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下载:209 浏览:3103
腹泻患儿粪便中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下载:152 浏览:1909
摘要:
对烟台黄渤海新区腹泻患儿粪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分析腹泻致病的主要原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3年4月份,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份,选择该时间段内烟台黄渤海新区疾控中心接收的80例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研究,对患儿粪便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患儿微生物感染情况及部分病原菌耐药性。结果:通过检测,共有63例粪便样本检出病原微生物,其中细菌感染23例(36.51%),腹泻相关病毒感染40例(63.49%),包括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1例)、沙门氏菌(8例)、志贺菌(4例)、诺如病毒(27例)、轮状病毒(13例)。大肠埃菌对氨芐西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均会出现耐药;沙门氏菌对氨芐西林、头孢他定、阿米卡星耐药。结论:对腹泻的患儿进行粪便病原微生物检查,可以判断患儿的病情,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研究
下载:288 浏览:3610
摘要:
研究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1-2022.12月,1年内检验科收集的150个样本,分别进行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对比两种方式的检验效果。结果:涂片镜检150个样本,合格标本129例,检出致病菌106例,检出率为82.17%,不合格标本21例,检出致病菌6例,检出率为28.57%,涂片镜检合计检出致病菌112例,检出率为74.67%。细菌培养150个样本,合计检出了127例致病菌,检出率为84.67%。细菌培养致病菌明显高于涂片镜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涂片镜检可以快速获得检验结果,是做出初步诊断的重要参考,虽然细菌培养耗时较长,但能进一步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和效果监测提供依据,两种微生物检验各有所长,同时应用于临床实现取长补短,准确性和时效性都能兼顾,有较高应用价值。
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对儿童细菌性腹泻诊断的价值研究
下载:288 浏览:2974
摘要:
研究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对儿童细菌性腹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2年6月期间,本地区收入的88例细菌性腹泻患儿,采集患儿粪便样本后,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药敏试验,分析患儿病原微生物种类及耐药情况。结果:88例患儿中,共检出病原菌阳性85例,检测出率96.59%,其中又以志贺菌检出率38.82%最高,其次为沙门菌25.88%、弧菌属18.82%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志贺菌、弧菌属均对头孢哌酮的耐药性最高,分别为33.33%、18.75%,沙门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性最高,为31.82%,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强,为44.44% 其他病原菌则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为60.00%。结论:在儿童细菌性腹泻疾病中病原微生物主要志贺菌、沙门菌以及弧菌属为主,临床可以通过微生物检验明确患儿的病原菌类型,并通药敏试验为其选择高敏感性治疗药物,以确保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疾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观察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分析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下载:299 浏览:3082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研究
下载:325 浏览:3327
摘要:
研究和分析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儿童细菌性腹泻患者,均采用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方式。比较患儿病原微生物检验后的致病菌分布情况。结果: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阳性检出率为91.67%,其中埃希菌占据49.09%、志贺菌占据23.63%、变形杆菌占据21.8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占据3.63%、类志贺邻单胞菌占据1.81%。结论:引发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埃希菌、志贺菌、变形杆菌等,在儿童细菌性腹泻的防治过程中,需要根据病原微生物检验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便于从根本上降低儿童细菌性腹泻的发病率,保证患儿能够健康成长。
研究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3421 浏览:3354
土地整治前后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下载:173 浏览:1852
沟道土地整治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响应机制及演化规律
下载:168 浏览:1836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下载:410 浏览:4309
摘要:
分析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行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组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两组诊断正确率,以及特异性、敏感性,另对检测数据进行复用,评估不同工作方法下,病程、年龄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用分析表明,病程在7d以下、年龄在1-6岁之间的患儿,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均相对理想,与病程超过7d的患儿、其他年龄区间的患儿相比,诊断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正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病程在7d以下、年龄在1-6岁之间的患儿,诊断结果较理想。
临床微生物检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387 浏览:4192
大豆种植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下载:94 浏览:769
摘要:
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对于全球粮食供应和土地生态系统具有重大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对大豆作物在不同农业条件下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方法上,我们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分析了大豆种植对土壤有机质、水分、肥料利用效率和微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种植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且该效果与施肥量、水源条件、种植年限等因素有关。在微生物多样性方面,大豆种植可以促使益生菌的增加,对维护土壤生态稳定性和增强土壤的抗环境压力能力显示出积极的影响。然而,过度或不当的大豆种植也可能导致土壤脱水、营养损失等问题。本研究为理解大豆种植对土壤生态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指出了在大豆种植过程中进行合理施肥、水源管理和保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对于指导大豆种植实践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及其价值研究
下载:402 浏览:4198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进行阳性率分析,探讨检验价值。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微生物检验标本数10124份进行临床探究,以16年1月到17年6月的数据为对照组,17年7月到18年12月的数据为观察组,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分析两组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从检验的结果上看,观察组在痰液、尿液以及分泌物的检出上其阳性率为20.9%、22.9%、26.6%,然而对照组则为23.9%、26.0%、30.3%,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血液以及脑脊液的微生物检测中其差异不存在显著性。结论:针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检验,其阳性率存在差异,能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分析
下载:273 浏览:2842
探讨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制及对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下载:273 浏览:2872
基于土地整治复垦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下载:285 浏览:2950
有机肥和木醋液改良对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下载:294 浏览:3163
摘要:
盐碱地的改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其中有机肥与木醋液作为自然及生物刺激素的代表,展现出了对土壤改良的积极潜力。本研究综合分析了有机肥和木醋液对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最新进展。研究表明,有机肥的长期施用能够有效促进盐碱地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这归功于其丰富的有机质含量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如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土壤盐分浓度。相比之下,木醋液作为一种源自生物质的天然产物,在盐碱土改良方面的研究较为新颖,其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初期可能由于不适应而产生短暂的抑制效应,但随着微生物逐渐适应,木醋液能发挥抑菌杀菌功能,同时促进植物生长,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索有机肥与木醋液的组合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强了土壤中益生菌的相对丰度,促进了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功能提升,为盐碱地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策略。
微生物肥料在土壤改良和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下载:217 浏览:2156
面向新工科背景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62 浏览:728
快速检验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探讨
下载:47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