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科学与技术》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内容包括:大地测量学同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卫星导航定位研究、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的智能化研究、遥感器原理和技术、风格的理论及其技术、测绘网络和虚拟技术、地图和地理的理论和技术、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和可视化研究、3S技术及其集成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地理信息的综合分析与集成应用、矿山测量、海洋测量、激光扫描技术和应用、地图印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与测绘相关领域的研究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测绘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077

《测绘科学与技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机构改革对地理信息学科的影响与对策浅谈 下载:89 浏览:497
  • 关昕1 史惠香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3期
  • 摘要: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建立了自然资源部。据此,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撤"与"并"、地理信息产业"危"与"机"对地理信息学科的影响入手,通过对目前各高校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对地理学与地理信息学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总结地理学与地理信息学科教学的新方法,为地理学与地理信息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思路,为测绘地理信息人才的转型培养创造条件。
  • 互联网地图间坐标转换方法研究 下载:95 浏览:502
  • 常梦阳1,2 刘志强1,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3期
  • 摘要:
    互联网地图的蓬勃发展为地理数据共享提供了可能。但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互联网地图需要进行加密,而各产品地图间加密方式有所区别,所以互联网地图的数据共享需要解决坐标系统不一致的问题。据此,研究了互联网地图间坐标转换方法,针对互联网地图的加密特点提出在不同区域分别利用多项式拟合模型坐标转换的方法。以"天地图"和百度地图为例,比较了一阶多项式和二阶多项式两种坐标转换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本方法精度能达到6m,为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提供了坐标转换方法参考。
  • 测绘行业中英文缩写词误作为计量单位问题探讨 下载:91 浏览:499
  • 熊爱成 陈小华 吴月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3期
  • 摘要:
    针对测绘行业中将英文缩写词误作为计量单位使用问题,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要求为依据,分析研究了含有"计数量词"、"计量量词",或省略"计数量词"等表达数量的特殊短语的正确使用方法。以此研究为基础,剖析了测绘行业中"历元"、"TECu"及"mas"等3个常见短语作为计量单位的使用问题。给出了在中文文献中正确使用"历元"、"TECu"及"mas"的建议,即需要在"历元"、"TECu"与数字间增加"计数量词""个";"mas"只能够使用"毫角秒"的中文符号。
  • 室内定位信号强度—距离关系模型构建与分析 下载:92 浏览:499
  • 姚锦一1 卞维刚1 任雯婷1 王开锋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 摘要:
    室内定位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于室内距离的精确确定。基于WiFi信号强度确定室内距离的技术主要是利用WiFi信号在传播路径中发生衰减的原理实现位置推算。根据室内WiFi信号强度随距离变化这一物理特性,基于对数-距离模型,通过对实测信号强度(RSSI)与距离进行拟合,构建了基于信号强度—距离的室内定位多项式模型,并对其进行精度评定,实现了模型的优化,提高了信号强度转化距离的精确度。结果表明,采用对数-距离模型和对数拟合模型计算距离与真实距离的平均偏差为0.73m和0.56m,新设计的信号强度-距离多项式模型解算结果平均偏差为0.26m,优于之前两种模型,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Landsat 8 OLT遥感数据融合方法及其质量评价 下载:94 浏览:493
  • 范军1 赵绒绒2 王婷婷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 摘要:
    遥感数据融合可有效改善影像的光谱和空间分辨率,提高影像的视觉效果和信息提取能力,是多源、多尺度、多元遥感数据信息集聚的重要途径。采用乘积变换(Brovey)、HSV变换、主成分分析(PCA)和光谱锐化(Gram-Schmidt)4种方法对Landsat8OLI全色和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运用Matlab软件计算提取融合后图像的均值、标准差、信息熵、平均梯度和相关系数等指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这4种融合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合主观、客观因素分别分析对比4种融合方法的融合效果。通过研究,增进了对不同融合方法的理解和认识,为进一步挖掘Landsat8OLI遥感数据的潜力奠定基础,为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 GPS控制网的建立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91 浏览:493
  • 李燕敏1 魏瑶1 潘兰兰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 摘要:
    为了缩短工期,提高效率,加快土地确权工作的推进,以泸州市土地确权为例,结合本地区情况,应用GPS技术,通过对该项目中92个待测点、18个三等GPS点和GYM(观音庙)二等三角点所在区域布设四等GPS控制网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等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据的各项精度指标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1992)和《泸州市土地确权四等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书》要求,满足该项目首级控制需要。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GPS技术的优势性在土地确权中得到较好体现,为其他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 小角法在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 下载:92 浏览:495
  • 周挺挺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 摘要:
