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
中国新闻传播
《中国新闻传播》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内容包含剖析实例、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588

《中国新闻传播》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电视法治栏目服务性问题的探讨 下载:59 浏览:389
  • 赵俊杰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7期
  •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电视法治栏目备受人们欢迎,由于其宣传性、服务性以及严谨性等特征,成为了我国普法宣传的重要渠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的当下,如何才能够更好地提升电视法治栏目的服务性,是我国各地区电视台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浅谈了电视法治栏目服务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供借鉴。
  •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 下载:47 浏览:338
  • 孙建军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7期
  • 摘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我国电视行业的变革,电视节目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水平也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栏目。但是我国电视新闻专题节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以当前我国专题节目的发展为研究根源,通过探究现阶段专题节目的主要特点和主要播放形式,阐述和说明我国专题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及趋势。并且对于当下专题节目的输出现状和不足进行深层次分析,以此为多媒体环境下专题节目的发展提出科学的指导意见。专题电视节目作为我国电视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因此,要促进电视专题节目朝着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 探究记者采访权依据、限制与保障 下载:57 浏览:371
  • 张蕊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6期
  •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传播渠道变得越来越广泛,其中新闻传播是一个主流的传播方式。作为新闻记者来说,是具备对新闻的采访权的。简单来说采访权主要指的是新闻记者以传播信息来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在遵守法律相关法规的情况,进行信息的采集,利用自主的方式来对其采访对象进行调查,最终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知识。在本文当中,针对于记者在采访过程当中所具有的采访依据、采访的限制以及最后采访的保障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推动我国记者采访权在我国法律当中的正确行使。
  • 谈电视农业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下载:41 浏览:356
  • 李雪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6期
  • 摘要: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和建设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国家经济水平正处于上升阶段,农业节目在电视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很多节目通过介绍农业发展与建设方面的成果、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等内容,让更多的人对农业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但是,现阶段的农业节目大多以经济利益、建设生产方面的内容为主,很少有提及农民人文关怀的节目出现在电视上。因此,加强对农民人文关怀节目的重视,对农业发展以及开阔农民思维方式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电视农业节目中人文关怀方面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简单地论述,希望对农业整体的发展与建设有所帮助。
  • 试论新媒体视野下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下载:56 浏览:340
  • 陈霞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6期
  •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的发展逐渐的完善,当前已经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中行政管理工作不应当局限于传统媒体时代的管理手段,要顺应新媒体的发展去投入精力和物力进行行政管理改革和创新工作,要尽量的改变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不足,进而让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充分提升,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就此本文结合实际,浅谈新媒体视野下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工作。
  •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特点与提高对策 下载:44 浏览:383
  • 杨毅红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6期
  • 摘要: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采编工作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新媒体带来采编工作的便捷性,同时也因为海量信息与自媒体的监督,让新闻采编工作遇到一定困难。新媒体更受广大群体的喜欢,伴随性更强,传统电视台新闻传播等需要做好新媒体融合,坚守新闻操守,适宜的学习新媒体传播技法,保证传统新闻采编在新时期有自身的社会价值。
  • 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中“有机的新闻运动”的特征探析 下载:54 浏览:398
  • 党倩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5期
  • 摘要: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的传播渠道更加丰富,传播时效性不断提升,新媒体快速、互动等特征使新闻的运动呈现出更为复杂和多元化的过程,逐渐由"有机的报纸运动"进化为"有机的新闻运动"。本文试图基于马克思"报刊有机运动"理论,以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为切入点,讨论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有机运动"的特征,以期对此类事件引发建设性的思考。
  • 电视摄像技巧中的存在问题和改进策略分析 下载:58 浏览:366
  • 牛犇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5期
  • 摘要:
    如何让电视摄像技巧得到真正的提升,是改进目前电视节目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尝试从电视摄像技巧的重要性分析的角度出发,结合目前电视节目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电视摄像技巧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求进一步提升电视摄像的技巧,完善电视节目的质量。
  • 融媒体视域下微电影《红色气质》叙事与创新初探 下载:42 浏览:339
  • 李昂泽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5期
  • 摘要:
    微电影《红色气质》是新华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期间创作的一部优秀影片。作为一部在融媒体投放的影片,其用9分05秒时长浓缩展现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在电视、互联网等平台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影片架构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文字叙事、音乐叙事的方法,在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和传播形式上进行了创新。通过影像档案馆中的历史图片与现代创新技术结合,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家国情怀,突出表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中心主题。
  • 新闻工作者应咬文嚼字 下载:61 浏览:372
