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论坛
国际教育论坛
《国际教育论坛》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教育学领域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08-0142

《国际教育论坛》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高校辅导员腐败问题及防治路径 下载:46 浏览:463
  • 陈志峰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 摘要:
    高校辅导员身份特殊、责任重大,其腐败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侵吞班费,对学生借机敛财,向家长收受贿赂,偏离职责或滥用职权,不正当的利用家长资源,猥亵侵犯学生,学术腐败等。辅导员腐败有思想、社会、管理、职业等方面的原因,可以从加强师德建设、制度建设、监督制约、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提高辅导员待遇水平等方面协同努力,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不愿腐、不会腐的有效机制,积极防治,加以解决。
  • 国际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下载:73 浏览:415
  • 陈雪儿1 刘义兵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 摘要:
    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一体化是本世纪以来国内外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国际教师教育一体化经验为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未来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应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完善多元合作、相互制衡的教师教育治理主体;加强发展教师职后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深入研究以为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提供支持。
  • 教师发展学校的角色定位与改进建议——以浙江省8所教师发展学校为例 下载:62 浏览:411
  • 舒志定1,2 侯超杰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 摘要:
    新时期实现优秀教师培养目标,要构建政府、高等学校和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浙江省以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为抓手,明确教师发展学校角色定位,制定教师发展学校评价标准,规范建设行为,积极探索"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建构的思路与路径,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上仍存在着角色定位不清、管理机制不畅、建设经费缺少保障、建设主体职责缺位等问题。文章建议全面系统把握教师发展学校建设角色定位、重视管理机制的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建议高校承担建设的主体职责、把中小学教育教学优势转化成建设资源、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协作联盟等。
  • 内地西藏幼师生数学PCK培养的“DICT”模式构建 下载:38 浏览:410
  • 周端云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 摘要:
    "DICT"模式是基于民族文化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它由四要素、四阶段、两平台构成。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民族传统文化构成此模式的四要素。"分析、设计、实践、反思"四个动态循环的环节构成此模式的四阶段。三维立体实践平台、民族文化数学课程资源平台构成此模式实施的两平台。三维立体实践平台集网络、虚拟仿真、实体空间于一体;民族文化数学课程资源平台集技术与人文于一体。研究表明,这种四要素、四阶段、两平台模式更有利于内地西藏幼师生的教学技能养成。
  • 学研并举、精技优教:数字化卓越中学历史师资培养模式探析 下载:41 浏览:439
  • 杜芳1 张雪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 摘要:
    因应数字化时代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的需求,我院在现有历史学科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厚基础、强技术、优技能"的师资培养理念,将历史专业学习与信息技术应用深度融合,形成专业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全面系统提升师范生的数字化历史专业教学能力,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解与应用,试图创建具有创新性的"学研并举、精技优教"的数字化优质中学历史师资培养模式。
  • 英国师范生资助政策对我国公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下载:33 浏览:361
  • 高爱平1 李先军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 摘要:
    19世纪以来,随着英国师范教育的不断改革,英国师范生的资助体系也随之发展完善。从最初的师范生免费制到现行的贷款、助学金和奖学金相结合的资助政策,英国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灵活机动的师范生资助体系。英国师范生定向培养的资助模式、灵活多样的资助措施以及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对我国当前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公费师范生就业城乡分布不均,学习积极性不强以及教育硕士阶段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的优秀特征与制度反思 下载:48 浏览:406
  • 董洁1 谢超香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 摘要:
    美国"国家年度教师"评选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最负盛名和最有影响力的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了解美国年度教师的选拔过程,深入了解美国"国家年度教师"奖项,并通过对2009—2018年度十位国家年度教师的研究发现,这些教师的共同特点是:热爱教育、尊重学生、反思教学等。他们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强烈的职业仁爱心以及丰富的职业创造力是令人钦佩的关键特质。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的荣誉制度,完善自身教师荣誉机制,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稳定教师坚守一线岗位,激励中国教师群体获得更好的发展。
  • 浙江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 下载:66 浏览:496
  • 王小平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 摘要:
    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是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以选择性为核心特征的高考考试招生改革的必然诉求。以浙江省224所高中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基于新高考后浙江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加强政策配套、注重学业规划、探索全学段的生涯规划体系、丰富生涯规划的社会资源四条改进措施被提出来。
  •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与创新(上) 下载:39 浏览:290
  • 吴晓英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 摘要:
    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新高考不断推进的时代境域中,高中学生将比以往迎来更多元的机会,也将在学业、专业、就业和职业等方面面临更大的抉择压力。拓展学生生涯知识和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被摆上高中教育的重要日程,高中生涯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创新自然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核心议题。从生涯教育的意蕴与实施现状、生涯教育对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生成与发展的价值、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实践创新四层面来研究高中生涯课程体系的具体运作和创新设计,可以为高中生涯课程标准的制定和高质量实施提供参考,也可以为生涯教育课程的价值实现提供可行路径。
  • 基于大学生学业与发展视角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省思 下载:46 浏览:490
