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下载:54 浏览:718

韦郑凯 兰昊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00例。采用标准化数值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临床相关指标(PaCO2、Raw、体征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呼吸频率、Gaw、PCT、PaO2、CRP)。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相关指标改善(P<0.05),治疗效果高(P<0.05),不良反应没有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

动态增强MRI与CT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下载:51 浏览:668

刘咏梅 梁景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分析在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时,应用动态增强MRI与动态增强CT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39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动态增强MRI检查和动态增强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病灶包膜边缘强化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大小肝癌病灶检测出率。结果:(1)本次研究中的39例患者共检出52个病灶,其中有16例为小肝癌,检出19个病灶,23例为大肝癌,检出33个病灶。(2)动态增强MRI检查显示病灶包膜完整环状强化率高于动态增强CT检查(P<0.05);两种检查方式显著病灶包膜无明显变化和不完全环状强化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3)动态增强MRI检查动脉期高信号率高于动态增强CT检查(P<0.05),两种检查方式门脉期和延迟期影像学表现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4)动态增强MRI对小肝癌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动态增强CT(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大肝癌病灶的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较而言,动态增强MRI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的价值优于动态增强CT,尤其在诊断小肝癌方面更具优势。

Ludloff截骨术和Chevron截骨术治疗足拇外翻畸形疗效对比 下载:57 浏览:684

施晓亮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对比Ludloff截骨术和Chevron截骨术用于治疗足拇外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50例足拇外翻患者,25例行Ludloff截骨术治疗为对照组,25例行Chevron截骨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VA、IMA、DMAA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dloff截骨术和Chevron截骨术在治疗足拇外翻有效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Chevron截骨术改善畸形的效果更好,患者足踝功能恢复更佳。

荧光RT-PCR方法对乙型流感病毒爆发的诊断价值研究 下载:42 浏览:676

邵小燕 李继轩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荧光RT-PCR技术应用于乙型流感患者快速诊断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在该时段将我院中疑似乙型流感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本次研究共计录入患者192名。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获取后,分别采用革兰染色镜检、抗原检测以及PCR检测研究人员针对三种方式的检出准确度以及诊断时间进行记录,分析三种诊断方式的差异。结果在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其他两种诊断方式来说,PCR的检验时间明显更短,三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RT-PCR技术在乙型流感的快速诊断中显示出显著的优势,尤其是在检验时间上,相比于传统的革兰染色镜检和抗原检测方法,其速度更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这一特点对于流感病毒爆发期间的快速响应和疾病管理尤为重要。虽然三种诊断方法在准确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荧光RT-PCR在时间效率上的优势使其成为一种更适合应对公共卫生紧急情况的诊断工具。因此,建议在乙型流感疫情期间,优先考虑使用荧光RT-PCR技术,以加快病例识别和隔离措施的实施,从而有效控制疾病传播。

合作分层动态教学模式在大专篮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下载:107 浏览:36

翟文健 《软件工程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合作分层动态教学模式”是合作学习模式和分层动态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后所形成的新型学习模式,其对于提升大专篮球教学质量有着极为明显的积极性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在合作分层动态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合作分层动态教学模式在大专篮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此提升大专篮球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心理干预应用于急诊科患者对心理应激改善及效果研究 下载:254 浏览:2695

陈云飞 魏长江 《心理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科患者心理应激改善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躯体性、精神性焦虑情况,临床效果。结果:经过相应方式心理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躯体性、精神性焦虑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应用于急诊科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情况,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