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
中国新闻传播
《中国新闻传播》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内容包含剖析实例、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588

《中国新闻传播》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浅析“一带一路”视域下民航发展带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下载:401 浏览:4045
  • 赵恒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6期
  • 摘要:
    “一带一路”是一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角度、高层次的国家战略,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可以促进中国文化更好的向世界传播。“一带一路”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将资源更高效的配置和市场的深度整合。而中国民航的当前发展的重点与“一带一路”是相契合的,截至目前,中国民航已经和“一带一路”沿线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座城市开通了近五百条国际客运航线,占比为中国民航国际航线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总里程近两百万公里。每天约有十万人通过民航飞机往返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国民航的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品贸易经济交往、跨区域文化交往等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时期,以中国民航发展为载体,将优秀的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中国优秀文化输出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 多元传播背景下公益微电影传播效果研究 下载:402 浏览:4029
  • 李春颖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6期
  •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信息传播技术越来越先进、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而言,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多元传播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播公益微电影是有关单位应认真思索的问题,打开传播推广的思路,让公益微电影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 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务微信传播效能探析 下载:325 浏览:4029
  • 姚佳宁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6期
  • 摘要:
    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务微信起着很大的作用。重大突发事件有偶然性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政务微信也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能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以正确的舆论方向迅速扩散传播,起到传播桥梁的作用。以“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为例,在事件发酵到事情结束过程中,政务微信起到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政务微信在传播速度,正确舆论导向的优势。其次,以微博和微信进行分析,从各个时间段进行分析、对比,突出微信较微博的优势。运用统计学方法,列举政务微信发布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热度的影响。进行多数据的分析,对政务微信的影响力进行深刻的分析。
  • 黄道党建思想与政治传播实践初探 下载:325 浏览:3218
  • 陈功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6期
  • 摘要:
    赣东北“三杰”之一的黄道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优秀党员和领导干部,其在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新四军时的宣传活动和党建工作不仅坚定了广大爱国群众的抗日信心,同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化及党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黄道在中央苏区采取的宣传模式以通俗化的语言团结群众、以宣传手段多元化扩大中共政治影响,同时注重党的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这一系列举措和实践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传播和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启迪及实践经验。
  • 评价理论视角下汉英新闻语篇的生态话语分析——以北极冰川融化为例 下载:421 浏览:3594
  • 刘玉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5期
  • 摘要:
    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日益显示出其危害的一面,北极冰川融化的严峻现状是最具代表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将生态学和语言学相结合产生的生态语言学,为从语言学的角度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视角,因此本文基于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从态度系统和极差系统两个方面,对有关北极冰川融化问题的新闻报道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本文将借鉴国际生态哲学观中“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理念展开论述。研究发现在关于北极冰川融化问题上,新闻报道更多的运用了态度资源,明确表达出北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同时从生态话语分析的角度来看,报道者更倾向使用有益性的生态话语,提倡人类采取措施保护环境,符合万物共生,和谐统一的生态哲学思想。
  • 浅谈基于微视频的时政新闻传播 下载:398 浏览:3615
  • 宋佳晶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5期
  • 摘要:
    随着人们获取信息习惯的改变,各大主流媒体也开始顺应媒介发展趋势,采用微视频的方式报道时政新闻。随着微视频发布平台的要求,微视频在运营手段和内容方式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调整,生产尽可能符合平台推送和大众观看习惯的内容。如央视新闻、新京报等主流媒体在抖音平台、APP号上发布的微视频内容就比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的内容更具感染力,互动性也更强。如今,时政新闻以微视频制作的方式变成了各大主流媒体的主要新闻报道方式,本文主要分析浅谈基于微视频的时政新闻传播。
  • 新型肺炎COVID-19期间纪录片的创作背景与传播效果 下载:402 浏览:4048
  • 王明丽1 曹震2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5期
  • 摘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媒介技术的革新,为媒介使用权的普及奠定了技术基础,进而促进了信息制作与传播技术的革新。丰富的信息制作工具和传播渠道使得社会信息的制作变得更加多元立体,社会信息的制作与传播也因此而变得更加便捷。在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举国上下自觉居家隔离,但由于互联网世界不受地域空间的桎梏,在物理空间封闭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踊跃在网络世界,在此期间网民通过使用电子设备讲疫情期间的生活见闻记录下来并上传到互联网,这些网民自发性的记实性影像资料丰富了特殊时期网民们的居家文化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涌现出了较为优秀的战疫纪录片。这些记实性信息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战疫期间不同人物的现实生活状态,从不同角度进行切入表现战疫期间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更能够在传播过程中拉近镜头内外的距离引发共鸣而受到更多关注,产生了抚慰社会性心理创伤的传播效果。此外,针对疫情现状由媒体组织为主体制作推出的相关医疗题材纪录片,助推网络健康传播,塑造医生的正面形象等[1],也起到了减少社会割裂、推动社会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社会传播效果。
  • 新闻播音主持艺术性及情感表达方法探析 下载:354 浏览:3722
  • 孙淼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5期
  • 摘要:
    当前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对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对于新闻专业未来的人才培养也是提供了新的实践机会。新闻播音主持是新闻播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重点组成部分,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表现和艺术性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整体水平。本文主要针对新闻播音主持艺术性及情感表达方法进行探析,仅供参考。
