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论坛
国际教育论坛
《国际教育论坛》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教育学领域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08-0142

《国际教育论坛》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建设 下载:25 浏览:255
  • 胥敏雪1 刘海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1期
  • 摘要: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事业要想获得健康和长效发展,必须聚焦幼儿教师专业伦理建设。这不仅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应对当下伦理失范问题的现实需要。幼儿教师专业伦理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幼儿教师应明确自己的价值定位以及价值追求,超越现存的工具化价值取向,突出其本体价值。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应凸显对核心主体的发展价值,而涵盖师幼德性共同发展的立德树人可作为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价值追求。幼儿教师专业伦理应由内到外进行建设,需首要关注幼儿教师主体的自我现实状况,从主体出发,进而向外延伸。彰显幼儿教师个性,立足幼儿教师专业实践生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伦理信念是从主体出发进行建设的重要路径。
  • 农村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制度偏失与修复 下载:53 浏览:346
  • 殷世东1,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1期
  • 摘要:
    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的差异以及相关制度赋权不公导致农村教师生存境遇和生活状态等方面不理想,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不高,职业的吸引力不强,职业身份认同度低。其中制度偏失是导致农村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度低的原因之一。从制度层面进行修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村教师社会地位,制度修复体现着国家与社会对农村教师的认同,能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职业身份的认同度。
  • 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策略述评 下载:73 浏览:391
  • 刘慕霞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1期
  • 摘要:
    乡村中小学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主体,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适用于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的普遍策略主要有:提升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改变认知和归因方式,提高心理资本水平和应对压力的能力,营造自主发展的心理环境,学会放松和调整情绪的技巧。当前,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研究存在不足,有必要加强预防性手段研究,建立有统计学意义的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干预模型,使研究更具针对性;有必要重视个案研究和追踪研究,点面结合,从多个维度探讨,寻找适合干预乡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有效方法。
  • 我国幼儿园教师流动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 下载:64 浏览:230
  • 李贞义1 龚欣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 摘要:
    一支高质量和稳定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幼儿园教师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方面。研究者普遍认为,我国幼儿园教师流动及流失率偏高,且农村高于城镇。引发幼儿园教师不合理流动的因素多样,农村与城镇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政府提供更为切实可行的政策性支持。鉴于当前研究中的不足,未来的研究应当规范研究方法,扩展实证研究的样本范围,区分流动方向,细化幼儿园类型,融合多学科视角。
  • 现实数学教育理念在中国课堂教学中的本土化 下载:26 浏览:400
  • 吴加奇1 张春莉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 摘要:
    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数学教育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理念为数学教育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但是教师对如何在课堂上运用这些理念真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连接,建构自己的数学系统,还存在疑惑。借鉴荷兰数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现实数学教育的内涵与策略,中国数学课堂应关注学生作品、利用学生经验、借助具体模型来落实现实数学教育理念,帮助学生迎接未来的挑战。
  • 我国深度学习研究热点及其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下载:82 浏览:414
  • 胡怡涵1 孙畅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 摘要:
    为了探究我国深度学习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者在CNKI数据库中选取了以深度学习为主题的219篇CSSCI来源期刊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其关键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发现,现有的深度学习研究的热点主题有:学习科学视阈下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深度学习过程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研究、深度学习技术应用领域及教育影响研究。今后的深度学习研究应该注意拓宽和整合研究视角,拓展与凝练研究主题,创新和转变研究方法,加强和深化实践探索。
  • 中小学青年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认同的路径探索 下载:35 浏览:184
  • 刘菲菲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 摘要:
    中小学青年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主要在于教师身份的边缘化和心理健康尴尬的学科地位,这使心理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内在价值产生怀疑,出现放弃学科发展或转学科的意愿及行为。为此,相关部门要构建学习共同体,实践O2O教研活动,探索基于项目的学习及撰写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以突破心理教师发展困境。
  • 浅析体育游戏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以幼儿园小班“赶小猪”游戏为例 下载:55 浏览:454
  • 陈蕾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9期
  • 摘要:
    体育游戏是幼儿锻炼身体,发展运动能力和智力,习得一些简单的运动技能,掌握一些运动经验而进行的游戏活动。在体育游戏中,幼儿专注于运动技能的掌握、游戏玩法的了解、游戏规则的遵守,沉浸于通过游戏和挑战获得成功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中。教师应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幼儿对游戏进行创新,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可知,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有四个策略,即适时介入、有效融合、创设情境、移植兴趣。
  • 台前到幕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班主任角色转换 下载:50 浏览:308
  • 张红丽1 王一舟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9期
  • 摘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下我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中,作为陪伴学生日常最多时间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角色从台前到幕后的转变,不仅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选择,而且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必然要求和营造良好班风的必然前提。基于对班主任的班级教学的管理过程进行分析,班主任应更新教育观念以转变角色认知,建立班委会队伍并制定班级自主管理规范,寻求多方援助以形成教育合力。
  • 哈贝马斯哲学思想对家校沟通行为的启示 下载:69 浏览:448
  • 王春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9期
  • 摘要: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的现代性哲学理论,包括厘清歪曲的理性型态、明确"理解"的重要作用、探讨什么是沟通能力等。这对于当前的家校沟通,尤其是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发:使用适切的措辞表达、营造和谐的交往关系、采取恰当的沟通策略、实施合宜的"差异"活动,以力促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 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办学校课程建设探究 下载:92 浏览:285
  • 代薇1 涂丹霞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9期
  • 摘要:
    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是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师范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加强课程建设及管理是合办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也是合办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办学校课程建设应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教育环境现代化。在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提下,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办学校课程建设应坚持几项基本原则:核心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特色化原则、校本化原则。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办学校课程建设应包含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发展性课程三大领域课程。
  • 论教师教育虚拟体系的理论模型建构 下载:31 浏览:326
  • 王雪薇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8期
  • 摘要:
    本文立足于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基于学习共同体、群聚效应以及SECI知识转换模型等理论,分别从"本体论(教师教育虚拟体系是什么)"、"价值论(为什么构建教师教育虚拟体系)"和"方法论(怎么样构建教师教育虚拟体系)"三个层面。探讨教师教育虚拟体系的理论内涵、价值意蕴与构建机制,以期搭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架构合理的理论模型,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 面向师范专业认证的认证标准解析 下载:37 浏览:385
  • 胡典顺1 于文字1,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8期
  • 摘要:
    师范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过程.认证标准是专业认证的唯一依据,也是认证评估指示性和权威性的保证.师范专业理解并践行认证标准需要做好:明晰"一个标准",协调"两对关系",把握"三个要点".具体表现为:充分理解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处理好当下和未来的关系,做好内部和外部的协调工作;以"说、做、证"一致为原则指导自评报告撰写。
  •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叙文写作干预的实验研究 下载:31 浏览:326
  • 汪细强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8期
  • 摘要:
    思维导图运用于作文教学有着较好的效果。本研究运用思维导图对随机抽选的18名4~9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记叙文习作干预研究,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写作选材、构建文章结构以及段落语言训练,让学生在写作中借助思维导图将隐性思维呈现出来,用思维导图搭建思维与语言的桥梁,让思维导图成为提高学生写作的工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 教育发展视野中的高校教师与管理部门心理契约的和谐建构 下载:37 浏览:398
  • 张娜1 李志强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 摘要:
    心理契约是教育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是改善高校教师和高校之间关系的重要切入点。在当前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市场化、社会化和行政化叠加的多重逻辑中,如何重塑高校与教师的心理契约,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于高校的发展稳定有着基础性影响。本文以双向建构为立足点,借助心理契约的理论视角,通过探讨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和路径,旨在重塑高校教师与管理部门之间和谐的心理契约关系,实现高校与教师常态化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之目的。
  • 新时期下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思政引领工作探析 下载:18 浏览:180
  • 季燕萍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 摘要:
    随着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步伐加快,留学归国人员人数日益增加,准确把握新时期下留学归国人员思想特点,进一步做好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和对策:做好政治审查,把好政治关口;突出思政教育,加强政治引领;坚持党管人才,强化政治吸纳;完善统战制度,推行文化宽容;创新交流平台,提高引领实效。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国际教育论坛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4
发文量 1260
访问量 80845
下载量 19062
总被引次数 165
影响因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