    基于基坑观测工程,利用全站仪小角法对基坑周边8个监测点进行水平位移监测,分析其在基坑内外两侧的位移状况。根据小角法原理与误差传播定律,对小角法施测精度进行精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顾及最不利因素的条件下,小角法仍具有较高施测精度,可满足工程需要,是一种精度高、速度快的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同时,发现对中误差和目标偏心误差是水平位移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必须将二者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才能保证小角法水平位移监测精度。本研究对于有效实施小角法基坑监测,分析基坑监测误差来源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 江苏阳澄湖重要湿地生态红线典型区监测研究 下载:80 浏览:503
  • 张叶春 石晓峰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 摘要:
    生态红线是指为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实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的国土空间边界线。结合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确定生态红线区分类体系,建立了一套以地理国情数据为基础、基于多源数据的生态红线及监测方案。随后应用该方案,选取江苏阳澄湖重要湿地为监测区,提取该区域2005年以来生态红线覆盖现状,开展监测区统计分析与评价工作。研究表明,阳澄湖重要湿地自2005年以来随人工用地增长、自然景观持续下降,导致生态指数下降,且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应冻结生态红线保护区范围内人工用地开发活动,对自然地类加大保护力度,从而维护该区域生物多样性。
  • 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的视频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96 浏览:511
  • 龚志鹏1 王楠溢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期
  • 摘要:
    面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新形势,国土部门土地监管业务越发要求科学化和精细化。为了能够根据国土业务规则对监控视频进行解读,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的视频监管系统。该系统接入移动"千里眼"平台摄像头信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优化布局塔基视频监控系统,能够结合各类国土业务数据对监控视频数据进行研判,实现了土地利用状态的多自由度实时动态视频信息采集与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对于"智慧国土"项目中的视频监管系统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 BP神经网络在遥感影像波段拟合中的应用 下载:93 浏览:495
  • 王小飞1 汪建光2 袁于评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期
  • 摘要:
    传统遥感影像线性拟合方法实际效果较不理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遥感影像波段模拟,应用其良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实现对影像的光谱特征处理。以ETM传感器的通道2—4作为已知样本,通道1蓝光波段作为目标向量进行大量BP网络训练,得到优化网络模型后再进行精度验证,最后将模型用于拟合SPOT影像蓝光波段。经验证,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ETM和SPOT多光谱影像波段缺失的问题,有一定使用价值。
  • 庐山文化遗产景观地三维虚拟平台开发 下载:99 浏览:507
  • 岳威1,2 方朝阳1,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期
  • 摘要:
    对庐山文化遗产典型景观进行数字化处理,综合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多媒体等技术,构建了庐山文化遗产景观地三维虚拟平台,研究了庐山自然景观场景构建、多源模型数据无缝集成和多源属性信息一体化集成和交互展示等关键技术,创建了文化遗产景观数字化和资源信息化成果库。构建的庐山文化遗产景观地三维虚拟平台为庐山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直观、真实的三维展示平台和新的营销服务模式及旅游方式,弥补了传统旅游业和旅游网站的不足。
  •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更新运维体系建设研究 下载:92 浏览:497
  • 张灿荣1 徐启恒1 吴勇1 吴颖斌2 田勇军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期
  • 摘要:
    以数字东莞为例,通过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现运行体系架构现状、平台数据现状、数据需求情况、平台应用情况、数据更新运维需求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指出平台运行现状和存在问题。分别从矢栅数据更新、地名POI数据更新、地理实体数据生产更新、路网数据更新、应用专题数据更新、新基准数据生产发布阶段进行数据更新发布、分析,同时从平台功能完善开发和平台软硬件环境运维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及论述。通过具体实践验证,初步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更新和功能维护体系,为东莞市公共服务平台持续高效应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和解决思路。
  • 基于位置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99 浏览:516
  • 李旭 宋碧波 刘杰 李敏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期
  • 摘要:
    传统旅游系统只能简单以图文展示景区风貌,不能为游客提供多方位的信息服务。针对目前的存在问题和现实需求,结合地理信息、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设计了基于空间位置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方案。该技术方案以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整合发布空间和业务数据,接入视频、客流量等动态物联网数据,建立了旅游综合信息数据库。调用先进的空间功能接口服务,以B/S模式开发了该系统,实现了空间查询、位置分析、路线规划等功能服务,为游客出行提供位置、咨询、推荐等多方面的信息支持,避免了盲目跟风,促进了理性出行。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测绘科学与技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08
访问量 112751
下载量 25876
总被引次数 306
影响因子 0.61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