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CD147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及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载:33 浏览:257

唐小乔 桑剑锋 张寅 史先彪 苏磊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在乳腺癌细胞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我院诊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和癌旁组织样本,CD147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乳腺癌细胞HCC1806中转染siRNA后检测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和TGF-β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CD147蛋白表达明显上调(χ2=54.958,P<0.001)。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相比,乳腺癌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F=10.841,P<0.00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CD147-siRNA后第2d和3d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t=5.029和5.316,P=0.007和0.006),同时TGF-β、磷酸化SMAD家族成员3(p-Smad3)和转录因子E2F(E2F4)蛋白水平明显升高(t=7.934,10.427和9.985,P=0.001,<0.001和0.001),而Myc家族蛋白c(c-Myc)蛋白水平明显下降(t=10.137,P=0.001)。[结论]乳腺癌中CD147表达明显上调,CD147可能通过抑制TGF-β/Smad3信号通路来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乳腺癌中CD147表达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恶性脑胶质瘤患者VEGF及TGF-β的表达改变及其对瘤体可完整切除的判断价值 下载:97 浏览:514

​李钦涛 齐平建 董虹廷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观察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瘤体和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其对瘤体可完整切除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泽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188例(病例组),术中留取病例组患者肿瘤及瘤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患者肿瘤及瘤旁组织VEGF及TGF-β蛋白的表达。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取对照组受试者及病例组患者术前24 h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VEGF及TGF-β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患者术前外周血TGF-β及VEGF水平对胶质瘤能否完全切除的预测价值。结果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瘤体TGF-β及VEGF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瘤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外周血TGF-β及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中有126例患者瘤体完全切除,62例患者瘤体部分切除。术后随访1年,瘤体完全切除患者中死亡22例(17.46%),瘤体部分切除患者中死亡20例(32.26%)。瘤体完全切除患者术后1年累积死亡率低于瘤体未完全切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588.0pg/mL为分界点,VEGF预测恶性脑胶质瘤无法完全切除的敏感性为80.65%,特异性为80.16%,曲线下面积为0.82,优于TGF-β。结论 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外周血VEGF及TGF-β水平均升高,其中VEGF水平对判断瘤体是否可完整切除具有较高的价值。

参附益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506

程彦玲 谢世阳 王小晓 崔琳 刘素晓 李彬 朱明军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参附益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附常用量组、参附高剂量组、氯沙坦组,另设只穿线不结扎的假手术组,均每组8只。参附常用量组和参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参附益心颗粒1.76、8.8g/(kg·d)灌胃,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片10m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1ml/(100g·d)灌胃。4周后超声心动图评价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WI);Masson染色法及羟脯氨酸测定法测定心肌组织胶原蛋白分布及含量;Western blot法确定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 2、Smad 3的蛋白表达量;RT-PCR法检测微小RNA-21(miR-21)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Ⅲ型受体(TGF-βR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参附常用量组、参附高剂量组、氯沙坦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升高,LVWI和胶原蛋白含量下降,同时心肌组织TGF-β1、Smad 3蛋白表达量和miR-2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TGF-βRⅢ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参附常用量组比较,参附高剂量组LVESD减小、LVEF、LVFS和心肌组织TGF-βRⅢ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参附益心颗粒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抑制心室重构,提高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iR-21从而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补肾祛毒汤对慢性肾衰(脾肾气虚证)患者血清TGF-β1、BMP-7表达的影响 下载:96 浏览:535

侯小雪 杨秀炜 周微 赵涛 温旭 栗睿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补肾祛毒汤对慢性肾衰(脾肾气虚证)患者血清TGF-β1、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CR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3例。均接受一般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再给予氯沙坦钾口服,研究组在上述方案上采用补肾祛毒汤口服。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纤维化指标、TGF-β1、BMP-7以及肾功能水平,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IL-6、IL-8、TNF-α降低(P<0.01),IFN-γ升高(P<0.01),C-Ⅳ、PC-Ⅲ、LN降低(P<0.05),TGF-β1降低(P<0.01),BMP-7升高(P<0.01),Ccr、e GFR升高(P<0.05),Scr、β2-MG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IL-6、IL-8、TNF-α较低(P<0.01),IFN-γ较高(P<0.01),C-Ⅳ、PC-Ⅲ、LN较低(P<0.05),TGF-β1较低(P<0.01),BMP-7较高(P<0.01),Ccr、e GFR较高(P<0.05),Scr、β2-MG较低(P<0.05),总有效率较高(P<0.01)。结论:补肾祛毒汤治疗脾肾气虚型CRF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TGF-β1,上调BMP-7的表达。

血TGF-β水平检测对热射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 下载:35 浏览:399

徐少丽 马骥 兰乃祥 李鹤云 付峰 冯静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血TGF-β水平检测对热射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将46例热射病患者按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28)和死亡组(n=18)。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并进行实验室检查。对比两组入院时各检查指标、APACHEⅡ、GCS评分以及不同时间的血TGF-β水平。结果入院时,存活组体温、Hb、MYO水平、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CT水平、GCS评分明显高于死亡组,PT明显短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入院时、入院后1、3、6 h的血TGF-β水平均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血TGF-β水平越低,热射病患者预后效果越差,临床可以根据热射病患者入院时血TGF-β水平对其预后进行判断,以此制定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炎症细胞因子在卵巢癌预后的相关研究 下载:78 浏览:914

赵家乐 金春岩 《肿瘤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炎症细胞因子是一种具有刺激细胞生长活性,且对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具有特定影响,由细胞释放的多肽类蛋白质的总称,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发现时多发展为晚期,且易形成化疗耐药,而炎症细胞因子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密不可分,肿瘤微环境又影响着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就炎症细胞因子包括IL-6、IL-17、IL-33、TNF-α和TGF-β有关的癌症信号传导通路及预后价值进行了综述,提示以上五种炎症细胞因子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对卵巢癌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研究可能为卵巢癌的预防预后发展及监测提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