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研究杂志
会计研究杂志
《会计研究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会计领域内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会计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184

《会计研究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内部人交易会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吗? 下载:88 浏览:469
  • 周冬华1 杨小康2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 摘要:
    会计信息可比性是会计信息质量重要特征之一,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进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本文以内部人交易为视角,研究分析公司内部人的行为特征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内部人交易会显著降低会计信息可比性,而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表现在董事会成员的内部人交易行为组别。进一步研究发现,降低会计信息可比性有利于降低被监管机构处罚的可能性。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管理层行为特征与会计信息方面的文献,并为内部人交易的事后监管提供了新的启示。
  • 企业社会责任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应规披露与自愿披露的经验研究 下载:79 浏览:497
  • 陈国辉1关旭1,2 王军法3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 摘要:
    本文以2008-2012年我国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应规和自愿披露方式下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以及两种披露方式对盈余管理影响存在的差异,同时验证了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动机。结果表明:应规披露方式下社会责任对真实盈余管理抑制作用明显;自愿披露方式下对三种盈余管理方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两种披露方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是出于伦理动机履行社会责任。本文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同时为监管部门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 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协调研究:理论基础、评价标准与政策建议 下载:66 浏览:484
  • 王守海 张晖 陈作华 高媛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 摘要:
    会计信息是评价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金融市场稳定。尽管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是基于不同实践目标的制度安排,但是会计准则是金融监管的工具,也是政府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因此,本文在保持会计准则制定相对独立的前提下,首先研究了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之间协调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满足金融监管信息诉求下,提出评价会计信息的五大标准;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之间协调的政策建议。
  • 银行债权、内部治理与企业创新——来自2006-2015年A股技术密集型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下载:79 浏览:480
  • 王满四1 徐朝辉2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 摘要:
    基于对银行债权所发挥的企业创新效应的分解区分及其与内部治理机制的互动视角,针对创新需求更为强烈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研究发现:银行债权对于企业创新的总体效应是积极的,但起主要作用的是其财务效应,公司治理效应弱化;在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机制中,银行债权仅与董事会治理存在显著正向互动,两者相互促进,对于推动企业创新具有协同效应,而与其他内部治理机制的互动较弱。进一步考虑制度环境,发现政治关联强化了银行债权对企业创新的财务效应,却弱化其治理效应。这表明我国银行债权对于企业创新并未发挥明显的公司治理效应,作为外部治理机制银行债权的治理作用尚需加强,使其与内部治理密切配合、相互协同形成合力,进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 利润贡献损益确定模式的逻辑基础及其建构——基于收入与费用配比逻辑的分析框架 下载:74 浏览:482
  • 马元驹1 林志军2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 摘要:
    收入与费用配比是财务会计损益确定的逻辑基础。根据这个逻辑审视现行会计实务中的收入和费用相配比状况,发现营业利润损益确定模式存在着收入与费用不尽完全相匹配的局限,导致企业营业利润波动幅度过大,难以反映企业基本经营活动产生的真实经营业绩,特别是难以将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基本经营活动所创造的利润真实合理地反映出来。为弥补现行营业利润损益确定模式存在的上述局限,遵循收入与费用配比的逻辑,本文提出并界定了营业净收入、收入动因成本和利润贡献三个新概念,进而建构能够体现收入与费用配比逻辑关系的以利润贡献为核心指标的损益确定模式。利润贡献损益确定模式将为企业基本经营活动的业绩评价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既是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丰富,也是对现行营业利润损益确定模式的改进和完善。本文对于收入、费用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探讨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利润贡献损益确定模式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模式或评价指标的改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会计领域“高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与创新思想:回顾与借鉴 下载:76 浏览:488
