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管理领域的应用价值 下载:32 浏览:1564

刘萍 胡友艳(通讯作者) 《生物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管理领域中提供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分析效果。方法:收集我疾控中心在2023.2-2024.2月份的80份微生物样本进行研究,其中2023.2-2023.8月未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2023.9-2024.2月份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两组微生物标本的数量均为40份,对两组管理质量、相关指标的达标率和管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管理质量显佳,指标达标率更高,管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微生物检验中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提升其管理质量,提高指标达标率,提升管理满意度,值得提倡。

基于FSEC赛车电池包的强制风冷系统的热仿真及优化 下载:154 浏览:891

江永涛 徐华源 李思杭 黄碧雄(通讯作者)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11期

摘要:
以电动方程式赛车队参加FSEC的纯电动赛车钴酸锂动力电池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热管理的研究。利用fluent对动力电池包进行仿真设计和结构优化。首先搭建电芯的热模型及其极耳和本体的生热速率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所得电芯等效密度、等效比热容、各向异性热导率、生热速率等参数。接着利用fluent对电池包在自然冷却和强制风冷条件下进行热仿真,得到其温度场分布和流道流速、轨迹线云图。通过仿真结果可知,改变压力出口的位置和形状对于空气流动过程中涡流的产生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增多压力出口和增大速度入口的流速可以有效改善电芯受热不均的问题。

智能天线及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下载:131 浏览:571

​王方刚1 孙燕斌2(通讯作者) 谭鑫2 简雪2 《天线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迅速,我国的智能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步入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科技高度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促进了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但是面对如此快速的发展过程,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也数不胜数。其中从无线通信技术角度来看,虽然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打破传统有线通信技术的各种束缚,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各种外界干扰问题的影响,并且这种信号干扰问题会影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因此,加强研究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无线电通信的传播环境指的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处境,无线通信技术的信号传输方式主要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传播,然而电磁波是比较容易会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当前越来越复杂的电磁环境干扰,进而导致无线通信应用过程出现很多弊端,从无线通信的传输原理和技术区别来看,主要干扰有以下几点:ISI码间干扰、CCI共道干抓以及MAI多址干扰等等。通常情况下,干扰会发生在特定的模式以及宽带状态中。因此,无线通信研究工作人员要对抗干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来推动我国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全面发展。

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提升颈椎病患者满意度的分析 下载:25 浏览:333

许雪勤 曹珊(通讯作者)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对颈椎病患者接受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效果与满意度等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接收的颈椎病患者中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4月~2023年2月,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参照组与研究组,各78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应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72%)、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2.56%)优于参照组,上述指标存在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当颈椎病患者接受护理时,大力应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方式,具备极佳的护理效果,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维护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治疗早泄的研究进展 下载:32 浏览:426

王建1 黄凯2 邹如政3(通讯作者)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摘要:
早泄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阴道内射精的潜伏期缩短;②对射精的控制力不足;③从以上两个层面给病人和/或性伙伴带来的麻烦和人际关系的损害。随着现代人思想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看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一座伟大的宝藏,它对早泄的了解由来已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了它的治疗效果。随着我国男性医学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有关早泄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中医经方泽漆汤治疗胸腔积液及胸腔粘连患儿成功消除胸胁疼痛并取得胸部影像学吸收进展1例 下载:27 浏览:451

李忠旭1.2 王卫涛3(通讯作者)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摘要:
患儿,女,10岁,右侧胸部部疼痛1年余,西医诊断:1.右侧胸腔积液2.胸膜粘连,中医诊断:胸部内伤病 水毒内郁证。运用中医经方泽漆汤口服治疗10天,患儿胸胁疼痛消除并取得胸部影像学吸收进展。本文就患儿通过中医经方泽漆汤口服治疗获得胸胁疼痛消除并取得胸部影像学吸收进展的资料展开讨论。

让医师回归本草源--提高医院临床中医师中药饮片辨识能力 下载:29 浏览:451

杨康 耿嘉玮(通讯作者) 黄晨 徐阳 孙波 孙晓民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摘要:
问题 医院很多临床中医师懂得如何用药、配药,却不能很好地认识炮制或加工好的中药饮片,存在严重的“医药分家”,这不利于中医药学的发展。学习调研 通过学习强国,向习总书记学习调研方法。方法 通过100份“调查问卷“和“走访调查”3人深度访谈做调研。 结果 调研结果:1、中医师应该兼修中医学与中药学,有利于提高医术,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2、我院中医师对中药饮片辨识、加工知识掌握不足。3、增加相关培训是解决办法。解决方案:在院领导大力倡导下,对全院临床医师开展识药培训,从而全面提高中医素养,提高中医临床能力。结论 通过跟习总书记学调研,运用“调查问卷”和“走访调查”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医院临床中医师中药饮片辨识能力,提高临床医师遣方用药能力,提高治病疗效,造福广大患者。

