求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项目的生产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更新调查处理系统研发的主要功能。技术人员需对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生产实施中关键内容、关键工序之作业规则和技术要求有充分理解,以提高此类项目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
  • 数据库增量更新技术在基础测绘数据更新上的应用 下载:73 浏览:466
  • 张叶春 欧阳晓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7期
  • 摘要:
    阐述了一种面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测绘更新方法,并结合实例探讨了该方法在基础测绘数据更新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应用实例可以证明,数据库增量更新技术解决了基础测绘传统更新方法造成的数据冗余、无法查看数据的历史演变状况及更新效率低下等问题,实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与生产更新平台之间的双向衔接,支持数据版本的管理与回溯,且在更新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数据冗余问题,有效提高了基础测绘效率,也为基础测绘成果的拓宽使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为基础测绘数据更新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基于三维实景技术的海域动态监管系统的应用探讨 下载:76 浏览:465
  • 何金束 立勇傅 成来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7期
  • 摘要:
    海域动态监管是海域管理、海监执法和海洋资源保护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目前动态监测的手段主要以人工岸线巡查为主,辅以遥感影像判读,监视监测手段比较简单,不能满足海域动态使用评价与决策支持等高层次信息服务要求。据此,提出了的三维实景动态监管系统,通过三维实景采集设备,采集沿海地形地貌、港口开发及海域滩涂开发等高清实景图像和影像信息,经加工整理,建立系统数据库,利用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和GIS技术,结合海域遥感影像和发证数据,构建了一个智能化、可视化的辅助巡查系统。该系统在盐城海域动态监管中可以得到有效应用。
  •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土石方量计算中的应用 下载:78 浏览:473
  • 刘文肖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6期
  • 摘要:
    针对土石方测量中快速、准确和安全计量的需求和采用传统方法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外业工作量大等问题,研究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土石方测量中的应用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外业工作量大、效率低、费用高等难题。以实例介绍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土石方测量中的应用过程,通过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得出土石方量,分析了测量精度。实验证明,该方法可达到相应国家规范的土石方计算精度要求,且快速安全,避免了大量人工作业,降低了人员安全保障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 地图制作中地图艺术性探讨 下载:77 浏览:476
  • 徐祥根1 关昕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6期
  • 摘要:
    地图艺术性是指地图作品通过塑造地表形象,反映地表形态、传递地理信息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及其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展现方式。地图艺术性体现在地图符号、注记、色彩中,来源于地图设计者的思想和制作者的娴熟技巧。通过地图语言的一览性和直观性、整体的结构表现方式和编图技巧等编制方法,探讨了地图艺术性的体现方式。结果表明,较高的地图艺术性展现方式可以提高地图审美价值,引起社会共鸣。此外,艺术性贯穿于地图制作工作的始终,提高地图作品的艺术性需要设计员、制作员共同努力,丰富专业知识,共同提升艺术修养。
  • 短线匹配法箱梁节段预制测量方法研究 下载:85 浏览:476
  • 陈昊1 夏辉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6期
  • 摘要:
    现代桥梁分段施工建设中,短线匹配法因其占地面积小,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高,适用节段类型变化多等优点应用得愈发广泛。短线匹配法节段梁预制过程中,在使用前一梁段作为匹配梁段进行后一梁段浇筑时,为消除浇筑误差对整个箱梁结构及线形的影响,避免误差累计,必须进行精确匹配测量。据此,以固定端模中心为基准点进行匹配测量取代多个测量塔共同定向方法,用三角高程法代替传统几何水准测量进行高程控制。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工程实践表明,这种定向与高程控制方法完全满足生产的精度要求,大大提高了匹配测量效率。
  • 九图村高标准农田改造竣工图测绘及地物统计 下载:74 浏览:484
  • 王海明1 张泳2 黄燕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6期
  • 摘要:
    建设高标准农田已经连续多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我国正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的建设标准是保证高标准农田质量和提高建设成效的关键。其中,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测绘具有时间紧,任务量大,工程点多、面广等特点,但基于高标准农田测绘及地物统计研究较少。通过对苏州高新区九图村高标准农田竣工图测绘并进行地物分类,得出了高标准农田1∶500测量图及地物的种类和数量,为高标准基本农田测绘及地物统计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并为今后苏南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测绘提供了可行的参考依据,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 互联网地图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下载:78 浏览:477
  • 李东峰 胡启亮 龚志鹏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6期
  • 摘要:
