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余热发电机组轴承故障原因分析及解决 下载:53 浏览:363

杨玉峰 《中国设备》 2019年8期

摘要:
分析昌冶炼厂余热发电机组轴承损坏的原因,从技术改进和生产管控2个方面入手,解决轴承故障,保障余热发电机组连续稳定运行。

铜绿假单胞菌黏附素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下载:71 浏览:474

宋静芳 陈芬芳 冯伟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克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黏附素(adhesin)基因,表达纯化黏附素蛋白和获得多克隆抗体。[方法]设计特异性PCR引物,以铜绿假单胞菌DNA为模板,PCR法扩增铜绿假单胞菌黏附素基因,并将其进行双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将重组质粒pET28a-adhesin转入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然后通过亲和层析进行纯化。再利用各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将adhesin蛋白免疫小鼠,并获得了高浓度的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成功得到了重组质粒pET28a-adhesin,并通过亲和层析得到重组adhesin蛋白。Adhesin的α-螺旋含量为46.37%,无规卷曲的含量为35.96%,β片层的含量为17.67%。模拟得到了adhesin蛋白的三级结构。该蛋白是一个跨膜蛋白,具有两个跨膜区。Adhesin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获得的抗血清效价高于1:5120。[结论]纯化得到了重组adhesin及其抗血清,为研究该蛋白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易地扶贫搬迁与宅基地有偿退出协同推进机制研究 下载:55 浏览:358

耿敬杰1,2 汪军民1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易地扶贫搬迁与宅基地有偿退出存在"目标一致,利益耦合"的战略协同关系,因此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实现互利共赢。一方面要发挥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拉动作用,通过"人的城镇化"和产业扶贫方式,引导和鼓励贫困群众有偿退出宅基地;另一方面要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对易地扶贫搬迁的驱动作用,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优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土地指标紧缺和资金不足这两大难题,提高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增加搬迁群众的生计资本,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

基于小分子的铜离子与汞离子双识别荧光探针 下载:63 浏览:407

袁跃华 朱永军 胡伟 秦君 田茂 忠冯锋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铜离子在不同细胞生理过程中作为催化辅助因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体内铜离子浓度出现异常也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与铜离子相比,汞离子是各种重金属污染物中最普遍、最危险的一种。因此,对它们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荧光探针法由于具有灵敏度高、快速便捷、可视化和原位无损检测等优点而成为Cu2+与Hg2+离子重要的检测手段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基于小分子Cu2+和Hg2+离子双识别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性能及其在分析方面的研究与最新进展,并展望了此类荧光探针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选矿厂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下载:83 浏览:474

赵立红 《中国设备》 2018年5期

摘要:
选矿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转是选矿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选矿厂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优化,还应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以满足当前选矿工作的要求。

测井技术管理与解释工作质量标准化建设初探 下载:49 浏览:403

杨安民1 雷宏2 刘英2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2期

摘要:
介绍了测井技术管理与解释工作质量标准化建设初步探索的几点做法,主要包括:作业队伍包片管理;测井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完善现场测井监督要点和原始纸质资料的验收要点;建立电子资料数据库和完善纸质资料的归档与交接工作。通过4个方面工作的探讨,形成了测井技术标准化建设初步方案,降低了作业队伍的成本,提高了整体测井质量。

电气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分析 下载:38 浏览:386

翁荣政 《中国设备》 2020年2期

摘要:
电力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电气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分析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介绍电气设备可靠性的评估指标以及实现电气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之间相互协调的方法。

欧Ⅵ用钒基和铜基SCR催化剂对比研究 下载:79 浏览:460

王孝莉1,2 霍翠英1,2 王军1,2 安丽花1,2 徐永杰1,3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基于欧Ⅵ用钒基SCR催化剂和铜基SCR催化剂小样试验,从转化效率、氨存储、水热老化等三个方面,对钒基催化剂和铜基催化剂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发现铜基催化剂在低温转化效率方面优于钒基催化剂,在高温转化效率方面劣于钒基催化剂;而在氨存储和水热老化方面优于钒基催化剂。

铜及铜合金真空扩散焊接工艺优化及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下载:52 浏览:288

刘敏1 杨自鹏2 张丽娜1 郭博闻1 王华宾1 李跃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3期

摘要:
采用真空扩散焊接技术进行了铜及铜合金焊接工艺试验,研究了焊接温度、保温时间、焊接压力、镀层(Ni)对接头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测量分析了接头金相、力学性能与显微硬度。结果表明:通过镀镍有效消除了零件表面粗糙度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扩散界面的接触面积,焊合率超过95%;连接界面铜与镍扩散充分且均匀;接头拉伸强度与母材等强,断口位于母材侧,为韧性断口。

