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用童心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活起来 下载:57 浏览:503

刘维花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特别强调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体验、感受和探究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认识与理解,从而培养其正确的社会态度。到社会中去学习是本课程的特点。所以,品德课程的教师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兴趣,提升活动的价值。

精准解读教材 整体设计教学—以部编本《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为例 下载:85 浏览:498

骆殿兵1 管爱花2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要用好部编本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就要做到以下三点:熟悉教材安排,读懂编者意图;明确栏目功能,重在方法引领;基于教材体例,整体设计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材激趣、启思、导行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新课标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政史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下载:95 浏览:1032

陈玲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教育领域对于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此,本文针对新课标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政史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政史融合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

让情境贴近生活实际——《道德与法治》教材插图的运用 下载:98 浏览:1036

陈柳熹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插图、知识窗与情境创设等因为其受众面的广泛性而并不一定适合任一地区的学生。为此,我试图通过“删除+替换”插图,“调整+补充”插图,给插图添点现实味儿。通过“渲染+巧化”文字,“增补+转化”文字让知识窗少点严肃范。通过“联结+丰富”情境,“引导+思辨”情境让情境创设多点学生味,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贴近生活。

基于法治意识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下载:153 浏览:1936

崔耸峰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我国是法治社会,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老师的责任与义务。本文通过阐述法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以及《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研究,说明了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下载:148 浏览:1922

康华山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采用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加强《道德与法治》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提高整体学习能力。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内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流于形式、脱离实际等现状问题,提出加强生活联系激发学生兴趣、创建课程生活化情境等策略,具有可借鉴意义。

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变革的思考 下载:148 浏览:1915

陈汉芳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素养学科,对于学生的全方位高素质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培养的启蒙阶段,对于小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要能够掌握当下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特色,开展适应小学课堂的特色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魅力。因此,加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是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的熏陶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必要方式。那么,如何在核心素养下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改革,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关注与探究。

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下载:149 浏览:1914

龙丽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是德育的重要依托。小学德育课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道德修养、精神品质的历练与提升。《道德与法治》课,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及主动学习意识的引导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主题教学的问题情境研究 下载:152 浏览:1926

马莉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法治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具备良好的法治素养。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开展小学法治主题教学有效途径。通过调研发现,基于问题情境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法治主题教学还存在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低效、教学评价不够完善以及学生课堂参与性不高的问题。因此,提出贴进学生生活、完善教学评价以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等优化建议。

教学视频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下载:189 浏览:2520

毛鹏飞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给我国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教学视频依托于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中,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丰富了教学形式。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的重要路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视频的运用原则及运用方法进行论述。

“运用你的经验”栏目分析及教学启示——以《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为例 下载:181 浏览:2500

周佳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小栏目是教学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运用你的经验”小栏目在每框题均有设置,全面分析其设置情况、类型作用,有助于把握小栏目的设置规律和意图,对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给予重要启示。

浅谈思维导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189 浏览:2518

谭颖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思维导图以一种形象化的图像来帮助人们进行理解和记忆,所以又被称之为是“心智图”。思维导图图文并茂,能够将同一主题下的事物关系清晰呈现,并通过此形式来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思维的发展。鉴于此,适应时代发展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老师应当有效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课程讲解。当然,在探索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关注学科的基本特征,并努力关注思维导图和现实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之间的关系,使得课程设置更加完整,课程方法体系建构更具创新性。

表现性评价:赋能法治观念的培养——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为例探述 下载:193 浏览:2517

周小月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构建,要从激发学生内在认知兴趣的角度出发,时刻强调学生在整个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为基础,打造高质量的赋能法治观念体系,并且从表现形式评价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后续成长提供更多可能。下面就从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角度入手,探讨了如何运用表现性评价赋能《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中法治观念,在梳理表现性评价核心目标的同时聚焦教学重点,并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表现性评价情境任务,旨在借助有效的教学评价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养成,为不断提高法治教育实效性贡献一份力量。

培育劳动素养 落实“五育并举”育人价值——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说起 下载:377 浏览:2785

1赵华群 2古文杰 《文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劳动教育直接决定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等劳动素养水平,它具有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思政课作为我国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把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与学生劳动认知、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等劳动素养的培育相结合开展教学,对更好推进“五育并举”劳动育人价值,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探索 下载:131 浏览:1334

陈国良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1期

摘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反思学生这种个体差异,自己组织学生学习的活动是否有利于个体差异的学生,是否有效激发起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兴趣,是否通过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真正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

课程育人: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类作业的育人价值研究 下载:129 浏览:1614

利耀忠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2年9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丰富的立德树人价值,但是要想将此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需要学校和教师都共同作出努力,不断创新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们沉浸式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课堂所传达的教学内容,运用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素材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真正的学习到书本中所传递的道德修养,同时课后为学生布置实践类作业,帮助他们加深对所学价值理念的印象,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类作业的育人价值,以及如何发挥出它的育人价值。

“板块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515 浏览:2575

叶荣 《国际教育论坛》 2021年11期

摘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模式亟需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发展需求。本文旨在探讨“板块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通过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分析,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深入探讨板块式教学的优势及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发现,板块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