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效果探析
下载:35 浏览:1612
摘要:
目的:探析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UTI)诊断中的效果,通过比较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的确诊率和治疗效果,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选取40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尿培养检验,结果视为金标准。根据检验方式的不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尿液常规检验并进行抗生素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进行微生物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施以针对性抗菌药物。结果:观察组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尿培养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中检出50株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17例,34.0%)、变形杆菌(8例,16.0%)、奇异变形杆菌(9例,18.0%)、肺炎克雷伯氏菌(6例,12.0%)、铜绿假单胞菌(6例,12.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12.0%)。经治疗,观察组在疗效和炎性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可以明确感染具体类型,有助于正确判断药物敏感性,并根据药敏结果施以合理的抗菌药物,疗效显著更佳,能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具有临床可行性。
多管发酵法在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中的价值
下载:33 浏览:1525
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管理领域的应用价值
下载:32 浏览:1637
肺部曲霉菌感染应用在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分析
下载:245 浏览:2854
摘要:
目的:探讨肺部曲霉菌感染应用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群体一般资料,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其在微生物检验结果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记录患者群体在两种检验方式下的病症情况,其中在微生物检验下,患者出现侵袭性肺曲霉病,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曲霉肿,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人数分别为35(35%)、25(25%)、25(25%)8(8%)、5(5%),其患病总数与确诊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其在检测数据结果上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患者后续治疗以及预后康复提供针对性、专业性依据,可推广应用。
活络镇痛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探讨
下载:30 浏览:1731
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109 浏览:1408
微生物改良采油技术在油田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下载:39 浏览:600
微生物降解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与改进探讨
下载:46 浏览:586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饮用水安全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646
微生物油层驱替技术在稠油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7 浏览:677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研究分析
下载:108 浏览:1311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105 浏览:1454
饮用水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及用水安全管理分析
下载:64 浏览:835
摘要:
目的:分析饮用水的微生物检测结果,总结用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随机采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的饮用水样本实施微生物检测(包括: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分析微生物检测结果。结果:2021年共计选取330份枯水期饮用水样本和330份丰水期饮用水样本,在本组所选的330份枯水期饮用水样本中共计检出24份总大肠菌群、6份耐热大肠菌群、60份样本检出菌群,所选的330份丰水期饮用水样本中共计检出27份总大肠菌群、12份耐热大肠菌群、42份样本检出菌群,农村地区的检出份数明显高于城市地区;2021年共计选取328份枯水期饮用水样本和328份丰水期饮用水样本,在所选的328份枯水期饮用水样本中共计检出3份总大肠菌群、1份耐热大肠菌群、63份样本检出菌群,所选的328份丰水期饮用水样本中共计检出1份总大肠菌群、3份耐热大肠菌群、87份样本检出菌群,农村地区的检出份数明显高于城市地区;2023年共计选取273份枯水期饮用水样本和300份丰水期饮用水样本,在所选的273份枯水期饮用水样本中共计检出6份总大肠菌群、3份耐热大肠菌群、69份样本检出菌群,所选的300份丰水期饮用水样本中共计检出6份总大肠菌群、1份耐热大肠菌群、120份样本检出菌群,农村地区的检出份数明显高于城市地区。结论:饮用水中存在微生物超标情况,农村地区检出数明显高于城市地区,丰水期检出份数高于枯水期,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以及丰水期,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安全管理。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233 浏览:2451
摘要:
分析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双盲法分为A组(50例,经验用药治疗)和B组(50例,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开展针对性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感染率4.00%低于A组20.00%(P<0.05);两组感染部位(尿路、肺部、口腔、切口、其他部位)对比无差异(P>0.05);B组感染持续时间(5.48±1.06)d、住院时间(10.53±1.25)d短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A组16.00%(P<0.05)。结论 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开展针对性治疗,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不良反应的发生,即使患者发生感染也能缩短感染持续和住院时间。
细菌耐药性监测应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价值分析
下载:230 浏览:2412
摘要:
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湖北省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各科室送检的不同来源的标本5 916份,所有标本均行微生物检验,并在检验完成后经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行药敏试验。统计标本中各种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分析不同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5916份标本中,共检出致病菌株800株,检出率为13.52%。其中,痰液标本、尿液标本中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86%、14.93%;致病菌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科室是重症监护室(31.06%)、呼吸科(27.89%)、泌尿科(25.00%)。800株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231株,占比28.88%,其中检出率排前两位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38%)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88%);革兰阴性菌569株,占比71.12%,检出率排前5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13.63%)、大肠埃希菌(13.00%)、肺炎克雷伯菌(11.62%)、鲍曼不动杆菌(11.25%)、奇异变形杆菌(10.25%)。