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专利分析的人脸识别技术发展与对策研究 下载:12 浏览:193

何培育 马雅鑫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人脸识别技术依托海量的生物数据信息,在智慧交通、互联网金融、公共安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人脸识别技术领域的专利分析,能够为我国相关行业的技术研发提供重要指引。运用技术生命周期理论与Logistic模型预测人脸识别技术发展阶段,显示当前人脸识别技术正处于技术发展的成长期;利用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从地域分布、参与主体、技术领域等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全球人脸识别专利目前处于持续增长阶段、中美韩是目前全球人脸识别领域专利数量较多的国家、人脸数据表示是当前的研发热点。未来我国应以战略性人脸识别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导,着力推进人脸识别关键技术领域研发,继续完善人脸识别产业创新研发主体体系,不断创新人脸识别关键技术的应用场景。

融合社交网络用户自身属性的信息传播数学建模与舆情演化分析 下载:80 浏览:55

刘小洋 唐婷 何道兵 《中文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针对传统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极少将用户属性和信息特征这两个因素纳入到信息传播模型研究中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自身属性的信息传播模型。首先该文抽取用户影响力、用户态度、用户年龄、信息能量、信息价值等特征并构建交互规则;其次,根据这些特征建立信息传播的数学模型,模拟社交网络舆情演化过程;最后,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开展了与真实事件的实证分析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构与真实数据的相似度大于0.97,因而该模型符合社交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特性,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传播过程。

不同材料对磷和铁的吸附性能研究 下载:53 浏览:479

李晨1 徐云兰1 钟登杰1 廖新荣1 苏定江2 吕波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6期

摘要:
文章以P、Fe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活性炭、沸石、陶粒和石英砂4种材料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当pH为7.0时,P的饱和吸附量依次为活性炭(0.14 mg/g)>沸石(0.09 mg/g)>陶粒(0.08 mg/g)>石英砂(0.06 mg/g),Fe的饱和吸附量依次为活性炭(0.79 mg/g)>陶粒(0.76 mg/g)>沸石(0.51 mg/g)>石英砂(0.26 mg/g);颗粒内扩散模型表明各材料对P、Fe的吸附分为表面扩散和内扩散2个阶段,且内扩散为速率控制步骤,吸附饱和时间为240 min;(3)P和Fe的有利吸附条件分别为酸性和碱性,结合实际水体的pH和实验结果,pH为7.0最为合适;随材料投加量增加,P和Fe的单位吸附量减少,但去除率增大;吸附材料的最佳投加量为100 g/L。

专利实施战略联盟类型及评价 下载:34 浏览:226

周全1,2 曾莉3 杨波4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1期

摘要:
专利实施战略联盟是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不同组织整合利用互补性资源从而协同推动专利成果商业化的合作关系安排。从资源异质性和资源流动方式两个维度将专利实施战略联盟类型划分为四种类型;通过分析市场导向作用及创新组织的核心能力,认为以企业为主的专利实施战略联盟是首要的联盟形式,并建立该联盟中企业的核心能力评判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得出的评价结果表明企业在联盟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为异质组织合作创新活动中选择以企业为主导的专利实施战略联盟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种基于PCB工艺的平面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研究 下载:10 浏览:458

景欢1 汤其富1 王阳阳1,2 刘洋1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文中研究的平面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采用PCB工艺制造定子和转子。定子PCB包含正弦形平面激励线圈和环形感应线圈,转子PCB包含改变激励线圈和感应线圈耦合系数的铜箔阵列。传感器共有2个传感通道,2个通道的重复结构周期数相差为1,共同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文中对该传感器进行了有限元仿真,验证了其原理可行性。样机实验表明,在0°~360°范围内传感器的原始测量误差为-104.2″~28.8″。这种基于PCB工艺的平面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厚度小的特点,非常适合机器人关节臂等对传感器体积要求苛刻的工作场合。

融合CNN和LDA的短文本分类研究 下载:86 浏览:493

张小川 余林峰 桑瑞婷 张宜浩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应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文本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神经网络输入矩阵只提取词粒度层面的词向量矩阵,忽略了文本粒度层面整体语义特征的表达,导致文本特征表示不充分,影响分类准确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word2vec和LDA主题模型的文本表示矩阵,结合词义特征和语义特征,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分类,以丰富池化层特征,达到精确分类的效果。对本文提出模型进行文本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相比传统特征输入的卷积神经网络文本分类,在F度量值上取得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种双边传感型电磁感应式直线位移传感器 下载:14 浏览:413

谷星莹 汤其富 彭东林 翁道纛 《传感器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由于现有直线位移传感器的动尺一般只在定尺一侧安装,所以传感器的测量性能不免受动尺与定尺间的间隙变化、平行度差等装配问题的影响。为了使传感器达到较高的测量性能,传感器的安装和运行轨迹往往需要满足苛刻的要求。针对该问题,文中开展了一种双边传感型电磁感应式直线位移传感器的研究。该传感器采用2个动尺实现了双边同时传感,以求减弱装配问题对传感器测量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传感器的仿真实验和样机实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双边传感型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质量明显优于单边传感型传感器。样机的实验结果显示,传感器在双边结构下的测量误差比单边结构下小40%。文中提出的双边传感结构不仅弥补了单边传感结构的不足,而且为直线位移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时栅时序预测测量研究 下载:10 浏览:440

