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超声内镜下经胃穿刺双蘑菇头覆膜金属支架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下载:62 浏览:478

胡祖霞 傅增军 杨丽 马苏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总结10例超声内镜下经胃穿刺双蘑菇头覆膜金属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术前禁食12 h、禁水4 h,做好各项血检验及常规检查,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超声下精准的定位、娴熟配合和密切监护;术后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和精心护理;都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2例人工角膜移植术后二期柱镜植入伴自体耳软骨移植术的护理 下载:58 浏览:501

刘璐 严晶 黄绍辉 刘华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总结2例人工角膜移植术后柱镜植入伴前部玻切及自体耳软骨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安全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眼部及耳部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行为转变理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下载:54 浏览:497

宁杰良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水平、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PCI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PCI患者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Philos钢板加腓骨棒植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的康复护理 下载:52 浏览:510

裔欣 李颖 王烨明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总结17例行Philos钢板加髓内同种异体腓骨棒植入重建内侧柱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康复指导,术后加强患肢与体位管理、用药护理、疼痛护理、系统的康复训练及延续性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和准确性,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6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的护理 下载:56 浏览:497

王玮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通过对6例患儿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并采取相应围手术期及与之相适宜的健康指导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基础护理,伤口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观察护理等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 下载:51 浏览:500

温路娜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总结10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的治疗护理措施。密切观察心肺功能、凝血功能,做好用药护理及康复指导工作,是围手术期治疗阶段的护理配合要点。

延续随访护理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下载:252 浏览:2358

刘琼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随访护理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报告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8例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手术的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44/组,常规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研究组以延续随访护理为主,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 6MWD 更长,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分数更高,p<0.05。结论:延续随访护理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一种应用于ISM频段的共面波导型可植入式天线 下载:57 浏览:497

李洪飞 张莹 陈娅莉 宗卫华 《天线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为了满足目前可植入式医疗设备对天线小型、宽带、频率性能稳定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医疗频段(ISM)可植入式天线,天线具有阶梯形状的对称结构,共面波导馈电。采用立方体形状的人体模型填充肌肉,天线置于人体中心部位,仿真设计天线覆盖医疗频段(ISM),分析了天线处于胃、小肠、皮肤等组织材料中仍能够覆盖ISM频段。在配制的模拟人体肌肉溶液中对天线进行测试,带宽为2.02~2.5GHz。天线尺寸4mm×11.9mm×0.8mm,采用FR-4材料,与目前已有的可植入式天线相比,天线具有体积小、带宽宽、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可应用于心脏起搏器、胶囊内镜等可植入式医疗设备。

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再通失败的疗效观察 下载:81 浏览:503

​董丽丽 韩红星 王浩 朱其义 王贤军 宫健 张斌升 张伟华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再通失败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及桥接治疗与直接治疗在其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血管内治疗血管再通失败后加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的60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桥接治疗+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患者26例(桥接治疗组)、行直接血管内治疗+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患者34例(直接治疗组)。术后即刻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价血管再通情况,术后24 h及5~7 d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并统计颅内出血率、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及术后90 d内死亡率。结果 (1)60例患者中,补救性支架植入后即刻血管再通(mTICI 2b~3级)55例(91.7%),术前与术后24 h NIHSS评分[17.50(15.00,24.00)分vs. 12.00(8.25,19.0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29例(48.3%),术后发生SICH 9例(15.0%),死亡9例(15.0%)。(2)桥接治疗组和直接治疗组间即刻血管再通率(92.3%vs. 91.2%)、术后24 h NIHSS评分[12.00(7.75,18.00)分vs. 14.50(10.00,22.00)分]及5~7 d NIHSS评分[8.00(3.00,12.50)分vs. 10.50(6.75,16.75)分]、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57.7%vs. 41.2%)、术后SICH发生率(19.2%vs. 11.8%)及死亡率(11.5%vs. 17.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无论是行桥接治疗还是行直接血管内治疗再通失败后,加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均安全有效,且无明显差异。

补救性支架植入在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再通失败后的临床应用分析 下载:86 浏览:498

​陈付文 刘金朝 赵玉铁 康孝理 杨思福 李红伟 史宏生 汪子文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探讨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再通失败后采用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介入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行机械取栓但再通失败的29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的18例采用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支架组),11例不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非支架组),比较分析支架组与非支架组的最终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预后。结果 支架组与非支架组的最终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8.9%(16/18)、36.4%(4/11),预后良好率分别为55.6%(10/18)、18.2%(2/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组在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11.1%(2/18)vs. 18.2%(2/11)]及死亡率[22.2%(4/18)vs. 45.5%(5/11)]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再通失败后采用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且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灌洗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植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载:49 浏览:354

