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61 浏览:311

韩雷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12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双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双心护理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分析 下载:102 浏览:1010

李黄金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价值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2023.1~2023.12期间治疗),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总满意率: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效果显著,不仅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还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心理护理对脑挫裂伤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影响 下载:81 浏览:813

林美玲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随机选取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接收的60例脑挫裂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组,共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效果。结果:在护理实施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SAS、SDS)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明显降低,且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预后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挫裂伤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认知功能提高。

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15

李臣凤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I)心理状态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干预前)和出院后3个月(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于干预后1,3个月采用自制的用药依从性量表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改善小儿脑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影响 下载:92 浏览:1168

张文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对小儿脑肿瘤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小儿脑肿瘤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4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8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较参照组更低,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更高,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血清皮质醇水平较参照组更好,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以上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脑肿瘤患儿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安抚,帮助其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防止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手术的风险性,还可以保障手术的有序进行,改善患儿的预后。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其术后恢复速度,从而获取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可,防止出现护患纠纷问题。

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抑郁症状患者的心理支持结合肢体功能训练护理作用 下载:63 浏览:773

包哈森高娃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索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抑郁症状患者接受心理支持联合肢体功能训练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研究期间内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抑郁症状患者进入试验,随机分组后,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2例)心理支持联合肢体功能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对照组76.19%(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54.18±4.79)分高于对照组(42.68±5.06)分,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分(28.39±3.21)分高于对照组(23.65±3.22)分(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更低(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抑郁症状患者接受心理支持联合肢体功能训练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积极推广。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探讨 下载:86 浏览:991

王庆霞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于2023.7-2024.7期间对我院收治脑梗塞患者104例进行研究,以等量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平均纳入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2例,各行常规护理、细节化优质护理。统计组间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护理依从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用细节化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依从性,值得普及。

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271

刘佳潞 钟玉苑 梁宝玲 2018年12期

摘要:
探讨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CH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抑郁、恐怖、精神病性症状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心理状态调整、遵医用药、饮食调节、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能够降低CHB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改善其遵医行为。

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41 浏览:238

李臣凤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I)心理状态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干预前)和出院后3个月(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于干预后1,3个月采用自制的用药依从性量表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331

刘佳潞 钟玉苑 梁宝玲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CH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抑郁、恐怖、精神病性症状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心理状态调整、遵医用药、饮食调节、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能够降低CHB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改善其遵医行为。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88 浏览:945

叶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老年脑梗塞患者70例,治疗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n=41例)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与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性心理

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128 浏览:1482

杜国云 陈乐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循证情志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开展对比实验,选入该期间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样本共计145例,依据单双数分组原理,将双数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72),单数者作为观察组(循证-情志护理模式n=73),对过程中各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记录,以统计学工具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应用价值。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心理状态评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皆显低,依从性数据呈现出较高数值,组间对比P﹤0.05,显现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行循证情志护理模式能够促进其心理状态平稳,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血压水平控制效果,有利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整理护理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借鉴。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心理状态研究 下载:26 浏览:802

张娟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为了让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日常教育工作中,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研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心理状态的必要性,以及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或可制定出更具有可行性的措施,引导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调整心理状态,让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以更积极健康的心态完成日常工作。

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分析 下载:95 浏览:897

姜俊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双盲法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7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各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比护理前低,并且组间行比较上,试验组比对照组低,两组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和掌握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不良心理出现的原因,制定和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较好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障临床疗效。

心理护理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中的满意度观察 下载:149 浏览:1353

庞伟 刘文娟 陈园园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中的满意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统计两组产妇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记录产妇产后出血量,向患者发放焦虑(SAS)、抑郁(SDS)评分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与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析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护理后SAS、SDS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的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配合性,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帮助产后身体恢复。

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研究 下载:135 浏览:1243

牛三宁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1月期间本院肾内科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4例,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使用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内瘘闭塞率、动脉瘤扩张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内瘘闭塞率、动脉瘤扩张率,试验组更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产科护理人员在妊娠合并症中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效果探究 下载:137 浏览:1267

赵蓉蓉1 赵梅2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纳入94例妊娠合并症产妇,将其作为样本,双色球法分组,即对比组、调查组,均有47例样本,前者以普通护理为方案,后者以母乳喂养指导为方案,研究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落实,了解产妇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母乳喂养结果,评估产妇心态,调查满意度。结果:经四个方面评估产妇喂养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在调查组高于对比组,P<0.05。各组母乳喂养率统计后有差异,调查组高于对比组,分别为85.11%、61.70%,P<0.05。施护前经SAS、SDS了解各产妇心态,在调查组、对比组间无差异,P>0.05。施护后经SAS、SDS了解各产妇心态,在调查组低于对比组,P<0.05。满意率统计后有差异,调查组高于对比组,分别为91.49%、72.34%,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人员引导下能提高妊娠合并症患者对喂养知识的了解度,可保持良好心态,提高母乳喂养率,满意度高。

心理认知干预联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1014

刘瑶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干预联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2月至2021年02月之间本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心理认知干预联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干预。对比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SDS评分(29.88±4.76)分和SAS评分(30.02±4.84)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上肢运动能力(60.03±4.27)分、下肢运动功能(31.09±2.35)、步行能力(336.65±26.44)m和平衡能力(40.59±5.37)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心理认知干预联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152 浏览:1559

曹琼瑶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4期

摘要:
研究老年慢阻肺(COPD)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与干预效果。方法:抽取60例本院于2023年04月-2024年04月收治的老年COPD,随机分组命名成研究组、对照组,各组30例,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高,P<0.05;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低,P<0.05;护理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运用在老年COPD护理中,可有效优化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肺功能指标、生存质量,使其满意度与依从性大幅度提升,可推广。

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饮食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实践效果 下载:221 浏览:2235

刘明玉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饮食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院治疗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60例/组,“奥美拉唑治疗+常规护理”、“益气和胃胶囊+中医饮食护理”分别对应对照组、观察组,就两组治疗及护理方案的实践效果开展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症状评分、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以及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开展益气和胃胶囊治疗配合中医饮食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各症状改善,同时协助患者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优化总体疗效、改善总体预后。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