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种无人机低仰角测控通信信道建模方法研究 下载:55 浏览:331

李海鹏 吕瑶 《无线电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针对无人机测控通信系统,在分析低仰角信道中直射、反射与散射径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无人机低仰角测控通信信道建模方法。将直射径建模为含有直射载波多普勒频偏的乘性信道,采用正弦波叠加法将散射径建模为入射角在任意范围内均匀分布的衰落信道,并分析讨论了散射径中不同入射角范围对其时变性、相关性的影响。采用此模型设计2个不同莱斯因子条件下的信道实例,验证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并讨论莱斯因子对系统BER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莱斯因子对系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莱斯因子较小时,则要求无人机或测控站天线主波瓣较窄,具有较强抑制多径的能力。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测控网运行评估仿真与实现 下载:57 浏览:331

高惠荔1 刘彬1 李文舒2 徐建1 陈思远1 《无线电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测控网运行质量评估手段主要依据设备跟踪卫星成功率,评价过于简单,针对现有测控网运行质量评估手段单一、测控设备在测控网中运行效率无法评估等问题,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测控网运行质量开展评估研究,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建立相应数学分析模型,采用测控网内设备跟踪试验数据作为输入,计算仿真出测控网运行期间单套设备综合打分排名。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数据结果与设备运行实际情况比较符合,模糊综合评判法有助于提高测控网运行质量评估能力,对后续测控设备、测控网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合理化建议。

军用通信网络可靠性设计技术 下载:54 浏览:337

刘存才1 梁禹1 冯伟2 《无线电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无法简单套用经典方法来研究复杂军用通信网可靠性设计这一难题,对通信网可靠性研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详细的可靠性测度指标。基于军用通信网可靠性设计需求,建立了系统可靠性测度和数学模型,给出了一种快速的解析评估算法和适用于大型网络的模拟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快速、有效地计算评估可靠性指标,为军用通信网络可靠性设计提供可行、有效的工程方法。

基于嵌入式的移动自组织网络通信平台设计 下载:57 浏览:342

周锦阳 宋广 《无线电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自组织网络在小型便携式移动平台上的开发应用问题,以嵌入式ARM系统为载体,结合WiFi无线传输协议,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移动自组织网络通信平台。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利用Linux内核netfilter框架,对流经平台数据进行抓包、处理,针对数据包的不同类型,加载不同的报文处理策略,实现了移动自组织网络通信平台间的自组织路由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移动自组织网络通信平台具有良好的通信稳定性和连续性,满足移动自组织网络的通信应用需求。

轨道交通桩板结构隔振效果有限元分析研究 下载:89 浏览:510

刘晶磊1 赵倩1 李凯1 刘航1 刘杰1 郭淑磊2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为了研究轨道交通荷载作用下桩板结构主动隔振措施的隔振效果,在路基模型中设置桩板结构,为了模拟振动波传播于无穷远处,通过无限元边界与有限元边界相结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模型,把桩长、填充率及埋深因素考虑在内,研究各因素对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桩长增加,隔振效果越显著,处于45度角方向存在明显的振动加强区,随着距离振源增加,振动加强区均在减小;埋深对隔振效果影响显著,随着埋深的增加隔振效果加强,隔振效果增强趋势是由45度中线区域逐步向俩侧增强,埋深小会引起隔振板对波反射,影响隔振效果;填充率因素在主动隔振桩板结构中有隔振效果,但效果不明显,随着填充率的增加其隔振效果在缓慢增长.

基于字典学习的稠密光场重建算法 下载:45 浏览:356

夏正德1 宋娜1 刘宾2 潘晋孝2 闫文敏3 邵子惠4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相机阵列是获取空间中目标光场信息的重要手段,采用大规模密集相机阵列获取高角度分辨率光场的方法增加了采样难度和设备成本,同时产生的大量数据的同步和传输需求也限制了光场采样规模.为了实现稀疏光场采样的稠密重建,本文基于稀疏光场数据,分析同一场景多视角图像的空间、角度信息的关联性和冗余性,建立有效的光场字典学习和稀疏编码数学模型,并根据稀疏编码元素间的约束关系,建立虚拟角度图像稀疏编码恢复模型,提出变换域稀疏编码恢复方法,并结合多场景稠密重建实验,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对场景中的遮挡、阴影以及复杂的光影变化信息进行高质量恢复,可以用于复杂场景的稀疏光场稠密重建.本研究实现了线性采集稀疏光场的稠密重建,未来将针对非线性采集稀疏光场的稠密重建进行研究,以推进光场成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以太网协议转换器测试方法与应用 下载:67 浏览:366