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多数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及苯唑西林有较高的耐药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这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均较高,可达100.0%。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呋辛耐药性严重,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均有较好的敏感性,鲍曼不动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均有高耐药性。结论:临床上不同来源的标本实施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利于掌握医院不同科室的致病菌分布情况、药物耐药情况,并根据其分布特点、对药物的敏感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同时,避免因抗生素滥用造成的不良后果。
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41 浏览:539
摘要:
探讨和研究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接收的68例细菌性腹泻患儿,根据计算机数字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34例,采用病原微生物检验)和对照组(34例,采用大便+血常规检验),统计观察组的病原菌检出情况、病原菌药敏情况,并对比两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后续治疗有效率。结果:经检验,观察组共检出病原菌32株,其中气单胞菌9例、志贺菌15例、其他菌属8例,病原菌检出率为94.11%,同时药敏试验显示,气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为33.33%、11.11%、22.22%、33.33%;志贺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为26.67%、20.00%、33.33%、20.00%;其他菌属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为12.50%、37.50%、25.00%、25.00%,且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及后续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意义,能够有效检出病原菌,并明确其分布水平和耐药情况,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及后续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采用。
微生物快速培养及血清学检验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299 浏览:3206
摘要:
观察微生物快速培养及血清学检验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3年3月~2024年1月入院诊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中随机择取80例成人患者设为观察对象,分别为所有研究对象实行微生物快速培养、血清学检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在不同病菌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上看,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在病菌阳性检出率上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阳性检出率,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阶段检测结果上看,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快速血清学检测(P<0.05);在快速血清检测结果中发现,病程≥7天的患者病菌阳性检出率明显比病程<7天的患者病程阳性检出率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中表明,病程<7天的病菌阳性检出率明显比病程≥7天的病菌阳性检出率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少于血清学检验结果,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快速培养用于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血清学检验诊断效果,在不同致病菌检测上更加准确,便于医生对症治疗,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样本的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结果
下载:277 浏览:3138
摘要:
研究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样本的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22年07月-2023年09月到本院治疗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58例,对全部患者实施排泄物、呕吐物、肛门拭子、手指拭子、饮食和工作环境进行检验,记录被发现的细菌数量以及血液中的病毒种类的分布状态。结果:在所有的食品中毒病例里,20例是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6例是沙门杆菌引发的,10例是由变形杆菌引发的,8例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发的,4例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4例是由志贺菌引发的,2例是由蜡样芽孢杆菌引发的;共检测到116种病原菌,其中粪便的检出率最高,达到60.00%(36/60),肛拭子的检出率为43.80%(42/98),呕吐物的检出率为14.80%(8/54)。病原菌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达到6.30%(58/924),其次是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2.80%(26/924),再次是变形杆菌检出率为1.10%(10/924)和沙门氏菌检出率为0.60%(6/924);在沙门菌中,有2种是鼠伤寒沙门菌,6种是肠炎沙门菌。在副溶血性弧菌中,有2株O4:K8型,30株O3:K6型,以及9株其他型。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株A-C型,2株A型,以及4株a型。在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有3种是侵袭性大肠埃希菌,5种是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而10种则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结论:通过对大量样本的特定微生物分析,可以帮助医师在实际操作中准确识别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及其相应的血清病毒种类。
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下载:258 浏览:2964
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研究
下载:254 浏览:2968
摘要:
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于本院2022.4~2023.4收治的2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获取其血液、尿液、痰液、引流液等标本并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回顾性分析其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样本中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这240例送检样本中共检出196株病原菌,其中有56株为革兰阳性菌,占比28.57%,127株为革兰阴性菌,占比64.80%,还有13株为真菌;不同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结论 在临床治疗期间,强化对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检验尤为关键,而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及时了解不同细菌对相关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