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神经性疼痛患者疼痛管理的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效果比较 下载:132 浏览:1072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在神经性疼痛患者疼痛管理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6例神经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和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5±0.6vs4.1±0.8,P<0.05),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6.4±5.2vs68.3±4.9,P<0.05)。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在减轻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结论:药物治疗结合心理干预在神经性疼痛患者疼痛管理中具有更佳效果,建议临床实践中采用综合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531
摘要:
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并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共100例,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颅底入路组、前额入路组、枕颈入路组和经额颞入路组,每组各有24-26例不等,比较手术前后各组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疼痛程度及肿瘤切除率。结果: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均较手术前高,但接受不同手术入路患者术后IL-8、MBP、ETS-1、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各组患者疼痛程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其中颅底入路组较其他入路组更明显(P<0.05)。术后第7天,各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其中前额入路组和经额颞入路组疼痛程度降低幅度更大(P<0.05)。本次研究中,肿瘤总切除率为89.00%,其中颅底入路与前额入路肿瘤切除率较高(P<0.05)。结论:患者脑肿瘤位置不同,选择的入路方式也不同,选择预与之相适应的手术入路,不但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改善血清指标,从而确保脑肿瘤的切除率。
中医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53 浏览:2635
摘要:
目的 本文针对性分析在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管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期间共选取100例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依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患者分两组,研究组(50例)中医护理方案,参照组(40例)常规护理方案,护理后统计两组临床相关数据,包括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并对护理效果对比、检验。结果 经数据统计,护理前,患者疼痛评分较高、生活质量评分较低,两组数据对比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患者疼痛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护理满意度,总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数据间,研究组体现出优势性。结论 将中医护理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管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提升生活质量,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满意度提升,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安宁疗护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影响 下载:147 浏览:1554
摘要: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未开展安宁疗护的20例作为对照组,2023年开展安宁疗护的2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安宁疗护,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结果:两组护理前的疼痛控制满意度、疼痛信念、疼痛影响、疼痛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信念、疼痛对活动的影响、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的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心理弹性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宁疗护能显著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水平,有一定临床价值。
痔术后中医疼痛干预 下载:257 浏览:2673
摘要:
手术是痔病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针对经保守及器械治疗无效的患者,临床多选择手术治疗。但患者常因术后疼痛而产生畏缩心理,拒绝手术治疗导致病情进一步进展。痔术后常出现如疼痛、出血、尿潴留、水肿、粪嵌顿等并发症,其中以疼痛作为主要表现,因此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是临床诊疗中的重要部分,以下将近期中医疗法针对痔术后疼痛管理方法综述如下。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下载:267 浏览:2838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5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感及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护理评价。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VAS、SAS、SDS指标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中8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等5项护理评价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能够减少肛肠病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改善其情绪状态,并使患者的各项生活指标均得到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白噪音+非营养性吮吸在肠造口患儿更换造口袋时操作性疼痛的效果研究 下载:52 浏览:666
摘要:
探讨白噪音及非营养性吮吸在肠造口患儿更换造口袋时操作性疼痛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选取北京某儿童医院收治的110例肠造口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即白噪音+非营养性吮吸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体位安抚,联合组给予白噪音+非营养性吮吸联合干预。在更换造口袋操作前1min、操作开始1min、操作结束后1min使用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R)进行疼痛评分,并比较肠造口患儿啼哭时长及出现痛苦面容时长。结果 观察组患儿操作前1min、操作开始后1min、操作结束后1min的PIPP—R疼痛评分、患儿啼哭时长及发生痛苦面容时长均高于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白噪音+非营养性吮吸可有效降低肠造口患儿在更换造口袋时所引起的操作性疼痛,并减少患儿啼哭时长及出现痛苦面容时长,有效避免因患儿哭闹而增加照护者更换造口袋时的困难,并降低因患儿哭闹而导致的肠管脱出等其他并发症。
中医特色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腿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219 浏览:2315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腿疼痛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腿痛的患者120例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结果 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后临床效果、负面情绪等优于对照组。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腿痛的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心理疏导在骨质疏松所致患者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123 浏览:1753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疏导措施在骨质疏松所致慢性疼痛患者治疗期间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选取对象90例均为我院疼痛科2021年1月~2023年1月间收治的因骨质疏松所诱发的慢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计入45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干预。实施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包括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疼痛控制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提升,但明显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疼痛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所致慢性疼痛管理中,心理疏导措施的使用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慢性疼痛控制率,有普及、推广价值。
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操作性疼痛及喂养的影响 下载:152 浏览:1846
摘要:
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操作性疼痛及喂养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的66名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早产儿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疼痛情况及喂养情况。 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穿刺时及穿刺后5min的PIPP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喂养进程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产科助产实施心理护理对于分娩质量及分娩疼痛的影响评价 下载:152 浏览:1455
摘要:
目的:研究在产科助产实施心理护理对分娩质量及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择选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8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加强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分娩控制量表(LAS)、视觉模拟评分(VAS)、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分娩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结论:在产妇的分娩助产中,实施心理护理,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还可有升产妇的分娩控制感,减轻其疼痛,缩短产程,减少分娩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中医护理干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和负面情绪的影响 下载:293 浏览:3087
摘要:
目的 探究中医干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血液科2022年07月至2023年07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区组随机分为实验组(n=30,中医护理干预)与对照组(n=30,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药敷贴和中医饮食护理的方法对患者疼痛进行干预,通过音乐疗法和心理护理的方法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制定营养饮食计划;口服止痛药物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用药注意事项等。通过数字评分量表(NRS)和负性情绪量表(NAS)评估两组的疼痛、负面情绪情况。结果 实验组干预前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7.12±1.54),负性情绪量表(NAS)评分(45.21±2.48),干预后的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1.46±0.56),负性情绪量表(NAS)评分(24.71±1.43)(t 18.292 P<0.05)。对照组干预前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7.14±1.43)负性情绪量表(NAS)评分(44.69±2.98),干预后的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4.48±0.71),P<0.05;负性情绪量表(NAS)评分(32.46±1.56)(t 20.058 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中药敷贴和中医饮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音乐疗法和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各种负面情绪和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康复结合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分析 下载:251 浏览:2543
摘要:
研究中医康复结合针灸理疗的具体方法、应用价值,分析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取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在2020.05-2021.1、2021.2-2021.10两个时间段内分别开展不同的治疗措施,设置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研究组,样本量各45例,前者实施针灸理疗,后者在其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治疗后腰椎功能、疼痛情况、炎症因子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腰椎功能: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分析有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患者数据更高(P<0.05);研究组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分析有意义;研究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中医康复结合针灸理疗有效性较高,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改善腰椎功能,对炎症因子及疼痛的抑制具有积极意义,治疗有效率比较高,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肿瘤患者护理中的人性化疼痛管理效果探析 下载:39 浏览:578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人性化疼痛管理应用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收录的72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6例对照组、36例实验组,依次开展常规护理管理、人性化疼痛管理,对比指标:①疼痛评分、②护理满意度。结果 疼痛评分:护理前两组患者指标数值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指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指标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性化疼痛管理干预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作用研究 下载:154 浏览:1949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骨科四肢骨折病人疼痛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选择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到我院开展医治的四肢骨折病人128人,通过电脑数据库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了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配病人各64人,对照组开展常规化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病人的疼痛评价得分和疼痛程度、对比两组病人的住院周期和愈合时间、比两组病人的Barthel指标和Harris指标评价得分情况。结果:在开展护理后,研究组病人疼痛评价得分方面显著小于对照组,在疼痛程度不同等分级中也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研究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愈合时间也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研究组病人的Barthel指标和Harris指标的评价得分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四肢骨折病人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有着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疼痛感受,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临床借鉴意义。
2%利多卡因湿敷缓解儿童静脉穿刺疼痛感的效果研究 下载:196 浏览:1974
摘要:
讨论2%利多卡因湿敷缓解儿童静脉穿刺疼痛感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4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期间儿科实行静脉输液的患儿60例,分为两组,使用2%利多卡因湿敷为实验组,使用常规静脉穿刺为对照组。使用MBPS(改良儿童疼痛行为评分)检测,其中0分表示无痛,1分到3分表示轻度疼痛,3分到6分表示中度疼痛,6分到9分表示重度疼痛。使用心电监护仪检测两组患儿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的情况。穿刺成功率统计,定义为一次穿刺成功的几率;护理满意率评价,诊疗结束后由家长进行主观评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及“不满意”3 个等级。结果:两组的疼痛程度以及疼痛发生率,护理满意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相比,差异较大(P<0.05)。两组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呼吸相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的患儿中使用2%利多卡因湿敷,有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缓解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AM1000B神经功能重建系统治疗腰背疼痛临床价值评价 下载:14 浏览:273
摘要:
目的:3AM1000B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临床价值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背疼痛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常规康复)和研究组(常规+3AM1000B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干预),各组内人数均为40例,组间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干预,记录对比组间临床治疗有效率、疼痛程度及骨密度值变化情况。结果:经差异化康复治疗干预,观察组取得的临床疗效(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数值间对比形成明显差异(p<0.05);经差异化治方案干预前组间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评分及骨密度值虽有差异,但差异性不大(p>0.05),两组患者接受差异化治疗方案干预后,观察组取得的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评分(1.32±0.98)分,与对照组对比形成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接受差异化治疗方案干预后,观察组的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处等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形成明显差异(p<0.05)。讨论:临床应用3AM1000B神经功能重建系统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中,疗效确切,且对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骨密度值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疼痛评估在颈肩腰腿痛患者护理中的价值研究 下载:51 浏览:688
摘要:
目的: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疼痛评估护理有效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康复科就医的颈肩腰腿痛患60例,随机分为疼痛评估组和传统护理组30例,疼痛评估组给予疼痛评估分级护理,传统护理组给予普通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疼痛评估组与保守护理之间的差异情况,疼痛评估组临床康复护理有效率(90%)高于传统护理组(81%),VAS评分恢复情况疼痛评估组的恢复率95%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82.5%,两者之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 < 0.05)。结论:颈肩腰腿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肢体运动困难,提升康复护理有效率和恢复肢体运动能力。
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联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下载:165 浏览:1831
摘要:
目的:分析给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护理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及疼痛护理。结果:护理1周、1个月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为(98.96±0.26)分,对照组为(90.13±0.10)分,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及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感并改善负性心理状态,且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疼痛护理联合知识宣教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下载:15 浏览:237
摘要: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联合知识宣教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7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联合开展疼痛护理与知识宣教,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疾病知识认知度、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与HAM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各项目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RS、VAS及PPI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CS与MC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SQI总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占比为94.29%,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占比为77.14%,组间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疼痛护理联合知识宣教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疾病知识认知度,缓解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护理中推广使用。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