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
中国新闻传播
《中国新闻传播》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内容包含剖析实例、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588

《中国新闻传播》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能力 下载:21 浏览:1254
  • 范震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10期
  • 摘要: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体行业正在积极推动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媒体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为传媒工作带来更多的新鲜血液。融媒体作为时代发展下的产物,同样也为新闻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作为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记者,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不断开发自己的新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融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创作需求。本文立足于融媒体时代背景,对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展开了讨论,并提出提升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新闻记者的成长提供更多参考。
  • 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管理创新思路 下载:12 浏览:1045
  • 邵文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10期
  • 摘要: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媒体出现在互联网之中,促进了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推动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融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传统的新闻采编管理模式产生了冲击。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把握融媒体的特征,结合新闻传播规律,不断推动新闻采编管理的创新,促进新闻质量的有效提升。本文立足于融媒体时代,分析新闻采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思路,以期为新闻采编管理工作提供更多参考。
  • 融媒体作品对高校新闻宣传赋能探究 下载:20 浏览:1251
  • 谢炯明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10期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融媒体以其跨平台、多终端、强互动的特点,为高校新闻宣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使得新闻信息能够更快速、更广泛地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传统的单一渠道传播向多元化、即时化、互动化方向发展。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现状,分析融媒体作品在高校新闻宣传中面临的挑战,并着重探究融媒体作品如何赋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通过本研究,希望能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访技巧的思考与探究 下载:36 浏览:1053
  • 田原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10期
  • 摘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今,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不断创新与发展,使得人们只要有一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便可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新闻采访工作者必须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树立公众的威信,赢得民众的信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为新媒体时代新闻采访技巧的提升建言献策。
  •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采访创新策略 下载:29 浏览:1258
  • 田原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10期
  • 摘要:
    融媒体时代的飞速发展,给传统新闻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数字化与网络化的时代,记者的采访方式必须进行创新与更新,才能满足信息爆炸与用户多元化的需求。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在融媒体环境下,如何进行新闻采访方式的创新,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效率和互动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新闻记者和新闻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
  •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新闻真实性传播研究 下载:12 浏览:1039
  • 王颖卿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10期
  • 摘要:
    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传播的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用户依赖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然而,社交媒体上新闻的真实性问题愈加突出,虚假新闻的快速传播对社会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社交媒体平台上新闻真实性的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了算法机制、用户行为以及信息发布者的动机等因素在新闻真实性传播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应对虚假新闻传播的若干建议。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新闻传播具有高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容易成为虚假信息的温床。加强对新闻真实性的监督与治理,以及提高用户的媒体素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 全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及转型路径 下载:10 浏览:1336
  • 何金荣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10期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新媒体层出不穷,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和新闻编辑工作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媒体中心的出现,则对新闻编辑工作形式和内容均产生了较大影响,且在上级部门的推动下,这种影响更加直接、彻底和全面。面对新的传播环境,新闻编辑要加强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增强新闻时效性、关注受众需求实现个性化服务、加强新闻编辑队伍建设,有效提高新闻质量,进而让新闻编辑工作能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需求,推动新闻编辑工作实现转型发展。
  • 浅谈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实践路径 下载:23 浏览:1250
  • 王宝平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9期
  • 摘要: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强化新闻宣传的实效性,企业应当重视新媒体的引进,通过创新新闻宣传形式及内容,为职工营造良好的新闻宣传氛围,使职工能够对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经营理念有一个深刻认知,从而在工作中能够不断践行企业理念,推动企业健康长远发展。基于此,文章重点探究新媒体的重要价值及其在国企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