郑方燕 陈鹏霖 石海峰 颜路 《传感器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为了将时栅应用于全闭环数控系统,需完成时栅信号由时域到空域的转换。通过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找出实测数据中的隐含规律进而建立起样本和未来实测数据的映射关系,预测出下一个周期内时栅的测量角度值,实现时栅绝对式角度值与光栅数控系统所需的增量式连续脉冲的转换;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利用当前测量值对上一次的预测误差进行校正。实验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算法的时栅系统可以实现时域信号向空域信号的转换,且误差精度为±2″,满足了数控系统对测量精度的要求。

线阵CCD输出特性测量系统设计 下载:20 浏览:411

程瑶 甘婷源 《传感器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研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件的输出特性,以典型线阵TCD1209D为研究对象,FPGA为核心控制器件,构建线阵CCD输出特性测量系统。系统由CCD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和RS232数据传输模块构成。通过FPGA编程产生CCD的驱动信号,驱动CCD能够正常工作。经A/D芯片采集模拟信号后,经过处理后的数字信号缓存于FPGA中的FIFO中。由RS232串口传输模块将FIFO缓存器中的的数据传送至PC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由测量系统对CCD输出信号进行采集,由PC机获得的数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实现了对CCD器件特性的测量。

一种平面超薄型电磁感应式角位移传感器 下载:20 浏览:425

董良浩 汤其富 彭东林 王阳阳 《传感器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的铁基材料磁场式时栅齿槽加工效率低、手工绕线一致性差和传感器厚重的问题,文中结合时栅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开展了一种平面超薄型电磁感应式角位移传感器的研究。该传感器通过采用PCB工艺技术进行了超薄型结构设计。通过开展仿真实验和精度实验,验证了传感器结构方案的可行性。精度实验获取了0°360°内传感器的原始误差,结果表明其原始测量误差在±80″以内。该传感器的实现将有利于低成本的超薄型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研发。

基于自适应连续动态比相的时栅位移测量方法研究 下载:10 浏览:423

朱革1,2 高宇1 付敏1,2 吴敏1 张超1 许现波2 《传感器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时栅传感器由于等时间测量导致测量分辨率随运动速度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连续动态比相的位移测量方法。该方法在激励频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速度变化自适应控制一个周期内比相次数,保证不同速度下测量分辨率不发生变化。根据以上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的设计,并搭建实验系统;通过与激光干涉仪在不同速度下对比测量,结果表明,在0~60 cm/s速度范围内实现了将时栅等时间采样值转换为等空间位置反馈,测量精度为±0.5μm.

一种安全高效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设计 下载:86 浏览:473

彭近辉 田学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虽然太阳能面板或太阳能模块是太阳能系统的核心,这些是较为明显的部分。但在整个信号链中,更复杂的部分是光伏逆变器—控制系统的大脑。光伏逆变器需要经过仔细设计,以保护电流测量和计算电路,使其不受功率处理电路以及开关所引起的瞬态信号影响。这种保护代价不菲,多个冗余隔离器件会提升成本和系统复杂性。而且很明显,通过可编程处理器来运行这些系统所需的日益复杂的算法,需要考虑代码完整性以保证系统自身的安全性问题。

西南地区县域市民化需求人口分布格局演变 下载:80 浏览:478

唐林峰1 安佑志2 张凤太2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使用中国2000年、2010年县域人口统计年鉴,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将人口迁移数据及市民化数据空间图像化。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格局上,迁入人口的比重、市民化的需求人口均表现为省会城市>旅游型县市>资源型县市>其它县市的规律,且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经济指向性。(2)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0年西南地区市民化需求比重变化明显,省会城市需求依旧较大,同时其它县市市民化需求都有明显提升。(3)影响市民化需求人口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本研究可以为西南地区人口政策制定、人口市民化趋势预测以及人口城市化方面的研究等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和借鉴。

EDTA改性制备四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去除土壤中铅的研究 下载:31 浏览:336

童德彬 陈志 王艺凡 张勇 许俊强 唐聪明 王耀琼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1期

摘要:
利用EDTA改性制备季铵盐四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CS)并用于去除污染土壤中的Pb。研究结果表明:使用0.03g·mL-1的单一表面活性剂对Pb有较好的洗脱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去除率达到55.1%;相同实验条件下,超声强化表面活性剂去除Pb作用明显,去除率提高7.2倍;Pb形态分析表明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5种形态的Pb都具有去除效果,但对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效果最明显。

4E模式在焊接物理冶金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137 浏览:1565

迟露鑫 罗怡 王新鑫 丁雪萍 《冶金技术》 2023年12期

摘要:
焊接物理冶金是一门理论较强的研究生专业课,其涉及材料学、力学、金属强度学及冶金学等多科理论,具有较强的工程实际应用性。然而,随着招生人数增加,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化增加,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增强,知识广度和深度发生转变,这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采用4E教学模式,从分析教学现状着手,进行焊接物理冶金教学方法的探索,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不同层次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工程研究型应用人才。

无线电能传输能量拾取侧稳压电路的在环仿真研究 下载:453 浏览:3600

​张路 杨凯 经廷伟 《电路系统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本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拾取侧Boost电路模型,用实物控制器FPGA代替虚拟控制器,构建“实物控制器+虚拟对象”的在环仿真半实物模型,仿真环境与FPGA采用以太网通信,稳压仿真效果良好,验证了控制器算法,该技术有利于降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产品的成本和开发周期。

新工科背景下电工学实验课程“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教学探索研究 下载:264 浏览:1752

贺媛媛 彭小峰 张里 古良玲 马婧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新工科面向国家未来发展需求定位创新人才培养,强调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引领。电工学实验课程作为面向非电类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的电技术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工程性与先进性。分析了传统电工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适应于新工科背景下教学规律的电工学实验教学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工程素养、创新精神、坚韧意志、家国情怀的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真正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