于红增1 冯伟2 《无线电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解决IP报文传输过程中存在的丢包和时延抖动超限问题,在讨论协议转换器对QoS的影响及分析QoS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对其QoS指标及其动态范围进行定量测试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协议转换器在通信业务存在大数据量突发条件下,无法对其他实时业务提供QoS保证。根据测试结果设计了系统QoS部署方案的优化措施,试验表明该优化方案很好地解决了广域网端到端通信的QoS问题,降低了构建广域网的难度。

低功耗数字化调制解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70 浏览:371

周士雷1 韩刚2 《无线电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卫星通信信道设备低功耗和数字化的需求,提出一种低功耗、数字化卫星调制解调平台的设计方法。前端通过AD9364完成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后端采用大规模FPGA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测试结果表明,该调制解调平台通过加载不同的软件,可实现数据速率可变、调制解调方式可变、多种编译码方式、扩展L频段(950~2 150 MHz),大幅度降低了平台的体积和功耗,可作为一个成熟平台应用于卫星通信终端或便携站的产品设计中。

基于帧间数据处理的杂波点迹滤除技术研究 下载:68 浏览:380

李宏伟 汪洋 《无线电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雷达搜索和跟踪过程中产生的杂波点迹影响操作员对目标信息和空情态势的判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帧间数据处理的杂波点迹滤除方法,实时地对单个驻留内的点迹进行相关处理,并辅以速度、幅度、RCS和距离展宽等门限控制来提高杂波点迹正确滤除率。利用雷达的实际跟飞数据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此类试验场景下,利用该方法可以大幅度地滤除杂波点迹,并完整地保留真实目标点迹,提高输入点迹质量及空情显示的清晰度和可视度。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皮下腺体全切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效果探讨 下载:82 浏览:406

莫永泮 杨毅 《诊断医学》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NAC)复合体乳腺皮下腺体全切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保留NAC复合体乳腺皮下腺体全切术。观察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乳腺美观度,以及3年后生存率、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乳腺美观度的优良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内生存率、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NAC复合体乳腺皮下腺体全切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效果较佳,可以有效提高术后乳腺的美观度,适于临床应用。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无法加载ArcGIS Server地图服务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51 浏览:396

万研新 刘鑫 王作兵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采用美国Esri公司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工具包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加载ArcGIS Serve地图服务时,常出现浏览器端不能显示地图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从浏览器控制台调试信息入手,采用敏感信息关联法,结合客户端、服务器端和浏览器端各自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得出当使用HTTPS协议访问服务器时,自签名证书不能通过浏览器安全验证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该分析通过采用HTTP协议和禁止浏览器警告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并针对三款主流浏览器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一种灵活通用的分级网络异常流量监测系统 下载:40 浏览:357

李师谦1 王海涛2 张吉刚1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12期

摘要:
网络异常流量监测是发现网络安全隐患和确保网络健康平稳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针对常见的园区网环境,设计了一种灵活通用的分级网络异常流量监测系统。文章介绍了网络异常流量监测的意义和相关工作,描述了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基于特征匹配的异常流量监测模块、基于Holt-Winter指数平滑法的微观异常流量监测模块和基于流量曲线比对的宏观异常流量监测模块。

车载天线指向精度的研究 下载:81 浏览:428

刘会锋1 李艳梅2 《无线电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指向精度是车载天线的关键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而影响车载天线指向精度的因素众多,介绍了车载天线系统的组成和对指向精度的要求,给出了指向精度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指向精度的组成和产生原因,改进了车体、天线结构、天线驱动的设计方法,提高了系统的指向精度,在实际测试和使用中指向精度有明显提高,和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对车载天线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基于“太空篱笆”系统的大规模高速数据传输设计 下载:84 浏览:476

