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与创新
教育实践与创新
《教育实践与创新》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教育实践及创新领域内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实践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257

《教育实践与创新》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高中语文作文评改策略研究 下载:25 浏览:448
  • 刘兵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12期
  • 摘要:
    传统的作文评改往往是教师唱"独角戏",评改重作文评价,轻作文修改;重教师付出,轻学生参与。学生被动接收评改结果,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所以要优化作文的评改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小组合作;坚持二次作文,评价修改并重;提供展示平台,培植评改信心;优化评改形式,评改主体多元。只有发挥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评改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从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赵谦翔“绿色语文”理念及课例的启示 下载:38 浏览:448
  • 马霖霞1 马连成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10期
  • 摘要:
    语文名师赵谦翔老师倡导的"绿色语文"理念与实践,将日常教学诗意化,将写作教学生活化,将读、写、悟一体化,形成"能力""人格""活力""悟性"四位一体的立体化语文教育格局。赵老师《南吕·四块玉·闲适》的教学启示语文教育要有基于育人、走向育人的教学内容,有关注体验、引领体验的教学过程,有提升学科思维和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向,有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语文教育应该是绿色的,而要让语文教学回归教育的正途,可以提倡"绿色语文",这样方可让语文教育绿满天涯。
  • 学伴互助唤醒沉睡的课堂——浅谈如何利用学伴互助组织教学 下载:41 浏览:463
  • 孟辉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9期
  • 摘要:
    语文课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也充分体现了在教学中利用学习型小组的重要性。
  • 生涯规划课程的选课指导作用 下载:47 浏览:460
  • 顾焕娟1 黄朝川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8期
  • 摘要:
    新高考模式正在全面铺开,学生拥有了更多自主选课权,但缺乏科学的选课意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在课程目标、组织实施、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师资团队、关注对象六个方面都与其他普通学科教育有着显著区别。校方应结合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特征,切实发挥生涯规划教育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职业、认识专业以及生涯决策和课程选择的指导性作用,把学校的"学"、考试部门的"考"、高校的"招"紧密结合起来,持续增强生涯规划课程的系统性,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教育实践与创新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33
访问量 120567
下载量 29861
总被引次数 305
影响因子 0.62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