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报
中国音乐学报
《中国音乐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音乐学领域内最新研究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音乐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80-1478

《中国音乐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谈雷默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以《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为例 下载:68 浏览:411
  • 赵天夏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2期
  • 摘要:
    贝内特·雷默,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当代审美哲学的代表人物。著有《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该书将形式主义与思辨主义之争引入音乐教育的层面进行解决,分别论述了不同的理论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诸多差异性。并对形式主义、思辨主义和实践主义的优点与弊端进行了详细整合,仔细地分析了不同理论的立论依据,将其中的观点作为构成音乐的基本尺度进行吸纳,进而申明了其绝对表现主义的立场,提出了一种"融合的"理论方法和"体验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 音中传情 音中有画——从音乐与绘画的关系角度诠释王笑寒钢琴作品《恽寿平画意》的演奏 下载:64 浏览:406
  • 李欣凝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2期
  • 摘要:
    王笑寒,青年钢琴家。是国际乐坛难得的钢琴、作曲、指挥"三栖"艺术家,王笑寒酷爱中国书画,《恽寿平画意》选自《钢琴画意三首》,曲风清新淡雅、浪漫古朴,并巧妙融入了中国古典民歌元素。这首作品用音乐的手法对恽寿平花卉册中《红樱桃图》这幅画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此曲时而轻缓、时而激昂,指尖仿佛有魔力般,用音符描绘出一幅清淡润泽、意境悠远的画作,行云流水般的诗意旋律让无数听众陶醉。本文介绍了《恽寿平画意》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及作者,并对作品的演奏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这幅画与作品的关系,论述二者在这幅作品中的对应关系、表现的内容与传达的意境。
  • 20世纪俄罗斯儿童钢琴代表作品及教学原则 下载:61 浏览:403
  • 杨笑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期
  • 摘要:
    20世纪的俄罗斯培养出了许多世界知名的作曲家,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体裁多样,二十世纪的现代和声作曲法加以民族语调的融合是整个俄罗斯作曲家创作的整体风格特征。作曲家们所创作出的钢琴音乐作品的数量惊人,在众多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儿童钢琴音乐作品不凡在其中,但是有些作曲家们对简易的钢琴音乐作品并未标注题目是为儿童创作,只有部分作曲家为钢琴曲集命名为儿童钢琴作品,还有些作曲家在创作之初就是有为儿童创作的目的性,或者有些儿童钢琴作品是献给自己的孩子,也有些作品是献给所有的青少年等。
  • 我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播的探讨 下载:62 浏览:402
  • 黎翀豪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期
  • 摘要: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声乐艺术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了世界化的趋势。声乐艺术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国声乐艺术民族性的同时,也是突出世界性传播的重要性。将我国的声乐推向全世界,使全世界都了解与重新认识中国声乐艺术,是促进我国声乐艺术和国家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任务。
  • 音乐作品出版著作权问题的窥察与反思 下载:66 浏览:415
  • 王英杰1 刘宇然2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期
  • 摘要:
    音乐作品或音乐理论文稿以出版物的形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音乐文化之中,对我们的音乐表演、教学、研究、文化遗产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发挥好出版物的这种作用,就必须处理好这其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关于音乐作品出版"著作权"的问题。本文从音乐编辑的角度,对音乐作品的出版,音乐作品出版著作权和著作权人的集体管理等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著作权维护的现状进行反思性的分析。
  • 中国城市文化语境转型过程中的合唱作品 下载:69 浏览:409
  • 叶文辉1 周华生2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期
  • 摘要:
    中国城市文化语境现代性转型进程中,中国合唱是在特定历史、文化和地理场域中,将特定群体(或族群)互相来往的交流信息、情境和感知物化为音响事实。音乐作品摆脱非音乐的社会征用而获得自律性是西方现代性的主要特征。而中国合唱却存两种观念:艺术化作为审美的合唱作品,意识形态化作为工具的合唱作品。两者的"声音行为"和"声音事像"对于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都行之有效。将这一现象置入历史学、文化学、美学、艺术学的场域,探究中国合唱音乐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的交互关系,窥见我们城市文化转型过程中的音乐现代性建构,乃至社会的现代性问题。
  • 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途径探索 下载:90 浏览:498
  • 靳琪慧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2期
  • 摘要: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作用和影响,高校的音乐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受到了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使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更为快速、便捷和高效,是对传统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和创新,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平,要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路径,分析新媒体下的高校音乐教学特征,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
  • 中国音乐剧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下载:93 浏览:499
  • 温雅欣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2期
  • 摘要:
    音乐剧作为综合性比较强的舞台的艺术,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音乐剧对于演员具有更高的要求,使得对培养音乐剧硕士培养更加复杂,对于音乐剧的教学现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音乐剧的高等教育在我国还处在初级的探索时期,各个高校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内容也在逐渐进行完善和调整。高校原有的对于硕士的音乐剧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无法适应音乐剧在发展过程中题目的新的要求,在课程的设置方面没有足够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让教学的内容比较笼统,不够完善。本文主要对中国的音乐剧硕士培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音乐剧硕士培养的策略,仅供参考。
  • 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大陆摇滚乐演唱 下载:97 浏览:497
  • 王韡1,2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2期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崔健创作并演唱的歌曲《一无所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大陆摇滚乐的诞生。大陆摇滚乐的诞生是社会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充分突显出当时社会亚文化的文化表征。歌曲《一无所有》属于中西融合的创作方式,崔健的呼喊式演唱也体现了摇滚乐的表现特点。另外,摇滚乐的出现与广泛传播,引起了社会很大反响。
  • 论改革开放初期大庆社会音乐生活的多样化生成 下载:90 浏览:505
  • 张雪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2期
  • 摘要:
    改革开放初期,全中国的社会音乐生活都经历了从贫瘠到富庶、从单调到多彩的过程,大庆这一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新兴城市也不例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大庆社会音乐生活因石油工人的业余文化生活需要而催生了频繁的演出交流活动,因移民众多而生成了独特的音乐活动与传播,因人口增长、城市化明显而加快了音乐教育的脚步,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了多样化的社会音乐生活形态。
  • 多媒体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91 浏览:503
  • 王小溪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1期
  • 摘要:
    审美教育最好的载体就是音乐教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对美的追求,从而对音乐教育的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歌唱能力与听觉能力是一个人音乐综合素质的表现,因此该以何手段、何形式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是当下研究的一大重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教学改革的深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多媒体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主题,进一步提出使多媒体与视唱练耳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
  • 培养高师应用型人才音乐综合素养的创新策略 下载:92 浏览:498
  • 李飞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1期
  • 摘要:
    高师作为整个教师培训的关键所在,应该拥有不断创新与不断追求的信念。本文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介绍了培养高师音乐综合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对高师音乐综合素养创新性培养的策略。教师应该将教育作为一项责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适应社会的需要,致力于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 音乐活动课中美育的实践研究 下载:95 浏览:497
  • 孙世有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1期
  • 摘要:
    音乐教育活动作为美育实践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教师要正确认识音乐活动中美育实践的重要性,其不仅强调要关注到学生各项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必须不断强化学生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音乐教师要严格遵循美育原则,在音乐活动课中积极开展美育多方面审美教育,创新完善音乐活动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将进一步对音乐活动课中美育的实践展开分析与探讨。
  • 普通高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 下载:92 浏览:496
  • 徐荃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0期
  • 摘要:
    随着近年来高校领域内教育改革活动的兴起,有关于钢琴教学的实践探究活动更是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充分重视。而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作为钢琴教学活动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钢琴教学活动的同时,不仅应当着力于培训学生的独奏技术,更应当逐步提升学生的伴奏能力。但是,就当前现状而言,却普遍存在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的教学活动相互分离的错误趋向,而本文便是主要着力于探究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应当如何实现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的有效结合,以期能在提出具体措施建议的同时,为高校钢琴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添砖加瓦。
  • 论我国钢琴课程教学的历史文化价值 下载:92 浏览:501
  • 徐静竹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0期
  • 摘要:
    钢琴课程的教学依托于历史文化,课程教学在总体策划方面必须要体现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传递历史文化背后的价值,而目前我国钢琴课程的设置多倾向于技能性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与设置,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文化的价值熏陶,本文通过课程教学的文化意义分析,呼吁钢琴课程设置的历史文化价值回归。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音乐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发文量
访问量
下载量
总被引次数
影响因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