  • 张俊瑞1 薛晓琳1,2 余思佳1,2 汪方军1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 摘要:
    本文以被"CSSCI来源期刊"引用频次为标准,筛选出1998-2010年间64篇会计领域"高被引论文"。以此为样本,分析了"高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高被引论文"发表于《经济研究》,随后是《管理世界》和《会计研究》;2009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最多,高达10篇;"高被引论文"在发表后第7年的被引频次达到顶峰,为21.02次,之后迅速下降。对"高被引论文"的创新性分析发现,32篇"高被引论文"具有显著创新性,本文对其创新性思想进行了总结。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本土化和原创性高质量会计研究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 媒体报道能影响政府决算披露质量吗? 下载:78 浏览:480
  • 张琦 郑瑶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 摘要:
    政府预算公开是增强财政透明度,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前提条件。而预算公开中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则是实现该治理目标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中央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后的媒体关注入手,实证分析了媒体报道对政府决算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通过信息中介功能(中性报道)与声誉治理功能(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媒体报道能够有效提升政府决算信息披露质量;(2)媒体的信息中介功能易受到部门首长变更的影响,即首长变更会削弱中性报道对部门决算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3)媒体的声誉治理功能易受到部门决算业绩的影响,即较差的部门决算业绩会削弱正面(负面)报道对部门决算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本文的研究不仅从信息披露质量的视角,拓展了公共领域的媒体治理研究,更揭示了媒体治理机制中的信息中介功能与声誉治理功能可能受到的约束。
  • 上市公司股票送转行为动机研究——基于股权质押融资视角的证据 下载:80 浏览:484
  • 何平林 辛立柱 潘哲煜 李涛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 摘要:
    本文基于股权质押这一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送股和公积金转增股本的行为动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没有质押相比,当存在股权质押行为,尤其是仅有第一股东质押或者第一股东与其他重要股东共同质押时,上市公司进行股票送转的概率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显示,存在质押的公司,出现股票高送转行为的概率也显著提高。股权质押是上市公司推出股票送转预案的重要动机。本文有助于探索我国上市公司股票送转的深层动因,便于投资者客观理解股票送转行为,并为证券监管部门治理"滥送转"乱象,加强对上市公司利润分配行为的监管提供证据。
  • 上市公司壳价值与资源配置效率 下载:85 浏览:492
  • 屈源育1 沈涛1 吴卫星2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 摘要:
    在严格的IPO管制下,上市公司享有一部分由稀缺上市资格所带来的壳价值,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的壳价值含量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首先检验了影响上市公司壳价值和被借壳概率的因素,进而构建了一个衡量上市公司股价中壳价值含量的指标ESV/MV。利用这一指标,本文检验了壳价值含量如何影响上市公司行为:壳价值含量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采取消极的财务政策,如减少投资和融资水平,更不愿意进行现金分红。因此壳价值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而减少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 管理会计中的“数目捷径”:关于数目启发式对投资决策影响的行为学分析 下载:80 浏览:457
  • 李子扬1 何熙琼2 况熙3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 摘要:
    本文通过两项研究考查数目启发式(即人们根据量化信息进行决策时过度依赖表面数目大小而忽略其它重要信息的认知误差)对管理会计投资决策的影响。在第一项问卷研究中,我们发现使用数量和概率信息进行决策时,表面数目大小对决策者有着重要影响,导致决策者偏离理性分析及形成决策误差。在第二项实验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对确定性收益项目和不确定性收益项目进行抉择的任务中,当确定性收益项目用大数目(即小计量单位)表述时,决策者比同样的项目用小数目(即大计量单位)表述更有可能选择该项目。但在对确定性损失项目和不确定性损失项目进行比较抉择时,确定性损失项目的大小数目表述形式对决策者影响并不显著。
  • 媒体关注是否提升了政府审计功能?——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下载:77 浏览:480
  • 池国华1 杨金2 谷峰2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 摘要:
    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促进了政府审计信息的公开,为媒体获取和传播政府审计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政府审计与媒体监督之间的协同治理成为可能。基于这一背景,本文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媒体关注对政府审计功能的影响,不仅直接分析和检验了媒体关注是否提升了政府审计功能,还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媒体报道倾向的影响差异和媒介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媒体关注有利于提升政府审计功能,媒体关注度越高,越有利于发挥政府审计的揭示、抵御和预防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非负面媒体关注,负面媒体关注对政府审计的揭示、抵御和预防功能的提升效果更好;在相对更好的媒介环境中,负面媒体报道能够促进政府审计预防功能的发挥。
  • 证监会处罚、分析师跟踪与公司银行债务融资——来自信息披露违规的经验证据 下载:76 浏览:476
