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脑外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路径与效果评估
下载:105 浏览:1201
摘要:
目的 探究脑外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路径与效果评估。方法 此次纳入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之间,总人数为72例,通过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前组行早期康复治疗,后组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ADL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和ADL评分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意义无效(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和临床疗效均比对照组更优,经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有效(P<0.05)。结论 对脑外伤患者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显著,其不但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同时还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利用自制安全绘本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探索
下载:139 浏览:138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126 浏览:1597
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方法:采用对比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共110例COPD患者进行研究。调查表格和面对面问卷调查被用来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对比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评估其对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中,知识水平、社会支持、医疗资源和经济状况是主要影响因素。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促进患者采取积极的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同时,社会支持也是关键因素,包括家庭支持、医生指导和福利政策。医疗资源和经济状况可能限制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结论:本研究结果强调了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知识水平、加强社会支持、改善医疗资源和经济状况的重要性。这些因素对于促进患者积极参与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学校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
下载:147 浏览:1491
标准化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的预防效果
下载:194 浏览:1320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运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效果探讨
下载:122 浏览:1442
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和施工安全研究
下载:83 浏览:881
基于情景教学法的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学
下载:247 浏览:2415
摘要:
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中,聋儿教育占据很大的比重。在对聋儿进行康复教育的过程中,听力语言康复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实现对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更有效教育。应用于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情景教学法是被广泛应用并且实施效果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因为此方法是教师通过利用肢体语言、情绪等为学生展现或再现生动的生活情景,将一个个生活情境用更全方位、更立体的形式传达给聋儿,使得聋儿能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快速、自然地融入课堂学习氛围,有效刺激聋儿的听觉、视觉等感官,进而更有助于其听力语言的有效康复训练。因此,身处聋儿康复教育岗位的广大教师应针对情景教学法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聋儿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得教学更有成效,帮助更多的聋儿尽可能地像正常孩子一样去生活、学习。
电力一次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技术研究
下载:88 浏览:940
电力系统故障检测与自动化处理策略研究
下载:157 浏览:1757
和合翻译论视角下的中国蒙学经典《三字经》英译研究
下载:149 浏览:1528
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脐敷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探讨
下载:129 浏览:1580
摘要:
目的:探讨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给予快速康复护理+脐敷方法进行护理后对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4月~2022年4月阶段的62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作为护理研究分组依据,展开所有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不同组别划分;其中施以中药脐敷+常规护理干预的设为参照组(n=31);施以中药脐敷+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设为研究组(n=3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首次下地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研究组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首次下地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相较于参照组,表现为明显降低(P<0.05)。结论:临床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合理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脐敷方法进行干预,对于患者首次下地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的缩短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给予促进。
初中音乐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探究
下载:446 浏览:2461
媒体时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路径探索
下载:138 浏览:1376
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方法的探索
下载:107 浏览:1202
应用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下载:147 浏览:1381
新课标下小学第一学段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与探究
下载:145 浏览:1567
摘要: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到整个国家教育之中,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按照学生认识与教育的基本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方针,全面渗透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方面,在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个方面都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什么,怎样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个学科和各个年级的实际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落地生根”,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本项目团队着眼于小学低年段,根据学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亲身感知、理解和验证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最后将知识内化,构建知识体系,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