  • 谈新媒体时代下国企新闻宣传工作方式的转变 下载:21 浏览:1336
  • 张津铖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9期
  • 摘要:
    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新媒体在各行各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当前已逐渐进入新媒体时代。在国企新闻宣传中,传统的报纸、书籍等宣传方式的宣传速度比较缓慢,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新闻宣传向新媒体转变,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形式加速了新闻的传播速度,保证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同时能够实现互动性的特点,为国企新闻宣传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下的国企新闻宣传工作方式展开讨论,以探索转变国企新闻宣传工作方式的路径。
  • 浅谈高职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策略探究 下载:28 浏览:1359
  • 王小俐 刘晶 张慧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9期
  • 摘要: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体制的逐步完善,在目前阶段,高职院校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简述了在高职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开展实践实训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种有效的对策,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 硬笔书法在数字化时代下的传播策略与路径 下载:29 浏览:1024
  • 李新军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9期
  • 摘要: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汹涌澎湃,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硬笔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艺术魅力在数字化时代下亟需新的传播策略与路径,以实现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本文旨在探讨硬笔书法如何在数字化技术的助力下,创新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增强文化影响力,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关于电视新闻同期声的应用探究 下载:22 浏览:1272
  • 范旭辉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9期
  • 摘要:
    在开展电视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当中,合理的运用电视新闻同期声,一方面能够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呈现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强化新闻场景的还原力度。相对于播音员及记者的讲解,电视新闻同期声能够以更加直观真实的方式还原新闻事件的本貌,电视新闻同期声已经成为了提升新闻传播效果和传播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主要针对电视新闻同期声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分析,希望可以为切实强化电视新闻同期声的应用水平,保障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贡献一份力量。
  • 电视新闻直播与手机媒体的融合策略探究 下载:23 浏览:1216
  • 路宏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9期
  • 摘要:
    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与科技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以往电视新闻的基础节目形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成功则前途坦荡,失败则可能被淘汰,可谓机会与危机并存。本文通过对当今电视台新闻栏目的形态模式的解析,指出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必须紧随时代和技术的发展而持续创新。
  • 新闻播音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运用 下载:33 浏览:1016
  • 毛馨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9期
  • 摘要:
    艺术的至高境界,在于打动人心,洗涤心灵,使人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精神之美。它以“气韵生动”的形式、“中和向心”的协调美、“天人合一”的“意境美”为其实践创造的途径和方式,旨在用“仁”的道德认识来传达“义”与“真”的声音,从而创造出“崇高”的“普遍”的境界。可以说,“崇高”的美是它的基本的播音风格,也是它的一种审美境界,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人民追求更好的生活”,这一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华传统审美的契合,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另一个重要证据。
  • 摄像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与发展 下载:36 浏览:1028
  • 张鑫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9期
  • 摘要: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节目来说,新闻报道的画面有着清晰、完整、主题突出等特点,这不仅需要摄影记者有着极高的专业素养,同时也需要其掌握最新的摄影技术,能根据拍摄需要采用不同的摄像工具和技术,如此才能适应新闻行业的发展,为观众提供更加真实、精彩的新闻画面。文章从把握画面核心、注意拍摄过程中的运动、合理排列镜头、注意摄影的声音和实践性四个方面介绍了新闻报道中的摄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融媒体时代国学文化传播的应对策略 下载:21 浏览:1567
  • 李思军 王巧凤 梁冉 周育宁 周敬福 潘梅征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8期
  • 摘要:
    国学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强劲的感染力与号召力,是中华民族和人民万分珍视的文化瑰宝与精神动力。面对智能技术的更新迭代,更应积极识变、主动应变、科学用变,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国学文化现代化发展中,坚持守正创新原则,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我们应从深入推进媒介融合、增强创新力、重视内容导向三个方面提升国学文化的传播效力,以期实现国学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到更好地弘扬和传播。
  • 融媒体时代非遗文化的传播路径 下载:37 浏览:1077
  • 孔旭婷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8期
  • 摘要:
    随着我国融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在非遗文化传播过程中,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对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的影响越来越大。只有加强非遗文化与各大传播平台的衔接,对非遗文化进行重点保护,对非遗文化的传播观念进行创新,对非遗文化传承设施进行完善,才能够提高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质量,提高非遗文化适应能力。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新闻传播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3
访问量 160252
下载量 57812
总被引次数 481
影响因子 1.09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