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BIM的钢桁架焊接节点力学分析 下载:68 浏览:380

王立国1 郭建华2 元宇3 张强4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为分析钢桁架桥梁焊接节点的应力分布,以CATIA软件建立的BIM模型为基础,通过数据接口程序,将BIM模型的数据导入ABAQUS及MIDAS,获得钢桁架节点的应力状态。结果表明:修改BIM模型参数可以自动修改力学分析软件的数据文件,采用BIM模型作为力学分析软件的数据文件是可行的。只要构造合理,无论在恒载还是恒载加活载的作用下,节点处最大应力均远小于屈服应力,满足规范要求。通过构件尺寸优化,可以获得合理的节点形式。

金融资源观视角下农村金融效率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下载:38 浏览:230

莫媛1 陈张霞2 易小兰1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在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的背景下,以1998~2015年江苏省35个县(市)为样本,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农村金融效率。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效率整体水平不低,农村金融综合效率有效主要源于农村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综合效率无效主要由规模不经济性引起,且受外部环境制约明显。从截面看,金融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性,农村金融效率表现出由南至北依次递减的梯级分布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农村金融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全体、苏中和苏北样本中均表现为绝对β收敛趋势,但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效率收敛趋势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协调区域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区域金融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载:62 浏览:423

千慧雄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技术创新存在着主体功能和攫取两个方向的双重作用。主体功能作用通过甄别机制、监督机制、风险分散机制、人力资本积累机制等促进技术创新;攫取则是金融部门瓜分实体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这对技术创新将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国省域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金融资源动员能力和配置能力主要体现了金融的主体功能能力,金融机构的微观盈利能力则体现了金融部门的攫取能力;金融资源动员能力的提高会增强金融系统对高风险创新活动的包容性,金融机构攫取能力的提高对低端创新活动的抑制作用更显著,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则会使金融系统倾向于支持低风险技术创新。另外,东部地区虽然有充足的金融资源,但金融部门市场势力也更强大,对实体经济的攫取能力也更强;中西部地区则由于金融资源稀缺,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金融主体功能能力仍处在边际报酬递增的阶段。因此,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建设应着重金融基础设施投资,提高金融系统的主体功能能力;东部地区则应强调市场改革,适当削弱金融机构的市场势力,抑制其攫取能力。

考虑分布式电源影响的分层分区精细化切负荷方法 下载:77 浏览:500

张宇超1 吴文传1,2 李正烁1 袁宇波3 王黎明1,4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直流输电故障或失去大电源时,需要快速切除部分负荷以保持受端系统稳定。传统紧急切负荷策略比较粗放,同时受端系统可能存在大量分布式电源,不恰当的切负荷控制会引起配电网过电压导致分布式电源脱网,从而引起更大停电风险。提出了一种分层分区的紧急切负荷系统架构,将待切负荷配电网划分成若干个分区。针对每个分区,通过本地测量辨识外网等值的模型参数,并建立考虑外网等值的切负荷优化模型。利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将该模型转化为可被有效求解的二阶锥规划模型。

高压输电线缆增加敷设段长研究 下载:15 浏览:168

高飞1 黄磊2 张蕾1 张瑞永2 刘静3 吴述关2 《电气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传统高压单芯电缆设计分段长度偏短,导致电缆接头数量急剧增加,造成接头价格昂贵,工程投资随之上升,电缆运行的故障概率也相应提高,增大单段长度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金属护套感应电压和护套环流进行计算研究,推算出最大可能的敷设段长。使用解析公式和仿真计算两种方法,对220kV输电线缆在不同的接地方式、不同的排列方式下的金属护套感应电压进行计算,给出了可行的最大敷设段长,并对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负载不平衡或段长不平衡对护套环流的影响,对段长增加后不平衡负载或段长时的护套环流进行了仿真计算,提出最大敷设段长的选取还应考虑不平衡状态下的护套环流是否超限。

层次分析法在连申线航道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64 浏览:282

张政涛1,2 陈少忠1,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为有效提升连申线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在分析该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全面的施工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基本理论,以所提出的施工安全管理指标体系为依据,建立了以目标层、准则层及因素层为主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进而通过专家咨询法构造了判断矩阵,最终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得到了指标权重集。通过对各指标权重的分析,使同一体系下各指标得以量化,为更加有效地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冬春两季表流人工湿地-氧化塘交替组合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下载:57 浏览:421