  • 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及后期编辑技术创新 下载:368 浏览:3153
  • 马潇楠 王晓磊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5期
  •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传播技术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尤其是微信、微博等平台的产生,促使人们对于新闻信息要求发生改变。在媒体新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下,新闻采访和后期编辑技术是新闻编辑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新闻编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文针对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与后期编辑技术的改革创新进行讨论分析,为新闻采访和后期编辑人员对相关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新形势下国企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探讨 下载:410 浏览:4263
  • 张静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5期
  • 摘要:
    在新形势的影响下,众多企业的工作都在不断地改革着经营模式,为不被形势的浪潮推翻。国企新闻宣传在工作上也要一改之前的路子,在新形势下站稳脚跟。本文从新形势下国企新闻宣传工作的意义、宣传工作存在的不足、新形势下做好宣传工作的有效措施三方面展开论述。
  • 论新闻报道方法的现代改革 下载:410 浏览:4049
  • 王丽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5期
  • 摘要:
    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新闻可以有效地展现社会现状、传播热点。新闻行业若是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播报新闻质量。媒体传播由于技术发展影响,正在不断提升更新速度。工作人员为了实现新闻报道质量的不断提升,必须对新闻报道方法进行改革,不断拓展当前新闻报道的渠道,从而进一步完善、提升新闻报道体系。本文首先阐述了新闻报道的现状。然后,本文制定了相关的对策,从而不断推进新闻报道方法的改革。
  •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探索 下载:421 浏览:4132
  • 刘亚萍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5期
  • 摘要:
    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提升,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信息传播方式出现了一些变化,人们也转变了接收信息习惯。进入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途径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信息传播内容也变得多样化,信息受众群体也就会出现分化。新闻传播在全媒体时代下,面临着发展机遇以及巨大的挑战,必须把握住科学的发展趋势,带来优质、丰富、真实的新闻服务。
  • 浅谈新时期如何发挥新闻单位的工会组织作用 下载:398 浏览:3677
  • 甘晓冬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5期
  •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工会组织逐渐成为了新闻单位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单位在新时期需要利用工会组织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保证单位发展时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对新闻单位工会组织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对怎样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提出个人观点,希望为关注新闻单位工会组织的人群提供参考。
  • 新媒体时代大众党史传播途径浅析 下载:325 浏览:4034
  • 张舒雅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4期
  • 摘要:
    在我国不断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大众党史传播而且是一种新的路径,但同时也带有很多冲击。而借助新媒体技术对大众的方式进行深入挖掘,并开展多元化途径,让人们习惯于党史并逐渐接受,这主要是因为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都发生了改变,他们更乐于接受新媒体在信息上的传播,所以说利用他进行党史传播自然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但这其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相关党员干部去落实和解决,从而将线上线下党史教育价值体现出来,并为我党培养出优秀人才。
  • 浅析如何利用新兴传播技术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下载:325 浏览:3875
  • 卢佳 曹温淏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4期
  • 摘要:
    当今社会,各种新兴技术与新材料、新工艺产品的出现,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和便利性的同时,也极大增加了用电用火的概率,导致消防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单纯依靠消防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意识宣传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新兴的现代化传播技术为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但新媒体时代下,新兴的传播技术是把双刃剑,如何着眼于当前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利用新的传播技术手段创新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成为现代消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基于传播学视域的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研究 下载:365 浏览:3707
  • 陈晨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4期
  • 摘要:
    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则针对于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传播学的相关原理去解决在少儿电视节目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与当下少儿电视节目主持相互结合起来,为主持人的主持工作提供更好的拓展空间,有利于提升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质量。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针对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概念、类型以及在节目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从“把关人”、“意见领袖”、“议程设置”、“刻板印象”四个方面探讨了主持人在少儿电视节目中所具有的角色定位。
  • 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路径探析 下载:369 浏览:3240
  • 胡亚楠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4期
  • 摘要: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自此“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契机,五年来,中国不断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示文明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东盟地区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已有15年之久,近来因南海问题等争端以及西方主流媒体强势话语的传播,一些东盟国家媒体出现了对于中国形象的负面认知。本文基于对东盟地区三个国家主流媒体的负面报道进行分析,探究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现状与路径。
  • 新媒体传播中的标题党现象探析 下载:365 浏览:3232
  • 王伟 彭湃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4期
  • 摘要:
    现阶段互联网发展速度飞快,智能手机与4G网络的普及加快了自媒体行业的发展,但有些自媒体为了博人眼球而成为“标题党”,对社会造成了危害。本文针对新媒体传播中的标题党现象进行了探析与研究,找出了其出现的原因与带来的危害,并给出了具体治理对策,以供参考,希望能净化当前的网络环境。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新闻传播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3
访问量 160252
下载量 57812
总被引次数 481
影响因子 1.09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