关于降低阳极铜天然气单耗的生产实践 下载:56 浏览:462

车瑞杰 《冶金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北方铜业垣曲冶炼厂在阳极炉使用了天然气还原技术。针对使用天然气还原吨铜耗量高这一生产现状,从氧化还原枪的角度和位置、还原气体的配比、炉内渣量的大小四个方面进行摸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黄瓜Cu/Zn-SOD基因克隆及可溶性表达和纯化 下载:81 浏览:494

陈梦瑶 冯超越 南天豪 陈星辉 冯雨彤 朱振洪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克隆黄瓜Cu/Zn-SOD基因,并利用大肠杆菌进行可溶性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黄瓜表皮的总RNA,然后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技术克隆获得黄瓜Cu/Zn-SOD基因。该基因与p GEX2T载体相连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摸索可溶性表达方法。利用GST亲和层析方法纯化目标蛋白,SOD酶活性测定采用邻苯三酚法。[结果]成功地克隆了全长为459 bp的黄瓜Cu/Zn-SOD基因,编码152个氨基酸。Protein Blast分析表明其结构域中分别包含Cu2+、Zn2+结合位点,为典型的Cu/Zn-SOD酶。目标蛋白可溶性表达条件是16℃、0. 1 mmol/L IPTG诱导20 h。SDS-PAGE分析表明GST亲和层析成功地获得重组黄瓜Cu/Zn-SOD。活性测定表明两次纯化的蛋白样品SOD酶活力分别为2 328. 9 U/m L、2 144. 7 U/m L。[结论]从黄瓜表皮中克隆获得Cu/Zn-SOD基因,该基因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获得可溶性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具有较高的SOD酶活力。

新型空穴传输材料CuSCN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下载:90 浏览:511

亓媛媛 李明光 王宏磊 张雯 陈润锋 黄维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硫氰化亚铜(CuSCN)是一种良好的p型宽禁带透明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透光性、高导电率、易于常温制备、可溶液加工性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使得CuSCN成为未来大面积制备光电器件的有力竞争者。本文概述了CuSCN半导体材料的晶体结构、光学性质以及空穴传输特性等基本物理性质,介绍了几种常见CuSCN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加工成膜法、电化学沉积法和连续性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等;对上述不同的制备方法结合实际应用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比与讨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接下来总结了CuSCN材料作为空穴传输层在场效应晶体管(FETs)、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以及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HSCs)等领域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最后对CuSCN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prtR在铜绿假单胞菌抵抗外源性氧化压力中的作用 下载:82 浏览:489

孙子羽1 满都拉1 陈忠军1 吴卫辉2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研究prtR在铜绿假单胞菌抵抗外源性氧化压力时的作用。[方法]通过对双氧水处理后的生物膜残留量及其菌株存活率的定量来研究铜绿假单胞菌中prtR对双氧水抗性的影响;通过RT-PCR的方法研究在双氧水处理后,绿脓杆菌素在含有空载体或过表达prtR载体的PAK中mRNA水平与抗双氧水能力变化的关系。[结果]过表达prtR能显著提高双氧水处理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状态下的存活率;存活率的提高是由绿脓杆菌素的表达被抑制实现的,而由prtR调控的一定水平的绿脓杆菌素表达对铜绿假单胞菌抗双氧水是必要的。[结论]prtR能够通过影响绿脓杆菌素的表达,提高铜绿假单胞菌抵抗外源性氧化压力的能力。

新型空穴传输材料CuSCN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下载:94 浏览:496

亓媛媛 李明光 王宏磊 张雯 陈润锋 黄维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硫氰化亚铜(CuSCN)是一种良好的p型宽禁带透明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透光性、高导电率、易于常温制备、可溶液加工性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使得CuSCN成为未来大面积制备光电器件的有力竞争者。本文概述了CuSCN半导体材料的晶体结构、光学性质以及空穴传输特性等基本物理性质,介绍了几种常见CuSCN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加工成膜法、电化学沉积法和连续性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等;对上述不同的制备方法结合实际应用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比与讨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接下来总结了CuSCN材料作为空穴传输层在场效应晶体管(FETs)、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以及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HSCs)等领域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最后对CuSCN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空气中单丝和丝阵电爆炸特性的比较 下载:49 浏览:406

李琛1 韩若愚1 刘毅2 张晨阳1 欧阳吉庭1 丁卫东3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开展了500 J储能下、大气空气介质中微秒脉冲电流源驱动平面型铜丝阵负载电爆炸放电特性研究,并与铜单丝电爆炸进行了比较.实验中保持铜电极间距2 cm不变,选择2-16根直径100μm的铜丝组成平面型铜丝阵,同时选择直径50-400μm的单根铜丝作为对照,对电爆炸过程中负载电压、回路电流与光辐射强度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电功率、沉积能量等参数,研究质量变化对铜导体电爆炸过程的影响规律;特别地,对于相同质量下单丝与丝阵负载情况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质量增加,单丝电爆炸气化与电离过程变缓,宏观表现为电压峰值时刻延后、半高宽增大(约0.07μs增至约0.64μs);与之不同,虽然丝阵电爆炸时刻随质量增加延后,但气化与电离持续时间变化不明显,电压峰半高宽稳定在0.11±0.01μs,且击穿发生前丝阵负载沉积能量低于同质量单丝负载.光辐射强度方面,丝阵电爆炸光辐射强度比三次同质量下单丝电爆炸分别强约28%,49%和52%.造成单丝与丝阵电爆炸过程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比表面积的差异使得细丝的相变过程更加迅速,表现为相同质量下细丝丝阵比粗单丝爆炸过程快;二是电热/磁流体不稳定性在丝阵与单丝中发展程度不同,表现为光强-时间曲线的差异.