熊鸣峰教授基于中医十层脉论治代谢综合征 下载:29 浏览:485

吴春红1 吴慧婷1.2.3 王腾宇1.2.3 俞宏辉1 乔赟1 王利勤1.2.3 熊鸣峰(通讯作者)1.2.3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摘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与临床面临的危机,其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代谢紊乱症候群,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高脂饮食等。熊鸣峰教授认为MS的发生主要与肝脏糖元合成异常有关,由于左足厥阴经肝解毒能力减退,脾失统帅,导致机体血脂、血糖、尿酸等无法从机体排出,从而诱发的一系列代谢疾病。结合中医十层脉数发现MS患者脉象存在一定规律,经辨脉论治,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疗效,本文从“理、法、方、药”入手,总结熊教授治疗MS临证经验,望给同仁带来思考和启迪。

基于OVT属性分析的复杂近地表精细速度建模方法研究 下载:108 浏览:893

葛雪钦1 刘斌1 丁建强1 李戈圃1 李双2(通讯作者)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4期

摘要:
随着勘探目的层的埋深增大,且构造与岩性越来越复杂,现有资料无法满足精细勘探的需要。川西复杂山前带属于典型的地表、地下构造、储层三复杂地区,目的层超深且波场异常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困难,如何提高原始资料信噪比、提高成像质量、准确落实构造,是地震勘探一体化的攻关方向。要进一步提高三复杂地区的构造成像精度,需要从数据源头解决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成像质量的难题。精细速度场建模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在资料采集的早期预判、识别复杂波场,在地震资料处理阶段去伪存真,准确压制噪声,针对勘探目标精准成像,从而降低勘探风险,提高钻探成功率。

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延迟关胸患儿的护理对策及应用探讨 下载:142 浏览:1676

甘珊 黄秀华 杨立利(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探讨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延迟关胸患儿的护理对策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延迟关胸1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新生儿CRIE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低,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延迟关胸患儿,采取综合护理方式进行临床干预,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的疼痛症状,还可以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治疗更安全,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 下载:182 浏览:1877

顾建伟1 孙莉1 蔡健娥1 沈李2 范巧玲1(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喂养不耐受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较为常见的问题,对其生长发育及生存质量造成巨大影响。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先从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开始进行阐述,并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归纳、总结,认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早期微量喂养、持续鼻饲喂养、喂养体位、口腔护理、母乳强化剂的应用及抚触按摩护理等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旨在为临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护理提供理论。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165 浏览:1550

谷文岳 王芳(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入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集束化护理)两组,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对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感染发生率3例(8.33%),对照组感染发生率10例(27.78%),(p<0.05);观察组无明显感染33例(91.67%),对照组无明显感染26例(72.22%),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临床指标:护理后观察组的RR、HR、PaCO2、PaO2结果更好,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8.33%),对照组不良反应10例(27.78%),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可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护理结果十分理想,值得推广。

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的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对白血病患儿的影响研究 下载:185 浏览:1898

李文超1 徐丹1 张平1 冯婉蓉1 钟涛2(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探析研究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的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对白血病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白血病患儿20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100例,使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00例,使用以生态系统为框架的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心理情况、治疗依从性、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均有效,观察组心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治疗依从方面比对照组显著更高,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更少。结论:应用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的团体游戏辅导式护理应用于白血病患儿中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改善患儿的负面心理,使患儿依从性更高,促进患儿增进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2%利多卡因湿敷缓解儿童静脉穿刺疼痛感的效果研究 下载:196 浏览:1902