  • 李雄鹰1 张瑞宁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 摘要:
    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构成内容,也是我国高中教育中的新生事物。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学习与发展规划、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能力的发展,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学生学业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既凸显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也反映出目前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对个体后续成长的不利影响。
  • 十余年来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述评 下载:26 浏览:198
  • 王等等1 徐瑛瑛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 摘要: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高中生生涯意识,提高高中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有效途径。十余年来,我国关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目标与任务、实施路径、实践探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及国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经验与启示等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呈现出核心概念的内涵不够清晰、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具体、研究主体结构不够均衡、研究缺乏理论支撑等问题。今后对该领域的研究应更加注重核心概念内涵的厘清、研究内容全面化、研究主体均衡化、加强理论研究。
  • 高校人才培养与《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探析 下载:61 浏览:283
  • 刘玉高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课程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机遇期,思政课程建设更是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为思政课的核心课程,从教学的价值目标出发,探析其改革的理念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 “学以为己”: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践行方法 下载:52 浏览:394
  • 余孟孟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真正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实并发挥作用,其目的、内容、方法等的确定就应该遵循中国哲学传统的精神。"学以为己"内涵丰富,可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目标定位和精神实质。"学以为己"内含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三种,即"为己"而非"为人",力行重于记问,成人先于成才。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基本可以分为事实性课程、价值性课程和操作性课程三大类。以"学以为己"为旨归的践行修习方法有三种:一是"推己及人"的思考方法,二是"反求诸己"的自修方法,三是"克己复礼"的行为养成方法。
  • 乡村教育生态回归平衡与重振:乡村教师留得住和本土化 下载:53 浏览:262
  • 龚宝成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 摘要:
    办好人民满意的美好乡村学校,推进均衡有质量的乡村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呼声。当下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乡村教育的需求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乡村教师面临着放弃与坚守之间的矛盾。面对乡村教育的上述困境,探讨和解决乡村教师如何留得住和实现本土化培养等问题日益迫切,这样才能有助于回归乡村教育生态平衡与重振乡村教育生态,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均衡与公平愿景。
  • 个性化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下载:36 浏览:385
  • 赵燕良1 薛正斌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 摘要:
    个性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符合新课程改革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促进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在个性化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中小学教师面临很大挑战,诸如强调教育统一性的观念严重、大班额问题严重、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等。基于此,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对个性化教育理念的认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关注中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升中小学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能力。
  • 教育扶贫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路径 下载:20 浏览:256
  • 李帆1 晋妍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 摘要:
    在国家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扶贫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扶贫是消除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教育扶贫的时代使命不容忽视。贫困多发于乡村地区,扎根乡村环境的乡村教师在教育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为此需要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合理提高教师待遇和提升乡村教师文化认同感等措施来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 幼儿园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策略——基于关键事件的视角 下载:43 浏览:304
  • 秦晴1 吴海龙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 摘要:
    关键事件是指专业生活中能够促使教师产生认知冲突并对自己原有专业知识结构进行思考,从而做出某种关键性决策的重要事件。解读和反思关键事件对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新手幼儿教师的自我角色认知、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等产生的作用意义深远。基于此,幼儿园新手教师要正确评价和记录关键事件,幼儿园要重视关键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对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作用,把关键事件作为助推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切入点,全方位、多途径地促进幼儿园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
  • 积极德育视野下高中生精神成长实践研究 下载:47 浏览:493
  • 刘海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3期
  • 摘要:
    在积极德育视野下,高中生的发展就是精神世界的发展,高中生成熟的标志就是精神世界的成熟,这种精神成长蕴含在班级的精神发展和学生的精神追求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通过榜样示范营造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通过主题周记实施自我引导的德育,通过特色班规激发学生积极的德育情感体验,通过家校协同共筑德育合力,积极顺应班级管理在价值取向、管理理念和行动策略等方面的时代特征和变革走向。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国际教育论坛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4
发文量 1260
访问量 80845
下载量 19062
总被引次数 165
影响因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