两相区形变对含铜低碳钢合金元素配分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443

陈连生 李跃 田亚强 郑小平 魏英立 宋进英 《新材料》 2019年11期

摘要:
采用DIQ(两相区形变-保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借助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两相区不同变形量对一种含Cu低碳钢组织演变、位错密度和Mn、Cu合金元素配分行为与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经历了两相区热模拟压缩变形处理的含Cu低碳钢,随变形量的增加,铁素体和马氏体组织均趋于细化,位错密度逐渐增加,合金元素配分行为先增强后减弱。两相区变形处理的变形量为10%时,Mn、Cu原子的配分效果最好,二者在马氏体中的平均含量较原实验钢分别提高了62.82%和20.73%。

三维有序大孔铜基吸附剂的制备及除碘性能 下载:81 浏览:444

王龙江1 李永国1 俞杰1 樊惠玲2 吴波1 韩丽红1 李彦樟1 乔太飞1 《新材料》 2019年8期

摘要:
分别采用胶晶模板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三维有序大孔(3DOM)结构和无3DOM结构的铜硅复合物。通过静态实验评价了复合物对气态碘的吸附性能。采用SEM、TEM、XRD、热重仪对吸附碘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了N2等温吸附脱附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3DOM铜硅复合物三维孔道结构规整;与无3DOM结构的铜硅复合物及商品纳米铜粉相比,3DOM铜硅复合物对气态碘的吸附性能明显提升,这主要归功于其发达的孔道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和纳米尺寸晶粒。这一研究为开发新型高效的碘吸附剂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

prtR严紧调控的分子基础及对绿脓杆菌素表达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491

孙子羽1 满都拉1 陈忠军1 吴卫辉2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阐明铜绿假单胞菌prtR严紧调控的分子基础及对绿脓杆菌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5'RACE确定prtR和ptrB的转录起始位点;通过RT-PCR的方法研究prtR的相对表达水平和对绿脓杆菌素表达的影响。[结果]prtR和ptrB的转录起始位点分别位于已预测的结构基因上游-1 bp和-322 bp;另外,PrtR除了通过抑制prtN来抑制绿脓杆菌素的表达之外,它的本底水平的表达对绿脓杆菌素还有一个间接或直接的抑制作用。[结论]造成prtR极低表达水平的原因,除自我抑制外,还存在ptrB对其的转录竞争抑制。此外,prtR独立对绿脓杆菌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基于拉曼热测量技术的铜基复合物法兰GaN基晶体管的热阻分析 下载:59 浏览:436

刘康1 孙华锐1,2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采用拉曼热测量技术结合有限元热仿真模型,分析比较新型铜/石墨复合物法兰封装与传统铜钼法兰封装的GaN器件的结温与热阻,发现前者的整体热阻比铜钼法兰器件的整体热阻低18.7%,器件内部各层材料的温度分布显示铜/石墨复合物法兰在器件中的热阻占比相比铜钼法兰在器件中的热阻占比低13%,这证明使用高热导率铜/石墨复合物法兰封装提高GaN器件热扩散性能的有效性.通过对两种GaN器件热阻占比的测量与分析,发现除了封装法兰以外,热阻占比最高的是GaN外延与衬底材料之间的界面热阻,降低界面热阻是进一步提高器件热性能的关键.同时,详细阐述了使用拉曼光热技术测量GaN器件结温和热阻的原理和过程,展示了拉曼光热技术作为一种GaN器件热特性表征方法的有效性.

铜基电催化剂还原CO2 下载:93 浏览:505

刘孟岩1,2 王元双1,2 邓雯2 温珍海2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温室气体CO2的大量排放给全球气候造成潜在威胁,电化学还原CO2为有用的化工产品作为一种人为的碳循环的方式,拓展了新的利用CO2的可能性,并且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显著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然而,在转化CO2为有价值的产品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抑制析氢副反应的同时达不到高效率、高选择性。铜因其在电催化还原CO2过程中优异的催化性能而得到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电催化还原CO2的发展以及电化学转化CO2的优缺点,介绍了CO2RR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并概述了Cu电极、CuMOFs材料电极以及通过氧化、合金化、纳米化和表面修饰等方法修饰的铜电极的进展,但是电催化还原CO2的反应机理尚不太确定。最后,讨论了未来铜基电极催化剂高效率地选择性转化CO2会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研究的方向。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