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法竞争视域下的老龄产业立法前瞻 下载:75 浏览:407

陶文泰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全球性的人类发展问题。目前我国老龄产业仍处于从萌芽到成型的过渡阶段,且针对老龄产业的立法在理论上与老龄事业存在一定的竞争和冲突。基于当前我国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的发展概况,结合宪政经济学和动态最优化等分析方法,证明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虽然在立法层面存在竞争关系,但二者在效益和历史趋势上存在一定的均衡状态,从而为老龄产业的立法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参考。

老龄问题的相关概念界定:争议与一种可能的理论解释 下载:76 浏览:407

范方春 吴湘玲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老龄问题是需要详加研究并给予回应的重大议题,然而目前人们对于老龄问题的准确表述和相关概念界定尚存在分歧和争议,这给老龄科学研究、老龄工作开展和老龄政策制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在全面呈现争议各方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为"老龄化","老年人""老年人口"和"老龄问题"等概念提供了明确的定义参考;借由解释学的"二级偏差"概念,为进一步理解这种分歧和争议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论解释。通过对定义之争的全面呈现及其理论解释的深入探寻,不仅可以避免走向单纯的重复,也为老龄问题学术对话的开展和实践创新的推进筑牢了认识基础。

现阶段我国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政策现状与发展方向 下载:78 浏览:432

王莉莉1 姬飞霞2 董彭滔1 杨晓奇1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为了进一步推动老龄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开始大力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转制进程,各地陆续出台相关转制政策。搜集了国家和部分地方公办养老机构转制的相关文件、规定,分析了目前公办养老机构转制的主要政策内容与导向,以及目前转制政策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社区老龄服务提供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下载:78 浏览:423

王殿玺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11年数据,探究社区老龄服务提供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因性别而异;高龄老年人失能的可能性要明显高于低龄老年人;相对于少数民族老年人,汉族老年人具有更高的失能概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无配偶老年人失能的可能性要比有配偶老年人高;罹患慢性病会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独居老年人失能的可能性最高;社区老龄服务提供对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响显著,有社区老龄服务的老年人的失能概率要明显低于没有社区老龄服务的老年人。

老年人权利国际法保护研究述评 下载:79 浏览:430

黄振威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老年人作为国际法保护中的特定群体,其权利的实现面临着特殊的困难与障碍。在老年人权利国际法保护方面,联合国、区域性人权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对研究热点的综述可以发现,学界关于老年人权利国际法保护的研究呈现出研究内容多元化、研究方法多样化、学科融合突出、相对侧重实践性等特征。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网络分析方法 下载:79 浏览:421

邸晓东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基于2006—2016年中国省际人口老龄化指标,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确定人口老龄化关系矩阵,然后构建人口老龄化空间关联网络,并从整体网络密度、中心性、块模型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空间特征,最后运用QAP方法考察了人口老龄化空间关联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网络关联关系密切复杂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人口老龄化空间关系主要呈现出以东北地区、中部地区、重庆为中心的网络特征;(3)人口出生率、城镇化率、人均GDP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大,其中,提高人口出生率可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婚姻对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影响的多状态研究 下载:82 浏览:474

李成福1 王海涛2 王勇1 陈佳鹏1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运用多状态生命表模型,基于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2006和2010年数据,分析婚姻状况对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配偶的占64.61%,有配偶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长于无配偶(未婚、离异、丧偶)老年人(60岁老年人,20.28岁v.s.16.55岁;70岁老年人,10.12岁v.s.8.63岁;80岁老年人,4.15岁v.s.3.28岁;90岁老年人,3.03岁v.s.1.53岁)。有配偶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占预期寿命的比重高于无配偶老年人。婚姻状况会对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产生影响,并影响其生命质量,社会应创造条件改善老年人婚姻状况,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

中国老龄金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下载:85 浏览:474

陈俊华1 王海涛2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金融资产配置带来巨大挑战,但同时也预示着巨大的金融商机。探讨针对老年人的新金融业态、新金融产品、新金融服务,积极应对并制定相应的老龄金融顶层设计方案意义重大。系统阐述了中国老龄金融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主要老龄金融产品的业态和业种,分析了目前中国老龄金融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中国老龄金融产业的现状,提出了创新发展老龄金融的具体对策建议。

四川省养老需求现状及趋势的调查研究 下载:23 浏览:764

付能荣 邱林利 陈晶晶 陈薇嘉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调查四川省45岁及以上人的养老需求和愿望,以应对“老年人口规模快速攀升期” 的养老需求。方法:使用自制《老年需求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调查长期居住在四川省21个地市州,45岁及以上的人3021 人。其中,60岁及以上的占老年50.6%,60岁以下占49.4%。结果: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需求度依次为:“尊重需求”(74.83%),“爱与归属需求”(54.83%,) “自我实现需求”(50.53%), “生理需求”(39.74%),“安全需求”(26.07%。)。普遍支持“抱团养老”和“共享农场”养老模式。 结论:45岁及以上人的养老需求内容符合普通人群的需求,但在各维度的需求度不同。对精神层面的需要更在乎 。 所以,应该配套有尊严、有爱和有成就感的养老政策和服务项目。

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与住房价格——来自德国的经验证据 下载:86 浏览:460

杨巧 卢茜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人口年龄结构和家庭结构是影响住房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根据德国1991—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ECM模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变迁对德国住房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与住房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对房价有正向影响;此外,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对房价也有正向影响。

