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流动性管控:净稳定资金比例能否替代存贷比?——基于黄冈辖内10家农村商业银行数据 下载:31 浏览:430

罗其琦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以黄冈辖内10家农村商业银行近3年资产负债扩张数据为基础,比较净稳定资金比例和存贷比对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管控的替代性与互补性,通过非平衡面板模型探究基于两种流动性指标干预的信贷供给异质性,得出加强流动性管控与稳定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相关结论和启示。

河北省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分析 下载:26 浏览:263

王迎1 刘彤彤2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为了实现住房的公平性,解决弱势群体住房难问题,保障性住房旨在满足中低收人居民住房需求,但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户籍、家庭等状况又不尽相同,供给政策应根据需求制定多层次的供给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政策,结合河北省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形式,提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管理问题研究 下载:43 浏览:354

李卓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部分企业经营转型出现困难,信用违约风险加大,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增加。本文从中小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管理、处置等全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比较近年中小银行不良贷款变化情况,探究中小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影响。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贷款分类和不良贷款处置经验,重点比较资产证券化等不良贷款处置创新方式。在此基础上,从中小银行视角提出了树立不良即逾期理念、运用金融科技加强风险预警、综合运用债转股、收益权转让、证券化处置方式等不良贷款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基于风火网非合作博弈的电力市场均衡模型 下载:81 浏览:462

赵文会1 闫豪楠1 何威2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以市场的手段调整能源结构,从供给侧寻求风电消纳的有效解决方案,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而保障各参与方的合法利益,提高风电消纳积极性,是方案能否落实的关键。构建了基于纳什均衡的风火网三方非合作博弈模型,详细分析了影响各博弈方效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分散的点模式和链聚的网模式两种交易状态。分析结果表明,电网公司收取风火交易的服务费用、风电场对富余电量的报价和电网公司对火电厂的协议罚金均会对交易模式产生影响;而政府对风电的补贴、风电场的发电成本和电网公司的平均电成本仅会影响风、火电厂和电网公司的效用值,并不会影响三方博弈纳什均衡点的分布。

中国股票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研究 下载:46 浏览:318

陆峰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要部署的第一位。中国股票市场也要积极开展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根据股票市场特点,明确股票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理论着手,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供给现状,以及当前中国股票市场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股票市场发展经验,提出我国股票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框架下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构想 下载:63 浏览:490

范祚军 余俊杰 陈瑶雯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也需要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要求。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货币政策调控诉求出发,深究货币政策目标调整的新方向与货币政策调控的新模式,从数量型、价格型、结构型、微调型、风控型五方面提出丰富、优化和创新我国现有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具体对策。

廊坊市过剩产能治理专项审计路径分析 下载:31 浏览:390

陈禹洁1 赵玉梅2 衡文睿1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近年来,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态势下,要求审计机关要在履行好本岗职责的同时,加强审计成果创新,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保驾护航。本研究以廊坊市过剩产能治理工作为实践研究对象,试图对当前政府开展去产能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探讨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社会责任"绩效审计"、转岗安置"专项审计"等审计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审计机构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追踪器"、"测量仪"作用,推动廊坊市过剩产能治理专项工作,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困境与应对策略 下载:64 浏览:468

徐冬冬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课程建设滞后化、教学模式趋同化、教育导向创业化、成果转化稀少化等问题。政策滞后、管理缺失、能力不足、评价匮乏是导致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高校"双创"教育要紧抓发展机遇,突出核心需求以保障政府干预高效供给,突出特色需求以减少教育课程低效供给,突出创新需求以增加教师资源优质供给,突出发展需求以挖掘成果转化潜在供给,融入时代发展的大环境,探索走得通、走得远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之路。

从道德人与经济人的分合谈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下载:50 浏览:455

莫东晓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职业道德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但部分幼儿教师缺乏职业信仰,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当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设多以"道德人"假设为价值取向基点,忽视教师"经济人"价值取向中的合理需求,造成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缺乏实效。政府、高校、幼儿园共同构建"道德人"与"经济人"合理内核有效融合的职业道德建设之策,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

网络化治理视域下的社区教育供给模式研究 下载:67 浏览:481

陈岩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新时代,优化创新社区教育供给模式成为提升社区教育公共服务效能的路径选择。网络化治理有助于在不同行动者之间建构起具有平等协商与自我统合作用的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社区教育网络化供给模式由多层面的次系统组成,兼具目的达成、适应、整合与模式维护的基本功能。社区教育联盟本质上是对社区教育供给中多元主体关系及互动方式的现实观照。基于"北京市社区学习服务联盟"个案分析,可以采取强化网络化供给主体的合作基础、加强网络化供给运行的持续性以及健全网络化供给的保障要素等策略,推动社区教育网络化供给模式的构建。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教师转型提升之路 下载:66 浏览:330