  • 黄玉华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5期
  • 摘要:
    新闻宣传上联党和政府,下联群众,我们新闻工作者穿梭其中,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这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但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常说新闻无小事,在新闻宣传上,既要有政治敏感性,又要导向正确,还要发扬不怕吃苦、勤奋学习、咬文嚼字的精神,才能把新闻做好。
  • 借助新媒体移动终端提升线性代数教学效果对策探究 下载:57 浏览:396
  • 郭艳红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4期
  • 摘要: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合理利用好新媒体工具是提升线性代数教学效果实效性与时效性的重要手段与有益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线性代数学科教学效果欠佳是由于内外部原因共同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学科知识连贯性强的特征使得线性代数学习难度相对较高、新媒体时代手机媒介普遍使用使得学生上课浏览手机现象普遍、精简实用的课程教学资源稀缺使得学生课下复习课程比较困难。基于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力量,结合自身教育特征,推出以下教学措施以期提升教学效果:借助移动终端的社交新媒体发布教学信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上传教学视频到新媒体平台解决学生自我学习所遇到的困难、新建线性代数帮扶学习小组引导学生间的学习交流。
  • 后现代主义解构性特点解析——以我国影视作品为例 下载:46 浏览:341
  • 叶萍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4期
  • 摘要: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西方社会,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在建筑、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同时在世界各国得以广泛传播,而受后现代主义影响在当前中国的大众文化、流行艺术都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化、零散化的特点,21世纪的影视作品也表现出更多的后现代的文化特征。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电影电视也越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放松方式,通俗化,娱乐化的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影视作品的叙述方法,题材选择等各个方面也受到后现代主义解构性特点的影响,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影视效果。
  • 新时代背景下影像艺术传播策略的创新 下载:51 浏览:367
  • 梁辰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4期
  • 摘要:
    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各个方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影像艺术行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当前的艺术形式中,影像艺术已逐渐发展为一项重要的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影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在制作和传播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在新时代背景下,论述了影像艺术的概念、类型、特征以及传播策略的创新。
  • 当代新闻传播的价值与方向 下载:43 浏览:348
  • 马利娜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4期
  • 摘要: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使广大受众更加了解世界。同时随着新闻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发展,新闻传播方式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和交流性更强,新闻传播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论文在对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贴近性和互动性等价值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进一步地探究和思考,例如新闻传播要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新闻传播要依托信息技术加强与受众的交流、新闻传播要重视营销模式的创新以及新闻传播要注重与时代发展的紧密结合等等。
  • 自媒体时代下公民媒介素养调查 下载:63 浏览:371
  • 贾曜榕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4期
  • 摘要:
    随着自媒体网络平台的兴起,自媒体慢慢变成人们可以自己讨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参加社会事务的一个共同的所在。然而在自媒体时代,公民媒介素养存在一些问题,提醒我们必须重视自媒体时代每个人的素养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公民媒体在社会上全面出现自媒体会遇到怎样的素质考验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对自媒体时代公民媒介素养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结合相关案例探讨自媒体时代公民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升自媒体时代公民媒介素养的必要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提升自媒体时代公民媒介素养的策略。
  • 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策略探究 下载:43 浏览:402
  • 岳青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3期
  •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下,当前的信息传递技术飞速发展,在新媒体的不断产生与进步之下,各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在新时期下有了不同的要求。在这一创新改革的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台应根据实际状况对自身进行完善,努力提升自身内容的多元化与现代化,切实增强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水平,把握新时代新闻工作的关键所在,从而实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提升。本文对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进行了分析,对当前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对今后的新闻质量做出有效的提高。
  • 电视台记者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电视采访工作 下载:57 浏览:353
  • 刘冬颖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3期
  • 摘要:
    无论是传统媒体行业还是新兴媒体行业,都需要通过平台传播新闻事件。今天的电视行业虽然不属于新媒体范畴,但是依旧是非常重要的传播媒介。很多新闻事件都需要通过电视传播给观众,也是观众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在电视记者采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整个采访效果。电视台记者应当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冷静睿智对待,与其他工作人员完美配合完成采访任务。本文对目前电视台记者做好突发事件采访工作的具体做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 智能化写作对于新闻创作的影响分析 下载:56 浏览:385
  • 胡丽娟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3期
  • 摘要:
    智能化带给新闻创作的不仅是技术变革,还体现了人们对智能化观念与认识的变化。在大数据支撑下,新闻创作仍旧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利用智能化来提高新闻创作效率,从而超越了传统新闻创作。本文以新闻创作为探讨主体,着重针对智能化写作对于新闻创作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新闻传播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3
访问量 160252
下载量 57812
总被引次数 481
影响因子 1.09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