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中的价值及检出率分析
下载:236 浏览:2478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中的价值及检出率。方法:研究以80名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为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间入院治疗,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该80名患者进行分组,先入院40名患者实施常规CT检查(对照组),后入院40名患者实施增强CT检查(观察组),对不同检查方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诊断准确率为97.50%(39/40),对照组中,诊断准确率为85.00%(3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339,p=0.0478);观察组患者的病灶检出最小种植灶、种植灶长度及种植灶宽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中检出准确率高,对种植灶测量准确,应用价值高。
基于真实滤材结构的Geodict仿真建模及过滤性能模拟
下载:120 浏览:1596
能谱CT虚拟平扫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下载:222 浏览:2352
肺部超声联合血清PCT、CRP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下载:259 浏览:3660
三种检查方法对白内障术前眼底检查的价值评估
下载:126 浏览:1366
摘要:
目的:对白内障患者采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眼部B超、直接检眼镜检查,评估其术前眼底检查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白内障患者,共158眼,所有患者均进行直接检眼镜、B超检查、OCT检查等术前检查,对比眼部B超、OCT及直接检眼镜的眼底病变检出率。结果:眼部B超病变检出29眼,检出率18.35%;直接检眼镜病变检出22眼,检出率13.92%;两者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OCT检查眼底病变检出44眼,检出率27.85%;明显高于直接检眼镜及眼部B超检查,差异明显(P<0.05)。结论:运用OCT进行术前眼底检查能够对眼底病变作出准确诊断,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并为术后视力评估提供依据。
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在颌骨肿瘤方面的表现及诊断
下载:234 浏览:2311
摘要:
目的:探究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在颌骨肿瘤方面的表现与诊断。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颌骨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进行普通平片检查和CT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比较CT扫描方式的观察组患者中肿瘤部位与病理检查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平片检查相比,CT扫描更能够较为准确的对颌骨肿瘤进行准确的检测与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POCT-即时检验仪器的应用与质量控制
下载:266 浏览:2746
胃神经鞘瘤和胃间质瘤CT影像表现及临床鉴别诊断效果
下载:252 浏览:3019
PDCA管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造影剂外渗预防中的应用
下载:56 浏览:661
用CT检查与X线检查诊断肺癌与肺部良性肿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下载:320 浏览:3024
摘要:
目的:探讨CT检查与X线检查对肺癌与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肺癌患者35例和肺部良性肿瘤43例为观察对象,均行CT检查和X线检查,比较检出情况。结果CT检查对肺癌、肺部良性肿瘤确诊率为94.29%、90.91%,均高于X线检查的65.71%、66.67%(P<0.05);CT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29%、96.97%、95.59%,高于对照组的65.71%、75.76%、70.59%,CT检查诊断肺部良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91%、94.29%、92.65%,高于X线检查的66.67%、68.57%、67.65%(P<0.05)。结论CT检查诊断肺癌与肺部良性肿瘤的效能优于X线,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优先选择CT检查。
探讨新生儿肺炎多层螺旋CT及胸部X线平片影像学图像及诊断价值
下载:328 浏览:3326
甲状腺肿瘤的CT诊断
下载:318 浏览:2995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甲状腺肿瘤CT诊断技术以及诊断效果,以便为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方法:从某院选择25例良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这些患者疾病均经过手术病理进行证实。而后采取CT诊断方式,利用全身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诊断。结果:腺瘤平扫后,扫描结果显示其边界清晰,且增强扫描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扫描后,发现3个病灶均呈局限型,存在多发或单发囊性低密度影,其边缘处较为光滑,但是囊壁不完全完整;恶性甲状腺肿瘤平扫结果显示,其边界并不清晰,而且增强扫描强化存在不均匀的情况,还逐渐侵犯邻近的组织。结论:CT诊断方式可以准确诊断甲状腺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人员提供准确参考。
CT、MRI技术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的联合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65 浏览:1018
摘要:
目的:探讨CT与MRI技术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疑似肝内胆管癌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分别评估各自的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并进行CT与MRI联合检查的效果对比。结果:CT的准确率为81.25%,MRI为88.75%,CT与MRI联合检查的准确率为96.25%;CT特异性为78.79%,MRI为87.88%,联合检查为97.00%;CT灵敏度为82.98%,MRI为89.36%,联合检查为95.74%。联合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均显著优于单独检查(P<0.05)。结论:CT与MRI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肝内胆管癌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CT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分析
下载:292 浏览:2981
薄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23 浏览:279
甲状腺癌的CT诊断
下载:298 浏览:3078
PCT、IL-6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临床早期预测的有效性
下载:107 浏览:1136
摘要:
目的:探讨在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中临床早期预测应用PCT、IL-6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确定研究时间,2023年2月至2023年7月时段,入我院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中抽取80例,均接受两种检测方式,依据血培养结果,对其比较。并命名为阴性组,阳性组,对比两组患者指标水平差异、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进行分析。结果:血培养结果中,显示阳性30例,阴性50例,比较后,阳性组患者数值高于阴性组,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更高(p<0.05)。结论:目前在细菌性血流感染临床早期预测,PCT、IL-6两种检测方式均有其价值,其中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更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应在该领域广泛应用。
AIS患者血栓的CT相关指标预测溶栓治疗的意义
下载:109 浏览:1121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栓CT相关指标预测溶栓治疗的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94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血管造影(CTA)相关指标,根据患者预后效果分为预后不良组(mRS≤2分,36例)和预后良好组(mRS>2分,5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血栓CT指标及ASPECT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溶栓治疗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相比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NIHSS评分及aHU、dHU、rHU水平较高,ASPECTS评分>3分患者比例较低(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IHSS评分(OR=1.872,95%CI:0.801~0.750)、血栓密度(OR=1.803,95%CI:1.029~2.951)、ASPECTS评分(OR=1.773,95%CI:0.942~1.273)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NIHSS评分、血栓密度及ASPECTS评分为AIS患者溶栓治疗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血栓密度及CTA指标可作为预测溶栓治疗预后效果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