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音乐研究
当代音乐研究
《当代音乐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音乐学领域内最新研究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音乐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80-146X

《当代音乐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论钢琴基本功的训练 下载:58 浏览:417
  • 隆翔1 李慧2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5期
  • 摘要:
    钢琴基本功的训练是平时的必修课,只有养成好的素养、习惯,才能更有效的学习钢琴。练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弹琴的方法,正确的手型、均衡的触键、果敢的力量以及手指的灵活性才能达到弹琴收放自如、音色颗粒饱满的音响效果。
  •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融合路径 下载:82 浏览:394
  • 于婷婷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5期
  • 摘要:
    由于音乐风格、区域、民族特色、审美习惯、语言文化等因素,造成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间的种种差异化,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声乐学派。美声唱法源于西方,是西方人极为推崇的歌唱方式,目前美声唱法以意大利为代表,具有西方特色和魅力;民族唱法具有独特的风格韵味,能体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和艺术的魅力。本文从歌唱艺术中的呼吸运用、嗓音运用、吐字、咬字运用三方面,探讨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间的相同之处和差异化,并分析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呼吸、发声、吐字咬字三种技巧上的融合。
  • 《一把酸枣》饥童舞段编舞手法及动作分析 下载:67 浏览:313
  • 王涤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4期
  • 摘要:
    本论文从舞剧《一把酸枣》的文化背景和创作手段出发,将其中饥童舞段的编创手法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叙事性舞剧以及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和理解,将饥童舞段中对于编舞手法的运用、队形及动作的编排和舞段中运用的相关道具等进行探索。饥童舞段中孩子们在封建制度的社会背景下依然保持着纯真的笑脸,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通过研究发现编导的编舞手法与编创特点,并在舞剧中去完善作品所需的情节。
  •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踏板使用 下载:68 浏览:375
  • 周芳竹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4期
  • 摘要:
    在钢琴教学中,尤其是在基础教学中,老师们很少给学生传授关于钢琴踏板的使用技巧,只有在学生迫不得已需要使用到踏板时,才模糊地而且不系统进行指导。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们不会正确踩踏板。例如:有些学生为了让所弹的曲目感觉内容丰富,不管什么风格的乐曲前前后后都踩着踏板不松,更有甚者,个别学生还随便应用踏板来掩盖弹琴水平上的缺陷等,这些都是应该需要及时纠正的问题。
  • 舞蹈编创中主题动作的形成及运用研究 下载:82 浏览:464
  • 杨美丽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4期
  • 摘要:
    舞蹈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主题动作是根据音乐主题衍生而来的,是指一个舞蹈的核心动作,通过不断的重复动作来加深观众的印象从而表达舞者的思想。舞蹈编导是对舞蹈进行编制创作的艺术家,是一个舞蹈形成的关键人物。舞编、主题动作以及优秀舞者的结合,才能最好地诠释舞蹈的内涵,本文主要讲述舞蹈编创中主题动作的形成以及运用。
  • 方锦龙恢复五弦琵琶的意义 下载:72 浏览:383
  • 王雪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3期
  • 摘要:
    现在被收藏在日本奈良的正仓院中的琵琶,是现在世界上唯一的一把唐代流传下来的五弦琵琶。五弦琵琶在中国的历史已经传习很久了,特别在唐朝时期,更是盛极一时,但已经失传很久。现在方锦龙先生在仿古的基础上,创新改造制作出来了新型的五弦琵琶。因此,现在提到新型五弦琵琶的挖掘、研究,不得不提到的是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大师方锦龙。方锦龙大师,在中国传统乐器的表演技巧的挖掘、创新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热情。他认为对于中国的民乐,首先是学习过去的艺术,然后在学习、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制作,因此,方锦龙根据史料记载挖掘、制作出来了新型的五弦琵琶。方锦龙更被誉为"当代五弦琵琶的代表人物"。正因方锦龙大师深厚的文化底蕴、非凡的艺术天赋,才使得五弦琵琶能有重新挖掘、发展的机会。
  • 《鸡毛信》的舞台调度研究 下载:80 浏览:319
  • 魏薇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3期
  • 摘要:
    本文从舞蹈调度的角度切入,利用文本细读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鸡毛信》的舞台调度进行研究。首先,笔者通过反复观摩视频,对作品的13个队形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其次,将《鸡毛信》调度按照构图要素划分进行具体数据分析。经研究笔者发现作品《鸡毛信》共运用4次线性调度,10次面状调度,18次点面结合调度。最后,通过《鸡毛信》的文本细读表格及数据分析成果,发现《鸡毛信》的舞台调度具有以下特点:舞台调度"凌乱"美;擅用空间层次突出表达人物情感;较多运用点面结合调度;舞台调度形状新颖等。
  • 1950s先锋派的“声音”是完全脱离过去吗 下载:77 浏览:437
  • 朱浣青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3期
  • 摘要:
    1950s的先锋派作曲家认为只要是过去的就是"落后",每当一个音乐类型成为时尚受到很多人习惯的时候也是它该淘汰的时候。音乐历史一直都是接连发展的,即使作曲家想要摈弃过去他们真的完全可以脱离原有的音乐基础要素,创作全新形式的音乐吗?笔者将选取三位先锋派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埃德加·瓦雷兹Edgard Varese和皮尔·舍费尔Pierre Schaeffer的音乐创作想法为例去探究这一问题的答案。
  • 小学舞蹈课堂中情境舞蹈教学的运用研究 下载:68 浏览:339
  • 詹惠玲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3期
  • 摘要:
    在开展小学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通过有效的课堂内容设置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之中,并且通过多元的教学形式,促成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双向发展,本文将主要以情境教学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小学舞蹈课堂中运用情景教学法。
  • 论歌剧《苍原》中《情歌》的演唱特点及情感表现 下载:83 浏览:416
  • 祖雪莲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2期
  • 摘要:
    在我国的格局文化中,《苍原》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泛黄的历史感而成为经典,该格局主要阐述的是土尔扈特族回归祖国的那段历史,整部歌剧一改传统的蒙古族民间音乐高亢、嘹亮的风格,在岁月的清洗下扎根到草原文化之中,在华夏文明中蔓延开来。在另一方面,蒙古族的音乐向来以赞美草原、状物抒情为主,且节拍往往十分自由,编曲风格庞大而不失精致,并且有较大的可发挥性,其声调往往较高,声响嘹亮、声意悠远。但《苍原》这部歌剧,在蒙古族歌剧中一改传统风格,大有别树一帜的意思。该歌剧戏剧性的构思为框架进行布局,采取不同的方式对音调、和声乃至编曲进行创新,让格局能够因为戏剧性的建立而更加饱满。《情歌》的产生就是作曲家民族风格高度提炼下的一个产物,《情歌》作为民作曲家民族风格高度提炼的一个结晶,整部乐曲由舒缓悠长的慢拍、轻盈跳跃的三拍子快板和一个短小尾声组成,整部乐曲饱含抒情的气氛,并且具有充分的主题性质的歌曲,因此听起来浑然一体,贯穿全剧,可以说是一部声乐化和戏剧化并存的歌剧。
  • 认同理论视角下东北二人转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下载:76 浏览:427
  • 曹瑾仪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2期
  • 摘要:
    认同是文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理论视角,而音乐与文化主体间的认同关系也是音乐人类学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二人转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承载了东北人民的文化记忆,反映了东北人的审美趣味,是东北人文化认同建构的重要元素。文章简要梳理了认同体系的发展脉络与其在音乐人类学中的研究范式,提出了将认同理论用来研究东北二人转的新视角,并说明了该研究视角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审美教育视野下美声歌曲的大众化 下载:74 浏览:456
  • 张贤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2期
  • 摘要:
    美声是西方声乐艺术的主流唱法,于20世纪初引入我国,一百多年来,在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传承努力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然而,受到各种各样原因的限制,尽管美声歌曲有着十分优美的旋律,却并不被当今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仍然属于小众化作品。这种情况与美声歌曲在艺术界的崇高地位是不相匹配的。本文从美声歌曲的发展及特点入手,深入分析了美声歌曲大众化的现状及矛盾,围绕如何发挥美声歌曲优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美声歌曲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希望能够为改变美声目前的窘迫状况提供一些借鉴。
  • 当代合唱作品创作研究 下载:68 浏览:438
  • 夏郡薇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音乐作为当今世界上通用的语言,可以最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创作人的情绪感受,使听众同创作人一起进入作品所表现的故事中,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而合唱作为音乐的重要类别,作用向来不可忽视。合唱可以展现出独唱不能拥有的磅礴气势,并且能够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着力表现时代精神,突出人文主题,在群众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融合中彰显审美品格。[1]当代合唱作品发展至今,已经拥有较为完备的创作表演体系,同时合唱作品的创作也开始寻求新的突破。本文将对当代合唱作品创作研究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可以促进合唱作品创作提升的有效措施。
  • 从对立到融入——试评数字化音乐技术下的沉浸式音乐效果 下载:76 浏览:397
  • 郭小瑞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当今时代的人们在审美时渴望满足体验经济对于感官、互动、参与、个性化等的需求。在多元文化交汇的大环境下,"沉浸式音乐"成为前沿与主流,部分音乐逐渐改变了最初以"纯听觉艺术"为主旨的艺术形态,一方面更强调现场实时的表演行为对于内容及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逐渐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强调视听一体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样式与体裁。本文分析了沉浸式音乐效果其众望所归的原因,探讨了应用手段,尝试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对作曲家们创作思路采访进行了总结归纳。笔者认为沉浸式音乐效果,或者说沉浸式多媒体产业是大势所向,所以不论这种音乐本身还是沉浸式多媒体产业中的沉浸式音乐效果要素,都是值得我们挖掘、讨论,并且充分学习。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当代音乐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发文量
访问量
下载量
总被引次数
影响因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