华祖林1,2,3 石佳佳1,2,3 董越洋1,2,3 沈健4 聂永平4 倪效欣4 白雪1,2,3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针对人工湿地冬春两季对尾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较差的弱点,为达到湿地处理系统全年水质目标,构建了表流人工湿地-氧化塘交替系统,以某污水处理厂尾水为处理对象,研究冬春两季该湿地系统对尾水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氧化塘对TN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表流人工湿地,两者的间隔使用,有效的改善了冬春两季氮磷的去除情况。冬春两季对TN的去除率范围分别为30%~54%、55%~66%;对氨氮的去除率范围分别为33%~55%、75%~82%;对硝态氮的去除率范围分别为21%~47%、49%~58%;对TP的去除率范围分别为50%~69%、64%~69%。表流人工湿地与氧化塘的交替组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纯表流湿地冬春季存在的弱点,从而对尾水处理取得更好的效果。

南京市和苏州市大气黑碳气溶胶污染特征比对研究 下载:53 浏览:433

陈诚1,2 王晨波1 秦玮1 花艳3 汤莉莉1,4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利用黑碳仪在南京和苏州两市开展大气黑碳气溶胶的外场观测,分析其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3全年苏州市黑碳浓度高于南京市,苏州市黑碳污染更为严重。通过分析风速风向对黑碳气溶胶的影响,在静稳天气形势下黑碳浓度较高,受西北方向的污染气团传输影响较大。同时对黑碳气溶胶与主要气态污染物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两市城区大气黑碳污染受机动车尾气排放影响。

环境监测数据标准化修约的Excel函数实现 下载:61 浏览:425

张然1 吕学研1 刘雷1 陈亚男2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在深入分析数据修约规则的基础上,采用Excel 2010中的IF、EVEN、INT、ROUND和FIXED函数,提出了一种数据修约函数组合嵌套模式,并根据各个指标的具体修约要求,结合省内实际监测数据,给出了具体的修约函数公式。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修约函数公式,均能实现预期的目的;设计过程中的难点在于一些重金属指标。以灵敏度最高的分析方法的检出限设置修约小数位数,不仅可以实现数据修约的简便化、快捷化,还可以促进各监测机构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

计及多个独立运营商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低碳经济调度 下载:84 浏览:451

史佳琪1 胡浩2 张建华1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在全球各国推行节能减排政策的激励下,低碳型综合能源系统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转型的发展方向。考虑各子区域由不同的能源供应商负责运营的实际场景,首先提出了一种含多个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系统基本框架,分析了不同主体的运行特性和运行约束,并引入了交替方向乘子法,构建了计及CO2排放水平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日前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最后运用实际数据进行仿真,从各个子区域能源集线器的供能注入功率和储能设备调度结果、低碳减排经济性惩罚对系统的作用以及分布式算法的有效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求解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智能电网防误操作系统研究 下载:19 浏览:160

吴雨 《电气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误操作事件,暴露出智能电网操作系统在安全防误方面的缺失。主要从智能变电站防误操作系统和监控中心防误操作系统两个层面,叙述当前在防止人为误操作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对各层面防误系统所采用的防误策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如何提升防止误操作工作给出了几点建议。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与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73 浏览:353

王亚奇1 丁文胜1 王军1 葛浩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沥青路面在交通荷载、环境等因素作用下,其使用性能会出现衰减。鉴于此,开展了厂拌热再生混合料在路面上面层的应用研究。首先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再从水稳定性能、高温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等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不同掺配比例的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为验证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路的铺筑与现场检测。研究表明,上面层用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低温和水稳定性能,能达到常规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应用要求,试验段路面各检测指标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大豆异黄素7-O-2-乙酰氨基-2-脱氧-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 下载:42 浏览:443

朱丹丹 陈静 杨棕楠 滕文琪 刘高峰 曹志凌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7期

摘要:
以2-乙酰氨基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糖苷供体化合物1-氯-2-乙酰氨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α-D-吡喃葡萄糖,继续与大豆异黄素的7-位羟基经选择性糖苷化、脱乙酰化两步反应合成了7-O-2-乙酰氨基-2-脱氧-β-D-吡喃葡萄糖大豆异黄素苷。优化后的糖苷反应的最佳条件是:丙酮为反应溶剂,大豆异黄素、氯代糖和K2CO3的摩尔比1∶1.5∶1.5,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6 h,目标化合物总产率为64%,该化合物结构经NMR和HRMS确证,且水溶解度达到0.8mg·mL-1。

大豆异黄素7-O-2-乙酰氨基-2-脱氧-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 下载:41 浏览:431