李明蓉 王昕 徐颖(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讨论2%利多卡因湿敷缓解儿童静脉穿刺疼痛感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4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期间儿科实行静脉输液的患儿60例,分为两组,使用2%利多卡因湿敷为实验组,使用常规静脉穿刺为对照组。使用MBPS(改良儿童疼痛行为评分)检测,其中0分表示无痛,1分到3分表示轻度疼痛,3分到6分表示中度疼痛,6分到9分表示重度疼痛。使用心电监护仪检测两组患儿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的情况。穿刺成功率统计,定义为一次穿刺成功的几率;护理满意率评价,诊疗结束后由家长进行主观评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及“不满意”3 个等级。结果:两组的疼痛程度以及疼痛发生率,护理满意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相比,差异较大(P<0.05)。两组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呼吸相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的患儿中使用2%利多卡因湿敷,有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缓解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循证护理对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的影响 下载:158 浏览:1400

刘珊珊 孙慧慧(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分析循证护理对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2023年1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为对照组,选择2023年7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如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与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可取得明显的效果,可显著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相关炎症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儿护理中作用分析与探究 下载:187 浏览:2022

康世萍 于洋(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儿护理中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86例小儿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对照组患儿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方式,对观察组患儿实行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率、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5.35%、74.42%,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3.02%、72.09%,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引起癫痫的起因、癫痫危害、生活饮食掌握情况明显更佳,与对照组分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癫痫患儿护理中,实行健康教育干预的价值较为显著,可以确保患儿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在改善患儿与家属不良心态的同时,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水平,确保护理行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而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互联网+护理在出院患儿雾化吸入中的应用 下载:200 浏览:2039

丁萍 蒋星美 李佳丽(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探讨互联网+在出院患儿雾化吸入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且需接受雾化吸入的患儿92例,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互联网+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延续性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施互联网+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延续性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文对出院患儿实施互联网+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了患儿家长的延续性护理满意度,对促进疾病预后有着积极意义。

无痛舒适技术在儿童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下载:201 浏览:2123

范春梅 耿建伟(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探究在儿童静脉采血护理中使用无痛舒适技术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医院中接受静脉采血的儿童共500例,随机分组法,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无痛舒适技术。观察2组静脉采血配合度、穿刺成功率、疼痛评分及哭闹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哭闹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静脉采血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及疼痛程度,有效提高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采血依从率。

围产医学中心模式下早产儿母乳喂养研究进展 下载:241 浏览:1849

史甜 杜玉林(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据WHO统计,2020年有1340万早产儿出生,占所有活产儿的4-16%%,2019年约有90万儿童死于早产并发症。早产儿面临着多种健康风险,如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视网膜病变、感染等,不仅影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和社会经济负担[1]。为了改善早产儿的预后和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围产医学中心模式(perinatal center model)被提出并广泛应用。围产医学中心是一种以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为服务对象,以区域化为组织形式,以多学科协作为工作模式,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的医疗保健体系,其核心是实施个体化、家庭中心化和持续性的护理,促进母婴亲密接触和母乳喂养[2]。

26例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下载:206 浏览:2048

张梦 高飞 朱素菲 邓秋连 黄玉开(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分析26例新生儿无乳链球菌(GBS)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耐药性方法 对我院在2021年至2023年全年期间内各科室收治的26例GBS血流感染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科室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急诊科门特及新生儿科等,所纳入的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特征、血培养、脑脊液培养情况及药敏结果。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GBS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表型。结果 GBS血流感染26例患儿中,早发型12例,晚发型14例。晚发型症状主要以脑膜炎和发热为主,占50%和64.3%。药敏结果青霉素、氨苄西林、利奈唑烷及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100%;而患儿对莫西沙星药物和左氧氟沙星药物产生得到耐药性概率一致都是3.8%;患儿对红霉素耐药性66.7%(10/15)、克林霉素耐药性66.7%(10/15)一致,作为红霉素药物、克林霉素药物同时耐药都是固有表型(constitutive macrolide-lincosamide Streptogramin B,cMLSB);5株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敏感,敏感率为33.3%(5/15);同时,并没有在相关试验中发生阳性菌株(iMLSB),试验名称为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D-抑菌圈试验;而且没有发现患儿对红霉素耐药但是对克林霉素药物存在敏感性,且经相关试验发现阴性菌株(M型),试验名称为D-抑菌圈试验;除此以外,也没有发现患儿对克林霉素存在耐药性,但是对红霉素药物相对敏感或者中介为L型表型。结论 新生儿GBS血流感染在临床具有高死亡率、致残率等特点,在疾病发生后,患儿存在发生多种并发症的风险,例如:重症肺炎、败血症等。此外脑膜炎为晚发型GBS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青霉素和氨苄西林仍是治疗新生儿侵袭性GBS感染及高危新生儿预防GBS感染的首选药物。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