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培育研究 下载:188 浏览:1603

彭芳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关键构成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国家总体安全观,强化提升国家安全素养等具有直接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现实依据与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建立健全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工作体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培育的方法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研究 下载:263 浏览:1552

​令慧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推进与落实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性,积极地引入真实的生活化实例,展开生动丰富的情境教学,使学生置身于其中展开有意义的解析与问题感知,体会其中所展现出来的公民意识思想或者是原理等等。经历自主探究和分析的过程后,将公民意识这种意识与思想根植于学生的内心,强化教育的效果;教师也应积极地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真正经历的过程中产生属于自己的判断,意识到自身在社会中应尽到的一些权利与义务,建立相应的公民意识等等。

护理学专业教学中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下载:173 浏览:2507

冉崇琳 《国际护理学》 2021年8期

摘要:
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生涯中最崇高的精神,代表着高尚的职业道德,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业路途中对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道德品质需要始终秉持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则是一个人对待工作尽心尽力态度的体现。对于护理学专业来说,具有救死扶伤的特征,护士又是实现救死扶伤特征的具体实行者,对此,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中更需注重对工匠精神的培育,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本文从工匠精神在护理学专业教学实践环节中的培育运用进行深度探寻,对工匠精神的核心概念、工匠精神培育的教育价值、护理学专业教学中如何培育工匠精神途径的策略进行探讨,为护理学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 下载:325 浏览:3254

周超超 张宝玲 王雅男 《石油科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地提升,而职业素养则是其在实际工作中最需要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问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但是由于缺乏相应有效实践经验以及良好学习氛围等因素影响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于所学课程没有真正理解并掌握应用技能不熟练等状况出现,严重阻碍了高职石油化工技术职业素养提升目标实现进程,本文主要通过对高职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来提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研究 下载:129 浏览:1410

​王仙逢 《历史研究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史料实证素养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对培养实证精神、历史思维有着积极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了解历史、寻找历史依据的同时,能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创设教学情境,以兴趣作为引导,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史料的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史料实证的相关实践。基于此,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展开详细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 下载:123 浏览:1577

黄宗寿 《历史教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且结合教材内容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教学优化。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促使学生自主地完成历史学习和探索,从而帮助学生在良好的体验中培育核心素养。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 下载:210 浏览:2179

杨丽丽 《历史教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文章以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为切入点,针对高中历史教学方式展开论述,分别从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探寻科学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旨在为更多的教师与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教学及学习意见,促进教师与学生进步,实现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赋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下载:69 浏览:1268

康月林 《中国职业教育》 2022年10期

摘要:
高职院校赋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丰厚的人力资本,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战略工程。高职院校应该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围绕提高思想认识、改革培训课程、创新培训方式、优化师资队伍和完善工作机制,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路径,以此促进传统农民完成向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转型,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儒家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下载:79 浏览:1665

刘楠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核心价值观是在总结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发展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体现着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思想结晶。“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大德”“小德”的结合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以从具有时代价值的儒家文化中寻求思想文化资源,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更好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