  • 刘星1 陈西婵1,2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 摘要:
    证监会处罚公告释放的"坏消息"具有风险预警的作用,可能导致违规公司银行债务融资下降。分析师跟踪可能具有信息效应和声誉效应,影响证监会处罚公告与公司银行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在中国资本市场强化监管的背景下,本文考察了证监会处罚对于违规公司非公开市场融资的经济后果。我们的研究发现,证监会处罚公告后,违规公司的银行贷款签约概率、银行贷款签约率和新增银行贷款规模均下降;并且,处罚等级越高,下降越显著。银行预期违规公司的信息成本与违约风险上升,而非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恶化是公司银行债务融资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分析师跟踪的信息效应而非声誉效应,缓解了证监会处罚公告与公司银行债务融资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拓展了资本市场处罚和分析师跟踪对于公司非公开市场融资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市场监管提供了经验证据。
  • 媒体报道能影响政府决算披露质量吗? 下载:78 浏览:492
  • 张琦 郑瑶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 摘要:
    政府预算公开是增强财政透明度,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前提条件。而预算公开中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则是实现该治理目标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中央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后的媒体关注入手,实证分析了媒体报道对政府决算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通过信息中介功能(中性报道)与声誉治理功能(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媒体报道能够有效提升政府决算信息披露质量;(2)媒体的信息中介功能易受到部门首长变更的影响,即首长变更会削弱中性报道对部门决算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3)媒体的声誉治理功能易受到部门决算业绩的影响,即较差的部门决算业绩会削弱正面(负面)报道对部门决算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本文的研究不仅从信息披露质量的视角,拓展了公共领域的媒体治理研究,更揭示了媒体治理机制中的信息中介功能与声誉治理功能可能受到的约束。
  • 管理会计中的“数目捷径”:关于数目启发式对投资决策影响的行为学分析 下载:76 浏览:488
  • 李子扬1 何熙琼2 况熙3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 摘要:
    本文通过两项研究考查数目启发式(即人们根据量化信息进行决策时过度依赖表面数目大小而忽略其它重要信息的认知误差)对管理会计投资决策的影响。在第一项问卷研究中,我们发现使用数量和概率信息进行决策时,表面数目大小对决策者有着重要影响,导致决策者偏离理性分析及形成决策误差。在第二项实验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对确定性收益项目和不确定性收益项目进行抉择的任务中,当确定性收益项目用大数目(即小计量单位)表述时,决策者比同样的项目用小数目(即大计量单位)表述更有可能选择该项目。但在对确定性损失项目和不确定性损失项目进行比较抉择时,确定性损失项目的大小数目表述形式对决策者影响并不显著。
  • 多个大股东与股价崩盘风险 下载:67 浏览:486
  • 姜付秀1 蔡欣妮1 朱冰2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期
  • 摘要:
    控股股东之外的其他大股东可以抑制控股股东隐藏坏消息的行为,从而降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以2000-2015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多个大股东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当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时,其股价的崩盘风险更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他大股东相对于控股股东的力量较大、控股股东隐藏坏消息的动机较强、以及公司治理机制较弱的公司中。本研究在丰富股权结构以及股价崩盘风险相关领域文献的同时,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和政府监管部门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融资风险传染模型应用研究 下载:79 浏览:477
  • 徐攀1,2 于雪3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期
  • 摘要:
    长期以来,互助担保过程中大量逆向选择的存在以及外部约束机制的缺失,造成集群企业不断蕴育风险,并产生风险传染效应。本文从"复杂网络"理论角度出发,基于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网络风险传染与流行病传播的特征相似性,选择SIRS模型构建风险传染模型,并分析各模型参数在风险传染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本文通过提取"天煜建设"案例数据设定模型参数,对SIRS模型进行动态仿真模拟,从降低有效传染率和提高风险阈值两个角度控制传染效应,对中小企业预防控制集群互助担保融资违约风险的传染具有实践意义。
  • 子公司多元化、业务分布与现金持有——基于母子公司内部资本配置视角的分析 下载:87 浏览:478
  • 马忠 王龙丰 杨侠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期
  • 摘要:
    本文以母子公司内部资本配置为视角,检验了业务分布对子公司多元化下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公司多元化能够降低上市公司合并整体的现金持有水平;而当业务分布于子公司的比重越高或子公司业务地域分布越广时,子公司多元化降低现金持有水平的效果被削弱的程度越高;且在母子公司间业务分布与地域分布的交互影响下,子公司多元化降低现金持有水平的效果被削弱的程度会更为明显。本文揭示了子公司经营需求和自主资产配置能力对母子公司间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内在机理,扩展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结构化特征与机理的研究。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会计研究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发文量
访问量
下载量
总被引次数
影响因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