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电视节目的文化传承与担当——从《家风中华》传播的社会意义说起 下载:52 浏览:362

周威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11期

摘要:
伴随着网络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冲击,为争夺注意力,各类媒体使出浑身解数,大量引进模式下同质化的电视节目被批量生产,看似繁荣的电视市场却没有原创精神的体现,大众审美娱乐化趋势愈加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因较高的媒介整合力和较好的审美定位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安徽卫视推出的《家风中华》,将文化元素的内核延展到家庭文化中,为我们呈现出普通人家质朴却不失精彩的家风故事,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春天已经来临。

知止而后能得——论翁同龢的“齐家” 下载:69 浏览:365

王忠良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翁同龢是儒家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读书人,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践行"齐家",孝为人子,悌为人弟,义为人夫,慈为人父,在"齐家"中体现其修身,这对当今的家风、官风建设颇有启示。

至文不过家书写,言传身教续家风——谈《诫子书》批判性思维与家风传承 下载:87 浏览:511

​邓淑琦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也是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诫子书》是一篇勉学劝善的经典之作,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这篇家书,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治学、做人和修养方面的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

以优良家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下载:174 浏览:2193

杨翔宇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代代不断传承接续下来的体现整个家庭成员审美格调、精神气质、道德风尚等的家族文化,是人们所置身的一个家族的基业,对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的传承接续、兴旺发达、团结和睦,乃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生生不息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良家风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弘扬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设优良家风具有价值引导风向标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一再强调要重视家庭、家风与家教,并要求紧密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层面的具体细化实施可通过优良家风建设这一载体予以直接落实。针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多元文化冲击,功利意识盛行,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滋生蔓延,优良家风建设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和感召力吸引力等诸多社会问题,这些消极因素对优良家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造成了不容小觑的冲击。有鉴于此,依托优良家风建设这一载体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庐陵优良家风融入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下载:183 浏览:2108

刘璐 戴斌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3期

摘要:
庐陵优良家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探索庐陵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同时促进庐陵家风文化在大学生中传承和弘扬。

习近平“好家风”思想推进新疆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探究 下载:76 浏览:985

王丽娅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好家风”是家庭良性运转的精神内核和纽带,与新疆基层社会治理之间存在严密的内在逻辑。实现“好家风”与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要重视家庭教化育人功能、发扬党员干部家风引领功能、发挥政府领导保障作用、加强群团组织协同作用,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家教 家风 家训----对新时代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提升的思考 下载:175 浏览:2442

袁琴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1年6期

摘要:
学生的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因为家庭教育贯穿于学生的一生,所以学校必须重视对家庭教育的培养,党的十八大已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立德树人这四个字是学校的基础,立德树人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家庭教育中实施立德树人,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培养了中国未来的优秀接班人。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