胡仲辉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灌洗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植入对于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01-2023.08期间收治的88例慢性骨髓炎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引流联合抗生素灌洗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灌洗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 (VAS)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应用抗生素时间、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1、3月以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CRP、TNF-α、IL-6的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灌洗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植入对于治疗慢性骨髓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81 浏览:501

曹佳齐 丁跃有 郑宏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serum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于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心内科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318例。使用酶免疫试剂盒,测定血清RBP4水平。结果 12个月随访结束后,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认共发生27例ISR(ISR组)。基线数据比较发现,ISR组RBP4水平高于非ISR组(t=7.59,P <0.01),植入支架平均直径低于非ISR组(t=-5.03,P <0.01)。两组间性别、年龄、吸烟比例、高脂血症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率、病变血管数、植入支架数、支架平均长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ROC分析显示,RBP4对PCI术后ISR预测的最佳临界点为31.23 mg/L。当RBP4为31.23 mg/L时,其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AUC曲线下面积为0.86,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77.3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血清RBP4水平升高[HR:2.12,95%CI(1.45-2.85)]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而较大直径的支架[HR:0.88,95%CI(0.79-0.94)]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RBP4水平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

预防性护理对心脏支架植入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下载:321 浏览:3668

杨凤前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脏支架植入术后采取预防性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21年6月到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脏支架植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观察组进行预防性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干预效果、干预前后心功能状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支架植患者术后干预中利用预防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运用价值显著。

补阳还五汤对心梗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下载:60 浏览:339

李志强1 常红娟2 王学惠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在心梗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再狭窄预防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46例进行支架植入术的心肌梗死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以及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患者术后支架再狭窄的发病情况以及血脂、炎症因子等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状况及炎症因子水平,同时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的重构。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支架植入后支架再狭窄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263

曹丽娜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3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6例,引流器植入术)和干预组(47例,雷珠单抗+引流器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EGF水平均降低,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眼压均降低,视力均升高,且干预组的眼压及视力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随访结束后,干预组的功能性滤过泡生成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引流器植入术前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房水中VEGF水平,还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眼压,改善患者的视力,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生成,效果显著,预后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髓芯减压联合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 下载:42 浏览:466

范斌 李富航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联合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髓芯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髓芯减压联合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疼痛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43%(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不仅能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而且能避免其发生股骨头塌陷及坏死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孕早期应用超声诊断剖宫产后胎盘植入的效果观察 下载:248 浏览:2864

刘兰雪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孕早期应用超声诊断剖宫产后胎盘植入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产前筛查的225例高危胎盘植入产妇,金标准为病理检查结果,对孕早期应用超声诊断剖宫产后胎盘植入的检出率和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25例产妇中有18例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胎盘植入,占比为8.00%,其中有6例胎盘粘连,占比为33.33%,有7例胎盘植入,占比为38.89%,有5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占比为27.78%。在孕早期经超声诊断有15例产妇为胎盘植入,占比为6.67%,其中有5例胎盘粘连,占比为33.33%,有6例胎盘植入,占比为40.00%,有4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占比为26.67%,在胎盘植入检出率方面,超声诊断和病理检查结果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超声诊断剖宫产后胎盘植入的表现为胎盘形成内漩涡,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后方血流增多,胎盘分界不清晰。胎盘前置合并植入和非植入患者分别有18例和16例,在异常超声征象出现率方面,胎盘前置合并植入患者高于胎盘前置非植入患者,(P<0.05)。结论:剖宫产后胎盘植入在孕早期采用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是一种有效的筛查手段。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不同切口对术后干眼的影响 下载:28 浏览:316

王华 王满华 贺春香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不同手术切口对术后干眼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进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173例(194眼)根据手术切口方式的不同分为巩膜隧道切口组89例(103眼)和透明角膜切口组84例(91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1周、1月、3月的干眼症状评分及BUT、FL检查结果。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及FL评分先升高后降低,BUT先缩短后延长,且两组患者术后1 d、1周、1月干眼症状评分及FL评分均高于术前,BUT短于术前(P<0.05);术后1 d、1周透明角膜切口组干眼症状评分及FL评分高于巩膜隧道切口组,BUT短于巩膜隧道切口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和巩膜隧道切口均可引起患者术后出现早期干眼症状,且前者较后者引起干眼症状更加严重。

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下载:35 浏览:366

王继康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行引流器(Ahmed)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30例(39眼)作为观察组,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行小梁切除术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30例(40眼)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眼压及视力情况,并统计随访期间眼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均较低,术后1个月两组眼压均较术后1周升高(P<0.05);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观察组眼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眼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较小梁切除术,联合引流器植入对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眼压的控制效果更佳,对视力的改善也更显著,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下载:17 浏览:180

霍婕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与探究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白内障患者(60只患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30只患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微切口超声乳化加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1.0以上的占比略高,但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角膜高阶像差、晶状体高阶像差、全眼高阶像差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少。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