    介绍了互联网地图在公路测量中的找点、选线、测图、绘图环节中的应用方法,阐述了传统纸质地图和互联网地图在公路测量中各环节的作业流程、技术方法、投入的人员等各自特点,同时对二者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互联网地图较纸质地图在成图、作业效率、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同时还探讨了互联网地图作业中的涉密问题和作业员在测量中应遵循的保密法则。互联网地图内容丰富形象,具有可与GPS定位联动的实时性。互联网地图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作业模式,提高了公路测量的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降低了项目成本,对公路测量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高分辨率热感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研究 下载:84 浏览:493
  • 卢毅1 张婧娴2 周维3 高语阳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5期
  • 摘要:
    由于成像原理的较大差异,热红外传感器和可见光传感器对于同一物体的同一特征会呈现不同表现方式,生成的热感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很大灰度差异。因此热感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十分困难,尤其是高分辨率数据之间配准精度较低。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提取边缘特征点和最大互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较好修正了热感和可见光图像之间的灰度、尺度、旋转和平移差别。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实现简单、配准结果具有较高准确性以及稳定性,本方法可为工业生产、遥感勘测等社会生产活动提供快速配准服务。
  • 无人机航测技术在高速公路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下载:84 浏览:482
  • 魏林金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5期
  • 摘要:
    随着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发展,它在交通行业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但在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实际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重点探讨了利用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测绘大比例尺公路带状地形图中的应用情况。简要介绍了无人机航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公路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优势,结合实际生产技术流程分析了相关注意事项,对项目成果精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目前无人机航测技术在生产大范围公路地形图方面可作为传统大飞机的有益补充,但相关关键技术还需进一步改进。
  •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城市景观格局分析 下载:85 浏览:500
  • 王彦军 杨月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5期
  • 摘要:
    景观空间格局研究是揭示该区域生态状况及空间变异特征的有效手段。以研究区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为基础数据,按照景观格局分析所需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重新分类。然后利用ArcGIS软件对图斑信息进行提取,分别计算各类型水平的景观指数和景观水平的景观指数,实现了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景观类型与实地相符,各类景观类型都得到合理利用,同时,也可以对人类参与程度进行合理评估。相较传统影像分类方法,本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精度,是对我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的一次有益尝试。
  • 基于Landsat 8的泰山地区植被指数与地形因子关系分析 下载:86 浏览:485
  • 杨惠 董彦锋 胡伍生 龙凤阳 陈阳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5期
  • 摘要:
    主要研究了基于Landsat 8遥感数据的泰山地区植被指数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综合运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提取泰山地区2014年7月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再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该地区的地形因子(海拔、坡度以及坡向);进而使用叠合分析法,分析了泰山地区植被指数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泰山地区总体上植被指数(NDVI)值较好;植被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坡向对NDVI值影响明显,东北坡植被指数最高。数据分析的结果对于泰山地区生态环境的监测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 沪通长江大桥钢桁梁拼装测量技术探讨 下载:74 浏览:487
  • 蔡少云1 李桂华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5期
  • 摘要:
    公路铁路两用桥大跨径钢桁梁采用桥位高强度螺栓动态拼接,精度要求达亚毫米级,是测量技术的难点。以沪通长江大桥跨横港沙112m简支梁和跨天生港336m钢拱桥钢桁梁拼装为背景,从施工测量控制网布设及改造、GNSS网基线解算、工厂制造精度管理、高墩变形应对措施、TS30全站仪三维坐标法精度分析等方面,探讨了复杂施工条件下大跨径钢桁梁拼装测量技术。结果表明,控制网投影变形小于1mm,结构变形后平面点位中误差为±0.9mm,高程点位中误差为±0.4mm。沪通长江大桥钢桁梁拼装测量技术合理可行,可供同类型桥梁借鉴。
  • 南京市房地产价格时空变化研究 下载:87 浏览:480
  • 周珺 季锴烨 马元辰 季皓聪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4期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住房商品化的新体制基本确立,使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价格也成为当今热点。城市房地产价格在空间、时间分布上具有较强关联性和特殊性。据此,以南京市房地产价格为例,研究不同因素对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影响,从而建立有效的分析评估机制。结果表明,从时间分析角度,政策对南京房价的影响较大,政府颁布的不同购房政策是房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从空间分析角度,南京房价分布主要为圈层式结构,中心城区等值线密集且分布均匀,而四周等值线逐渐变得稀疏且分布不均。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为距市中心远近,中小学、高校、医院、景区和地铁位置。通过这些影响因素,建立了Hedonic模型,揭示了南京市房价的空间分布格局。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测度与演变格局研究 下载:85 浏览:484