陈静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供给侧改革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应用型高校必须顺应供给侧改革的形势,加强和推进应用型高校的供给侧改革。应用型高校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转型提升是新型人才培养、应用型高校发展、新时代党和国家的要求。从外在因素来看,应当为教师的转型提升提供政策减负支持、保证培训供给、建立激励制度、改进评价机制等保障机制。从教师自身来看,教师需要转变人才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应用性;提升实践能力,争做"双师双能型"教师;积极主动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发扬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四则运算” 下载:53 浏览:368

刘晴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在于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从供给侧改革四则运算的有关内涵出发,探讨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四则运算":即做好加法,加强政策引领,增加资金投入;做好减法,政府简政放权,社会力量参与;做好乘法,依托信息技术,促进供给优化;做好除法,优化课程资源,完善法制建设。"四则运算"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更多的时候表现为四则"混合运算",需要统筹兼顾,才能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和谐"共振"。

新型组织结构视域下区域开放大学社区教育供给服务研究 下载:83 浏览:494

崔珍珍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区域开放大学加强社区教育供给服务,对于满足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服务于社区教育的区域开放大学新型组织结构具有独特组织文化、系统内部紧密协作、组织结构相对独立、开放和灵活应变等特征。从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推进能力和提高整合能力等方面构建供给目标实现路径,实施"因人而异"提供教育供给服务、"因时而异"关注供给内容和方式、"因地制宜"发掘特色供给资源和"因势利导"提升整合服务能力等供给策略,能够切实提升区域开放大学从事社区教育供给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师资供给的现状、挑战及建议 下载:86 浏览:525

惠雪莉 阳德华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2期

摘要: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将为我国每年带来300~500万新增人口。截止到2021年,因"全面二孩"政策所产生的新增人口需增加幼儿园专任教师达49.59万名。因此,"二孩"的到来给家庭和幼儿园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也对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学前师资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师数量整体不足、师资质量参差不齐、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等。为积极应对挑战,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的供给要重视几点:合理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和拓宽用人渠道以迅速补充师资缺口;提升职前教育培养层次和加强职后培训以确保师资质量;增强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和提高待遇水平以稳定师资队伍;实行地区和城乡差异化供给机制以保证师资有效供给。

政府供给“候鸟式”异地养老服务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下载:67 浏览:384

张豫南1 李芬2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候鸟式"异地养老日渐兴起,给海南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政府供给养老服务带来诸多新的挑战。从社区和机构两类供给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主体以及海南省政府来看,在供给主体、供给对象、服务内容以及资金来源四个方面,海南省政府供给"候鸟式"异地养老服务存在政府角色定位缺陷、养老服务对象狭窄、公共财政投入不足、供给服务内容单一等多种困境。基于当前海南省政府供给"候鸟式"异地养老服务的现状和困境展开调研,以期为政府供给"候鸟式"异地养老服务提供建议,为政府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供给"候鸟式"异地养老服务合理定位自身角色提供思路。

我国老年照护服务供给模式的变迁与选择 下载:71 浏览:396

谢立黎1 付敏2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转变使得非正式照料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推动老年照护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我国老年照护服务供给模式发展的新方向。通过梳理相关政策,总结出我国老年照护服务发展的三大趋势——概念从无到有,制度从依附走向独立,供给模式由家庭和政府主导走向多元化主体供给。基于萨瓦斯的民营化理论,可将老年照护服务供给模式划分为公营型、公私合作型和私营型三大类型,具体又可以分为政府服务、合同承包、政府补助、自由市场等模式。通过对几种主要供给模式进行比较,建议构建老年照护服务供给伙伴关系,各方明确职能和责任,提供多层次服务,政府在公私合作模式中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我国老龄产业的市场供给特点、运作机制及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下载:88 浏览:472

郭正模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新兴产业的市场供给对创造社会新的有效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老龄产业的供给能力提升,需要从其市场供给特点、运作机制等供给侧方面加以研究,以促进该产业的健康成长和快速发展。老龄产业作为一种弱质的新兴产业,其市场供给机制具有许多特殊性和内生性障碍。老龄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将社会供给与市场供给有机结合的供给侧改革。

老龄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演进路径研究——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 下载:93 浏览:517

李燕1 伍梦2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自2013年老龄产业元年以来,各种围绕资金、土地、运营管理及人才等方面供给侧改革的老龄产业政策不断推出,其演进方向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是一致的。但老龄产业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制约其发展的福利化与市场化瓶颈问题尚未得到完全破解,政策体系尚需完善。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将福利供给的部分领域转移到市场和社会,为老龄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顶层设计和演化路径提供了思路及分析框架,对于推动和促进老龄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体会 下载:155 浏览:2609

田盼盼 张丽 《光电子进展》 2024年7期

摘要:
选取对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85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出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的护理方法,从而为相关的护理总结出经验,希望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顺利,术后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新时期土地储备计划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以镇海区为例 下载:84 浏览:930

竺建杰 《土壤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生态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人民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稀缺的矛盾已然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同时,伴随着经济人口增长趋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减弱,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土地供给陷入瓶颈。本文从土地储备计划编制和执行的角度出发,探索未来土地储备工作的方向与路径,以应对新时期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