多尺度的山东省人口高龄化区域演变研究 下载:87 浏览:460

王志宝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高龄化也开始引起关注。山东省人口高龄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相关度量方法的对比分析,尝试构建新的测度方法。利用最近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分析山东省人口高龄化区域演变特征及其主导因素。研究发现:(1)人口高龄化区域演变由胶东半岛向鲁中西部扩散,呈现地带性推移式的区域演变态势,并形成了若干个人口高龄化集聚中心;(2)山东省人口高龄化演变速度及增长态势保持相对的地区均衡,地市层面的区域空间结构相对稳定,而区县层面则变动明显;(3)自然环境决定了人口高龄化的宏观区域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变动,而社会经济发展则在中微观层面形成了若干个高龄人口集聚地;(4)各地区人口高龄化水平将持续提升,但由于受人口自身生理素质等因素限制,不会超过人口老龄化水平。最后,总结了山东省人口高龄化区域演变的三类问题,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我国老龄产业的市场供给特点、运作机制及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下载:88 浏览:472

郭正模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新兴产业的市场供给对创造社会新的有效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老龄产业的供给能力提升,需要从其市场供给特点、运作机制等供给侧方面加以研究,以促进该产业的健康成长和快速发展。老龄产业作为一种弱质的新兴产业,其市场供给机制具有许多特殊性和内生性障碍。老龄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将社会供给与市场供给有机结合的供给侧改革。

互联网+养老机构许可信息公开研究——基于86个民政网站数据的分析 下载:91 浏览:497

王晓庆1 王晋秀2 杨婧琪3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对全国86个民政网站公开的养老机构信息,从地域、时间、数量、内容、技术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全面展示养老机构信息公开工作现状,并从平台、标准、运行三个层面,提出构建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许可信息公开体制机制建议。

补齐老龄服务业人才短板迫在眉睫 下载:92 浏览:490

马丹妮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猛,"未富先老"已成为中国社会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难题。失能失智、空巢、高龄老年人口不断增多,老龄服务面临劳动力"断层"和需求"壕沟"间的巨大差异。这与加快发展老龄服务业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老龄服务需求也不相适应。老龄服务产业亟须补齐人才短板,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尊老敬业的人才队伍。

老龄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演进路径研究——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 下载:93 浏览:517

李燕1 伍梦2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自2013年老龄产业元年以来,各种围绕资金、土地、运营管理及人才等方面供给侧改革的老龄产业政策不断推出,其演进方向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是一致的。但老龄产业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制约其发展的福利化与市场化瓶颈问题尚未得到完全破解,政策体系尚需完善。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将福利供给的部分领域转移到市场和社会,为老龄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顶层设计和演化路径提供了思路及分析框架,对于推动和促进老龄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全力抓好老龄科学研究 下载:94 浏览:504

王深远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老龄科研工作也必须紧跟这一时代步伐,重新审视,重新思考,重新谋划。全面把握新思想指引下的老龄科研工作,必须全面把握主要内容与基本方略的辩证统一,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与行动纲领的统一,必须端正"三个正确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要求我们必须以此为依据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正确方针和政策,必须对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出新思考。全力做好新时代的老龄科研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对习近平老龄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领会,必须高度重视对老龄理论的总结提炼,必须高度重视老龄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必须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影响的研究,必须高度重视新时代重大老龄问题研究,必须高度重视老年人生活状况统计调查,必须高度重视国家老龄科学智库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应对人口老龄化决策推演系统,必须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工智能研究,必须高度重视老龄科研支撑平台建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民战略 下载:95 浏览:509

党俊武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论述和十九大报告相关论述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基本战略思想,描画出人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建设理想老龄社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看点一:过去五年老龄工作高歌猛进老龄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看点二:防范未来重大风险做好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看点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把握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的理论脉络。看点四:把老龄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看点五:实施新理念引领下的人口发展战略。看点六:发掘机遇活力培育发展老龄经济。看点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进老龄文化建设。看点八: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发展公民老年期社会事业。看点九:坚持党对老龄工作的统一领导。看点十:全球老龄社会条件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景无限美好。

中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纵向动态研究 下载:96 浏览:508

伍小兰1 刘吉2 董亭月3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21世纪的中国是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老年人的健康和照护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利用全国老龄办主办、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三期追踪资料,对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纵向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身份及残障队列的老年人,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动趋势和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老年群体功能健康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研究还指明了我国老年人ADL和IADL项目残障发生的顺序,以及老年人在身体活动能力、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这三个领域的功能衰退上存在的层级关系,并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老龄服务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下载:97 浏览:503

臧少敏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人才问题是战略问题,是决定老龄服务业命运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多种途径发展并稳定人才队伍。行业要创新管理模式,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引进、用好、留住优秀人才,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推进适老环境建设主流化刻不容缓 下载:97 浏览:514

谭文静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适老环境建设是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基础上更强调居养适老功能环境建设,包括居家、社区、机构的适老环境建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我国在政策、产业和社会氛围等方面的适老化建设已经开启,但是仍存在适老化水平较低,理念和意识缺位,强制性、可操作化规范不足,现有政策落地难,适老化改造机制有待建立,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农村问题尚未引起重视等问题。提出加快适老理念进万策,推动适老环境建设法制化、强制化,建立适老化改造合理机制,开展适老环境建设示范工作,积极培育适老环境建设人才,加快建设活力老年人就业社会支持系统,统筹城乡适老环境建设等七大建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