  • 孟小芳1 张雯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4期
  • 摘要:
    针对2000—2015年间各地级以上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格局演变,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流强度修正城市吸引力规模参数的城际空间联系强度模型,分别从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测度和时空格局变化两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联系度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和经济联系度均持续上升,空间结构已明显表现出多个都市圈绵延发展态势,符合各城市经济在外向功能量和功能效率的变化趋势,可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重力场模型研究进展及最新重力位模型精度比较分析 下载:89 浏览:502
  • 张杰 孙文 梅宇庭 范玉磊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4期
  • 摘要:
    全球重力场模型在卫星精密定位、大地水准面精化、重力法探矿、气候变化研究、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和海洋学等诸多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此,总结了全球重力场模型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重力位模型计算扰动场元的方法与公式,对比了勒让德函数递推几种方法的效率。利用我国范围内实测的GPS/水准数据和垂线偏差数据对两个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和EIGEN-6C2进行精度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EIGEN-6C2模型垂线偏差子午分量计算精度约为2.07″,卯酉分量计算精度约为2.13″,高程异常计算精度约为0.305m(含系统差),均优于EGM2008模型的计算精度。故在我国范围内,推荐使用EIGEN-6C2模型进行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以及各类扰动重力场元计算。
  • 互联网地图在地形图更新中的应用 下载:93 浏览:490
  • 郭丽萍 肖圣海 杜为财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4期
  • 摘要:
    随着互联网地图的迅速发展,高德地图、卫星影像等互联网地图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但局部地区地形图的更新速度还落后于互联网地图。为了能在地形图更新中合理、高效利用这些互联网地图,结合地形图更新生产实践,介绍了互联网地图定义,分析总结了互联网地图的现势性和精度,提出了互联网地图的处理和应用方式,并针对地形图中居民地、陆地交通、水系要素基于互联网地图的更新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实践证明,经过纠正的互联网地图可以满足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要求,该方法对地形图更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可为专题地图更新提供借鉴。
  • 基于多技术融合的潮间带地形测量应用实践 下载:87 浏览:495
  • 吴敬文1 张正明2 杜亚南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4期
  • 摘要:
    由于测量条件的特殊性,潮间带地形测量一直是测量工作中的难点:测量的完整性和精度难以得到保证,需要采用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加以解决。论述了几种潮间带地形测量的技术方案和案例,结果表明,满足精度要求的三维GNSS控制网是进行潮间带地形测量的基础;以无人(有人)测船为平台的RTK三维水深测量系统能提高水深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消除动吃水的影响;无人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能直接测量淤泥滩涂的泥面高程;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在进行滩涂测量时需要布设一定数量的像控点;气垫船可作为滩涂测量的载具和平台。本研究可为近海潮间带区域和河口感潮水域的测量工作提供参考。
  • 智慧国土视频监控运动目标提取新方法研究 下载:88 浏览:497
  • 邵恒 王楠溢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3期
  • 摘要:
    近年来,由于国土资源违法违规现象频发,视频监控在国土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是通过监控设备对耕地、矿区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自动识别、判断、预警的新执法监察手段。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实现,迫切需要对运动目标进行有效提取、分析。针对在智慧国土视频监控中获得广泛应用的PTZ(Pan-Tilt-Zoom)相机,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运动目标提取新方法。与传统建立全景背景模型的PTZ相机运动目标提取方法不同,该方法建立了匹配特征点的密度估计,减少了计算时间与内存需要,且对光线变化有很好鲁棒性,可以方便地应用到"智慧国土"项目——视频监管系统建设中去。
  • 市县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90 浏览:494
  • 李福洪1 朱雪虹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3期
  • 摘要:
    随着各市县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逐步完成,普查产生了多样化类型成果数据。然而,当前地理国情普查信息化中,不同类型的成果数据通过不同系统管理,能力单一、应用简单,无法发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的巨大价值。据此,设计了市县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平台,依托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围绕"库"(普查数据库)、"图"(专题地图)、"表"(基本统计表)、"文"(成果文档)实现了普查成果发布、展示、管理等功能,为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查询、统计与分析提供软件支撑,拓展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价值。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测绘科学与技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08
访问量 112751
下载量 25876
总被引次数 306
影响因子 0.61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