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
中国新闻传播
《中国新闻传播》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内容包含剖析实例、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588

《中国新闻传播》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新冠疫情初期央视舆论引导策略评析——以《新闻1+1》为例 下载:61 浏览:371
  • 曹欣怡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3期
  • 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1+1》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许多关键性信息均从该节目向全社会发布和传达。央视迅速、及时回应公众关心的话题,确保了疫情相关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充分彰显了主流媒体的权威、理性与客观。在净化谣言、匡正视听、安抚民心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本文以极具代表性的个案研究着手,着重从新闻媒介的引导策略进行分析,试为今后公共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的制定提供相关思路。
  • 基于微视频的中专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析 下载:48 浏览:395
  • 肖曙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3期
  • 摘要:
    由于我国当代青少年对于网络微视频内容的兴趣爱好越来越浓厚,所以很多教学研究人员设想将微视频传播技术与传统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新型教学策略。针对这一设想,提出了基于微视频的中专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析。中专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通过课前制作课堂演示微视频,课堂中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观看微视频以及应用微视频传播技术制定学生课后观看作业,这三个教学策略实现了微视频内容与中专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融合,为提高中专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
  • 基于日本广告创意的中国本土化广告创意发展探析 下载:54 浏览:371
  • 曹文迪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2期
  • 摘要:
    面对当今中国眼花缭乱的广告市场,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创意审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将会是中国当今以及未来几年内持续探讨的话题。在亚洲文化中,日本设计一直作为一股独特的力量影响着这个世界,并受到来自全世界的青睐。因此,中国广告想要在世界舞台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就不可或缺对于日本广告设计的深入研究。文章将浅析日本广告设计的精髓,及其创意形成背后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思维模式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并由此给出针对中国本土化广告创意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论全媒体出版环境下图书编辑创新理念与角色的转型 下载:47 浏览:373
  • 吴贯一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2期
  • 摘要:
    研究图书编辑的创新理念与角色转型,有利于使图书出版行业在全媒体出版环境下得到更好发展,为此本文对全媒体出版环境下图书编辑的创新理念与角色转型方面进行了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出版物、移动传媒等媒介作为全媒体出版模式,在如今的媒体出版行业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优势,对纸媒造成极大冲击。此外,零散阅读的出现,也使纸质出版物、传统的图书出版概念不再受欢迎。数字阅读已在读者群体中广为流行,令图书编辑工作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出版市场的新环境,图书编辑必须在概念上进行创新,在角色方面上及时转变。因此在多媒体出版环境下,编辑工作应抓住时代机遇,跳出传统角色,实现主体观念的转型。
  • 浅议图书编辑学者化 下载:59 浏览:365
  • 泽登钢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2期
  • 摘要:
    在20世纪80年代,"编辑学者化"的问题被相关学者提出,对于这一观点,有反对的声音,也有赞同的声音。一直以来,我们对合格图书编辑的定义,是既要成为"杂"家,又要成为某专业的"专"家,但是专家与学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新的形势下,图书编辑要想提升自身的学者素养,就必须要让自己朝学者化方向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编辑学者化与图书编辑的新要求是相符的。
  • 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传播策略分析 下载:54 浏览:389
  • 朱雅群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1期
  • 摘要: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广播新闻媒介受到了巨大冲击,尤其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地方广播电视台想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增强自身的新闻传播力。为此,本文在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生存环境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加强融媒合作,实现交互传播;创新报道模式,抢占传播前沿;找准传播定位,贴近受众生活;加强角色转换,重视节目创新。
  • 视觉领先·电视公益广告的传播美学审视 下载:58 浏览:364
  • 杨志强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1期
  • 摘要:
    电视公益广告的出现,通过将义务献血、安全出行、邻里关系等变成了画面明快并加入动听的音乐,在短时间内就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其追求的是一种社会效益,更高层次的是精神追求。本文将简要分析当代电视公益广告的传播美学审视方面的相关内容,以及媒体广告宣传中的政治敏锐和责任担当,旨在进一步促进电视公益广告的传播艺术的发展。
  • 浅谈星巴克品牌仪式感营销策略 下载:52 浏览:387
  • 贺琦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1期
  •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市场中多个行业领域趋近于饱和状态。从依靠人口红利带来的增量经济模式转变为抢夺存量经济模式的洪流中,星巴克咖啡在本领域中成为佼佼者。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提升顾客忠诚度,从而构建品牌文化,星巴克做出了全新的尝试——通过构建品牌仪式感来达到目的。其中包括环境仪式感、视觉仪式感、听觉仪式感、互动仪式感等多重塑造策略。本文将浅谈星巴克在仪式感营造方面的诸多创意营销尝试,为其他品牌在广告营销方面提供启示。
  • 数字时代户外新媒体广告创意策略探析 下载:56 浏览:347
  • 夏秋鸿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1期
  • 摘要:
    伴随着电脑计算机的科学研发以及迅猛发展,数字时代悄然而至。以数字形式作为传送信号、以数字技术作为信息传递规则是当下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可以说数字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信息的储存搭建起了一个无限大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信息被储存起来,其可复制性很强,并可依照人们的意愿将信息很完整地保留下来,为人们今后的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提供便利。户外新媒体广告是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以向外延伸扩散的方式开展的一种广而告之的行为。一般以宣传各行各业的专业产品为主,意在对外扩大生产企业的形象,加深品牌影响力,从而宣传行业产品以达到为企业提升效益的最终目的。户外新媒体广告对信息传输的主动性很强,无时无刻不在迎合着人们的生活。当户外新媒体广告遇上数字时代风暴时,二者相互作用进一步强化了信息传输的效益,使得信息的传输不在单调、呆板以及极强的目的性,而是更形象生动地为人们的生活着色添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引领着人们的消费理念,人们对数字时代的户外新媒体广告更是喜闻乐见。其好奇心催生出的广告效应也在不断地带动着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可以看出各行各业当前如果把握好市场需求,在数字时代信息爆炸的今天,做好户外新媒体广告创新,将是占据市场份额的重要抓手,其实现市场竞争优势的可能性更大。本文分析了当前户外新媒体广告发展背景、数字时代下户外新媒体广告的概念及特点以及提出数字时代户外新媒体广告创意策略。
  • 论播音主持语言的风格魅力 下载:58 浏览:352
  • 于宏伟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12期
  • 摘要:
    正确的语言艺术、独特的语言风格是播音主持人职业素养的体现,播音主持人首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具有专业的素养和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论述了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艺术,还有如何利用语言风格展现自身的个性魅力和人格魅力,进而让观众感觉更具亲和力,提高节目的收视与收听率。
  • 互联网+视频传播与广播电视编导业务的创新 下载:49 浏览:420
  • 程兰君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12期
  • 摘要: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进一步加速了社会形态的转型,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和竞争越来越大,广播电视编导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方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赢得未来。本文以互联网+视频传播与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为研究点,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
  • 论大学生自媒体责任伦理建设 下载:57 浏览:398
  • 王帅 周海玲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11期
  • 摘要:
    自媒体是大学生相互联系、发表意见、表露情感的场所。大学生自媒体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内在的价值迷失与外在的行为失范。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自律偏失、社会大气候的负面影响是大学生自媒体伦理困境的内外根源。责任伦理是破解大学生自媒体伦理困境的新思路,因此从以人为本、伦理精神、共生共存三个维度建构大学生自媒体责任伦理。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新闻传播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3
访问量 160252
下载量 57812
总被引次数 481
影响因子 1.09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