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元好问借碑存史的书写策略 下载:78 浏览:397

李贵银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元好问有意借碑志文以存金代的史实,他巧妙地借助碑志文的既有体例叙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并抒发史家之议论;他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外貌、言语和动作,使碑志文中的人物更加鲜明生动;他采用互文手法在碑志文中囊括重要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元好问在借碑存史的同时,并未模糊碑志文与史传的文体界限。

“郁达夫传”的历史与现实——兼及现代作家传记的形态演变 下载:56 浏览:357

张立群 《中国文学》 2019年5期

摘要:
郁达夫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自传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早被他者"立传"的作家之一。"郁达夫传"出版跨度大、数量多,形态多样,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个案加以研讨,又可以以此探究现代作家传记的形态演变。通过对"郁达夫传"历史与现实的梳理,不仅可以看到"郁达夫传"取得的成绩,而且也能看到其不足。在此前提下,总结"郁达夫传"的写作实践,可以促进郁达夫和现代作家传记的研究。

冯雪峰文论中的俄苏话语资源 下载:48 浏览:342

侯敏 《文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冯雪峰的文论与俄苏话语资源紧密关联。俄苏托洛茨基等为代表的"同路人"理论、"拉普"的文学阶级论和工具论,以及列宁的党性论等不同文学理论话语的交织影响,在拓展冯雪峰理论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其阐释的困境。这主要体现在其"革命文学"论争、"第三种人"论争中的矛盾与悖论,评论鲁迅的两副笔墨,两种现实主义之间的游移等几个方面。探究冯雪峰文论的俄苏话语资源影响,不仅可以透视其理论的驳杂性、话语间的矛盾与张力,内心的隐忧与焦虑,而且可以管窥中国现代学界接受俄苏话语资源的某些侧面与基本样态。

“自由人”论争中的普列汉诺夫 下载:85 浏览:488

侯敏 《文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在"自由人"论争中,普列汉诺夫成为论争的焦点人物。胡秋原以普列汉诺夫的文艺理论为依托,强调文艺是绝对自由的,而左翼理论家则主张批判普列汉诺夫的文艺自由论倾向,保留其文艺的阶级与党派性理论。这样,普列汉诺夫在"自由人"论争中实际上是处于被"割裂"的状态。如果对照普列汉诺夫原典不难发现,无论是倡导文艺自由论的胡秋原,还是主张文艺阶级论的左翼理论家,其言论都对普列汉诺夫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误读"。这样的"误读"实则是中国现代文学界汲取域外资源的通常范式与普遍生态。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