朱丹丹 陈静 杨棕楠 滕文琪 刘高峰 曹志凌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7期

摘要:
以2-乙酰氨基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糖苷供体化合物1-氯-2-乙酰氨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α-D-吡喃葡萄糖,继续与大豆异黄素的7-位羟基经选择性糖苷化、脱乙酰化两步反应合成了7-O-2-乙酰氨基-2-脱氧-β-D-吡喃葡萄糖大豆异黄素苷。优化后的糖苷反应的最佳条件是:丙酮为反应溶剂,大豆异黄素、氯代糖和K2CO3的摩尔比1∶1.5∶1.5,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6 h,目标化合物总产率为64%,该化合物结构经NMR和HRMS确证,且水溶解度达到0.8mg·mL-1。

农业科研项目经费间接费用管理研究 下载:60 浏览:438

韩丽娟1 陆学文2 《财会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间接费用的补偿已经成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我国间接费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现有研究的不足出发,首先总结了我国间接费用的管理改革的进程,概括了间接费用的概念。其次,分析了农业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农业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的建议。

考虑损伤时变特性的大跨斜拉桥抗震性能研究 下载:63 浏览:369

郑宇倩 王莹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目前,大跨斜拉桥的抗震性能设计尚未考虑桥梁服役期内由于疲劳损伤累积对结构力学性能劣化的影响。文章依据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研究了桥梁的疲劳损伤时变特性,基于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法获得桥梁在不同服役年限遭遇多遇和罕遇地震时的响应,依据其性能对照标准和地震损伤模型,研究桥梁抗震性能的时变特性,并以润扬长江大桥北汊斜拉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地震作用下考虑损伤时变特性的桥梁抗震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桥在服役期内由于损伤累积导致了材料力学性能的劣化,结构的抗震性能呈现显著的时变特性。在遭遇多遇地震时,部分构件可能进入塑性,导致结构的地震损伤值可能超出规定限值;在遭遇罕遇地震时,结构的地震损伤不断增大,有发生倒塌的可能。结构在设计时均满足抗震设防目标,但随着性能的逐渐劣化,在一些工况下结构地震损伤值超过了抗震设防目标的损伤指标限值,这对结构的安全服役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对于服役期长且重要的大跨桥梁有必要进行考虑损伤时变特性的桥梁抗震分析,研究成果对类似桥梁的抗震设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特高压级联混合直流输电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22 浏览:179

王震泉 朱东升 刘述军 郭学英 《电气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常采用直流输电方式,但以晶闸管构成的LCC换流器容易发生换相失败。而以全控器件构成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虽然具有控制灵活、不会发生换相失败的优点,但柔性直流输电的成本远远超过常规直流。混合直流可以结合常规直流和柔性直流两者的优点,为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研究了特高压混合直流的拓扑方式,提出了特高压级联混合直流的控制策略及应对直流换相失败的控制策略,并用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

会计实践能否提高会计学生职业道德推理能力? 下载:85 浏览:503

邓德强1 温素彬1 赵忆忆2 刘燕军3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国内外众多高校开设了会计实践类课程或教学环节。那么,会计实践能否提高会计学生职业道德推理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抓住以往相关研究所忽视的两大问题——"道德推理的情境依赖性"以及"不同类型会计实践的差异性",利用确定问题测试和基于会计情境下的确定问题测试量表,跟踪南京某高校83位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推理能力变化,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会计实践对会计学生的职业道德推理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实践有助于提高会计学生的会计情境下的会计职业道德推理能力,且会计实践的时间、实践的企业类型和实践内容对这一提升过程具有显著影响。

结合小波分析和改进型DTW距离的配电网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 下载:93 浏览:481

储佳伟1 袁晓冬2 陈兵2 王旭冲1 邱海峰1 顾伟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小波分析和改进型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距离的配电网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首先分析各类电压暂降源及其经不同类型变压器传递后的相应电压波形特征,并根据其隶属关系通过波形数据挖掘和序列相似匹配构建完备的波形数据库。通过小波变换对实测电压暂降波形进行多尺度分解实现时间数据的降维,同时给出波形库序列的DTW边限距离及其在小波变换域的查询计算方法,实现电压暂降源的快速识别。基于实际的电力园区网架结构搭建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述方法能迅速而准确地辨识各类电压暂降源,为电压暂降的有效监测和快速治理提供有力的参考。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输电线路三维重建 下载:21 浏览:194

冯潇1 李冰然2 白晨旭2 《电气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传统手工测量的三维重建技术工作量大、建模周期长的缺点,对倾斜摄影技术在输电线路三维重建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点云数据提取流程,同时考虑到相机的光学畸变问题,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对输电线路进行建模。通过实验表明,倾斜摄影技术能够快速获取目标地形,建模准确度高,效率快,在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