张海江1 田之俊2 《无线电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美国的"太空篱笆"系统采用了全数字相控阵体制,阵元规模庞大,其超大规模高速数据的稳定传输是系统设计的难点。在分析"太空篱笆"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光纤分布式大规模高速数据传输架构,并介绍了数据传输架构组成及特点,对其中关键的稳定性设计方法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对整个数据传输架构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数据传输稳定、可靠,有效保证了数据同步及异常自恢复。

采用Weltch谱估计法的宽带频谱监测系统设计 下载:90 浏览:482

慈国辉1 李慧勋2 张红涛1 《无线电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通信过程中异常信号干扰和频谱资源利用紧张的问题,设计了频谱监测系统,FPGA进行数字下变频(DDC)和傅里叶变换(FFT),OMAPL138进行数据的运算及显示。针对实时频谱带宽较窄的问题,采用扫频和FFT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宽带频谱的采集分析。采用Weltch谱估计的方法,提高了在最小频率分辨率的频谱刷新速率。在FPGA硬件平台上进行仿真验证,测试结果表明,采用Weltch法的频谱刷新时间是直接FFT法的1/13。

基于用户需求的WLAN接入选择算法 下载:72 浏览:475

赵章明1 夏珅宁2 郭长绥1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着当前WLAN设备和用户爆发式增长,许多公共场所都大量部署WLAN以满足人们的无线通信需求。面对当前WLAN密集部署的现状,用户该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优的WLAN接入,是影响到用户通信体验和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问题。针对不同业务用户对网络性能的需求和偏好,设计了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WLAN接入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用户移动速度区分用户类型,禁止高速移动用户接入WLAN,以避免不必要的切换;然后基于用户业务对信号强度、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等WLAN网络属性的需求,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属性的权重,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多属性决策机制,以找出最优AP接入。OPNET网络仿真验证表明,该接入方法减少了不必要的切换,降低了切换失败概率,提高了网络性能。

原子钟在线监测评估方法设计 下载:91 浏览:495

邓小波1,2 赵斌2 王铮3 《无线电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大型通信、测量电子系统一般配备2台或2台以上原子钟作为系统的时间、频率基准,互为备份构建主、备时频信号基准,以提高系统时频信号可靠性,保障系统连续运行。主备原子钟间虽然可通过相位比对、数据分析检测到原子钟工作状态异常状况,但是由于缺乏参考,难以通过时频系统本身区分故障来源,存在故障定位难的技术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间振荡器的主、备用原子钟频率跳变检测、短期稳定度分析评估方法,为时频系统主、备用原子钟故障定位提供技术手段,提高时频系统故障判断准确性,并缩减系统故障定位、故障恢复时间。使用3台铷原子钟进行了测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时钟稳定度的评估,并可实现时钟频率跳变的故障定位。

模拟退火算法在战场频率资源分配中的应用 下载:93 浏览:506

于江1 贺赛飞1 张凤霞1 肖创创1 周化鹏1 辛俊涛2 《无线电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为有效利用战场电磁频谱资源,在介绍模拟退火算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启发式战场频率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传统模拟退火算法来实现频率分配的特殊用途,并借助代价函数对生成的频率分配方案进行质量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频谱资源的使用效率,可为从事频谱管理等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基于XML的振动数据架构设计 下载:94 浏览:500

王富海 李伟峰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在机械振动测试任务中,一组机械设备的振动数据是由岗位人员在某型任务、特定工况、特定位置下采集原始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后得到的。对于完整的振动数据存储,我们不仅要存储数据文件,更要存储数据文件的相关描述信息。XML是W3C组织发布的一种标记语言标准,其具有易于扩展、结构性强、交互好、语义丰富、基于内容的数据标识、可格式化、易于处理、与平台无关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振动数据结构进行分析,给出了振动数据的数据结构,设计了振动数据的XML架构,未来可以将存储在不同地方的振动数据通过XML格式的文件有效组织起来,使用本文设计的XML架构可以对生成的XML格式的振动数据文件完成数据结构及有效性验证。

加强油气企业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下载:57 浏览:380

胡浩 赵厚川 罗燕 苟昭辉 唐志勤 《天然气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不断加强和推进油气企业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新时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反腐败斗争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分析了中国石油企业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研究认为,中国石油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突出地位、素质培养和作风建设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