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研究
中文研究
《中文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本刊旨在为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及语言文字爱好者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以传承文明,传承学术为使命,提倡学术创新,反映国内外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社会精神文明生态为办刊方针。

ISSN: 3007-9896

《中文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下载:73 浏览:764
  • 朱丽萍 《中文研究》 2024年5期
  • 摘要: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和优秀成果,古诗词向来都是语文教学中不可被忽视的重要内容。在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同时,也集中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语文学科中的其他内容模块相比,古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不小的学习难度,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分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
  • 汉语国际教育古诗词教学探究 下载:73 浏览:764
  • 韩芳 闫珍珍 崔倩哲 赵彩晓 郝晓贺 刘艺丹 贾泽婷 《中文研究》 2024年5期
  • 摘要:
    古诗词承载了丰富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信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和基石,是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教学的重要部分,对于来华留学生而言,要想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习古诗词变得尤为重要。但在古诗词教学的课程设置上,由于授课的主体和古诗词本身特点,造成教学上出现诸多问题,古诗词教学大多是作为汉语学习的辅助课程,或者是停留在欣赏和文化体验的层面,随着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汉语国际教育古诗词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也应该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修养和水平,为古诗词教学做出有益的探索。
  • 以诗为引用诗促写——古诗词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72 浏览:759
  • 张璐莎 《中文研究》 2024年5期
  • 摘要: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以诗为引,用诗促写”。这一理念主张从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古诗词的创新应用与实践策略,包括:精心提炼古诗词中的诗意词句,以此为学生的写作增添文采与韵味;借鉴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使得学生的写作情感更加丰富饱满。我们期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领略其艺术魅力,更能够掌握有效的写作技巧,学会如何润色自己的作品。这样,古诗词教学的价值便得以充分发挥,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析 下载:71 浏览:763
  • 吴香 《中文研究》 2024年5期
  • 摘要:
    中国古代诗词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将古代诗词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通过互动学习、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朗诵、创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语言的内涵,还能深切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 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 下载:74 浏览:754
  • 杨凡立 《中文研究》 2024年5期
  •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展开探讨,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载:74 浏览:765
  • 殷晓芳 《中文研究》 2024年5期
  • 摘要:
    古诗词教学的实施对丰富小学生的诗词人文知识,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以及推动诗词优秀文化的传承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古诗词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加强对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在课上为学生创设丰富、形象的学习情境,增强他们的诗词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好地品悟古诗词之美。
  • 基于情境创设探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路径 下载:72 浏览:749
  • 周禄星 《中文研究》 2024年5期
  • 摘要: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古诗词语言的古典性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难懂,缺乏学习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其中情境创设因其生动具象和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情境创设通过构建接近真实的学习场景,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和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理解记忆的能力。
  • 关于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载:71 浏览:746
  • 梁晓博 《中文研究》 2024年5期
  • 摘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们承载了千年的历史、哲学、情感和文学艺术,是中国文学的精髓和文化遗产。而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应该思考如何把古诗词更好地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关注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让他们能够领略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促进他们语言学习能力的飞速发展。古代诗文是名人与百姓思想文化的结晶,由唐诗到宋词,每一首都有一个故事,每一首都有作者的经历和深刻的情感,为更好内化和传承古诗词中的文化精神,我们应该在小学阶段积极开展丰富的古诗词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 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群文阅读的应用探讨 下载:70 浏览:754
  • 来有星 《中文研究》 2024年5期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和教育理念,已经开始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古诗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的精神实质,从而促进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欣赏。本文拟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对高中古诗教学中如何运用群文阅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希望能为我国古代诗歌教学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 下载:70 浏览:749
  • 王婕妤 《中文研究》 2024年5期
  • 摘要: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面临教学理念落后和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古诗词鉴赏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提出激活学生想象力,准确把握诗歌情感;解析古诗词意象,全面挖掘内涵;诠释诗歌情感,提高学生语感等建议,发挥古诗词鉴赏教学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78 浏览:26
  • 郑秀娟 《中文研究》 2024年4期
  • 摘要:
    以古诗词的教学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古诗词教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其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探索。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是阅读与扩展,根据学情进行专题学习,常规诗词积累,丰富多彩的课外主题活动,对如何改进古诗词教学的方法进行探索。努力将含蓄凝练、意境深远的古诗词的文学价值与人文价值进行了挖掘,使他们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同时也滋润了人生。
  • 群文阅读视角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77 浏览:788
  • 李婷婷 《中文研究》 2024年4期
  • 摘要:
    基于群文阅读视角的古诗词教学,充分展现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活力。从议题的提炼到文本的精选,从驱动任务的设计到阅读拓展的深化,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开放、动态和多层次的阅读建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结合教材特点,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的世界。在这样的群文阅读中,学生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丰富情感体验,提升审美情趣,进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6 浏览:763
  • 赵涵 《中文研究》 2024年4期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迎来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机遇。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深入分析信息技术在提升中职语文诗词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信息技术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还能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网络互动平台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基于跨学科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路径研究 下载:75 浏览:771
  • 张权 《中文研究》 2024年4期
  • 摘要: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内涵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诗词在文学体裁中的特殊性,使得诗词的教学一直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以及加深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创新古诗词的教学方法。而跨学科理念恰好可以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良好契机,使其能够打破原本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藩篱,形成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从而实现对古诗词教学的有效优化。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教师往往采用简单地讲解加背诵的方式来教授古诗词,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由于缺乏跨学科的视角,古诗词教学也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路径。
  •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下载:76 浏览:774
  • 王继霞 《中文研究》 2024年4期
  • 摘要:
    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古诗词鉴赏方面,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知识,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通过鉴赏教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因此,新课标下的古诗词鉴赏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传承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 跨学科视阈下美术元素与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下载:75 浏览:762
  • 颜燕华 《中文研究》 2024年4期
  • 摘要:
    语文学科与美术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跨学科视阈关联这些联系,成为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向。“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方面有效拓展教学资源地融入到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打破单学科壁垒,拓展语文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古诗文素养,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75 浏览:776
  • 张荣 《中文研究》 2024年4期
  • 摘要:
    古诗词是语文学科中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小学是语文教学的奠基阶段,也是为学生建构综合语言能力的基础阶段,古诗词作为承载着数千年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文学载体,在对小学生文学认知、艺术审美和文化理解的培养上都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竭力克服困难,尽可能地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效率。文章主要围绕小学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探究了构建小学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和具体方法。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文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9
访问量 130587
下载量 39862
总被引次数 406
影响因子 1.19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