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 下载:133 浏览:1555

商酌 陈佳欣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深静脉血栓多发生在下肢,主要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中凝固,从而造成了静脉回流不畅。如果对深静脉血栓进行治疗,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会导致下肢疼痛,浅静脉曲张,从而使患者的患肢肿胀变得更加严重,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如果情况严重,还会进一步引发肺静脉血栓、致残等严重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质量产生影响。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通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和相关的护理措施的分析,对其展开了积极的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本文在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进展,为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在ICU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下载:131 浏览:1553

王芳 廖璨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在 ICU 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ICU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间歇性气压治疗仪,比较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下肢周径及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第一天两组下肢周径肿胀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7天后观察组的下肢周径肿胀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在ICU 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明显加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减小患者下肢周径肿胀程度,减少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卧床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23 浏览:1545

曾静 《国际护理学》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预防卧床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科收治的住院卧床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46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21-01至2022-01,并依据随机法分成两组,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踝泵运动依从性,两组对比(p<0.05),差异明显,其中观察组依从性更高;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发生率更低。结论 对卧床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预防性护理在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防控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123 浏览:1548

刘丹 王晶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预防性护理在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n=50例,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深静脉血栓防控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护理干预预防重症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 下载:125 浏览:1556

郑丽萍 张新英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用于重症产妇剖宫产术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8月-2023年7月本科接诊重症剖宫产产妇(n=62)。试验组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试验组发生率低至0.0%,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16.13%,相比较下,试验组发生率更低(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6.77%,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0.65%,相比较下,试验组护理效果更好(P<0.05)。满意度:试验组数据达到了100.0%,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0.65%。相比较下,试验组满意度更高(P<0.05)。护理质量: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8.12±1.06)分,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90.46±1.84)分,相比较下,试验组护理质量更好(P<0.05)。结论:重症产妇剖宫产术用临床护理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护理效果更好,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护理质量提升更为迅速。

循证护理对预防大面积烧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下载:121 浏览:1526

韩艳阳 张智芳 《国际护理学》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用循证护理对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80名大面积烧伤病人,随机分成40名对照组和40名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进行干预,能有效地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病人生活品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护理干预配合气压泵治疗在外科重症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 下载:123 浏览:1558

孙颖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气压泵治疗在外科重症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9)护理干预配合气压泵治疗和对照组(n=41)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研究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95%(P<0.05)。结论:护理干预配合气压泵治疗在外科重症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分析及预防对策 下载:126 浏览:1549

岳文艳 《国际护理学》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骨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效果是否良好。方法:本次研究所收集的患者资料均来自于我院骨科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所收治的130名骨科手术患者,为了让研究的分析结果更为清晰,因此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是对比研究法。将130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平均为65名,在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的是对照组的患者,实验组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主要比对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四项标准,第一指标就是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第二项指标是并发症的发生率、第三项指标是住院时间的长短、第四项指标则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都有明显的效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效果都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各方面数据尤为突出,差距最大的就是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之间的数值分别相差10.77%、10.77%,实验组的两项指标的数值是1.54%、3.08%两组相比较相差百分之十几个点;余下的两项指标方面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护理后大幅度的缩短了平均住院的时间,而对照组在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没有特点明显,关于护理满意度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差12.3%。结论:经过分析得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骨科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的为患者减少了病痛的折磨,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预防妇科围术期DVT研究 下载:149 浏览:1940

骆林利 《国际护理学》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 妇科盆腔手术后高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针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以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探究下肢DVT预防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102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以及以FTS理念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比较组间各项围术期指标、凝血功能指标、下肢DVT发生程度、术后舒适状况量表评分。结果 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长,纤维蛋白原(FIB)水平、D-二聚体(D-D)水平,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下肢DVT发生程度比较,观察组轻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舒适状况量表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以FTS理念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可加快康复速度,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概率,是术后预防下肢DVT发生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下载:125 浏览:1550

孔丽珍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集束化护理对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老年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将纳入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预防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较低,且患者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术后3、6个月随访中,观察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而言,实施集束化护理具有较为显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有助于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同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模式在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 下载:121 浏览:1542

李妍妍 覃杏露 覃樱 梁蓝尹 秦海霞 莫秀英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模式在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0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骨伤科一病区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相关护理操作内容,结合护理操作机制来展开分析,确保操作技术内容有效优化,满足护理工作要求。观察组则需要采用基于Caprini的风险评估以及集束花护理机制,做好相关干预工作,保证相关操作内容有效优化,体现DVT技术应用优势,确保诸多技术应用内容有效优化,保证做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了解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情况对比,其中术后下肢DVT、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合Caprini风险评估水平提升来思考提出更多问题,确保研究内容有效优化,结合下肢深静脉血栓所发生风险展开研讨分析,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其研究非常具有意义。

早期运动指导用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价值 下载:165 浏览:2065

李冬梅 董婷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运动指导用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70例(2019.01-2020.12),随机分成甲、乙组,各35例。前者、后者行常规护理、常规+早期运动指导。比对两组效果。结果乙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NIHSS评分低于甲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行早期运动指导,效果优良,有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效果,推荐使用。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 下载:149 浏览:1937

郑蓉 杜红英 林潇潇 《国际护理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对其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下肢骨折患者中选择86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成两组,其中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其余试验组进行围术期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状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试验组血栓形成状况明显好于参照组,而且下肢静脉血液流速明显比参照组快,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更优,对护理的满意度统计分析,试验组更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下肢血流速,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普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研究 下载:173 浏览:2558

田盼盼 张丽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普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普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治疗有效率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患者治疗有效性的明显提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快速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下载:163 浏览:2551

林潇潇 郑蓉 杜红英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30例患者组成,通过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快速康复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4.46±2.43)h,(26.01±2.45)h,(22.46±2.15)h,(4.42±0.29)d,对照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8.49±2.19)h,(52.47±2.24)h,(41.98±2.34)h,(6.79±0.32)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手术指标,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应用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效果 下载:173 浏览:2065

俄红霞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采用预防性护理模式,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中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脑血管介入术后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血栓凝血功能更好,有较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2%,对照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14%,(P<0.05)。结论:采用预防性护理方法,在脑血管介入术患者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效果 下载:195 浏览:2560

俄红霞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采用预防性护理模式,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中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脑血管介入术后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血栓凝血功能更好,有较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2%,对照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14%,(P<0.05)。结论:采用预防性护理方法,在脑血管介入术患者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孕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对策探讨 下载:140 浏览:1618

靳红霞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孕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21例妊娠期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及同期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体位、饮食、病情、饮食、运动等多方位护理指导,并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预防DVT复发的指导。结果 所有患者在全面护理下临床症状均得到了好转和痊愈 ,护理有效率为100%,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阴道流血、1例子宫收缩异常不良反应,经及时治疗症状均消失,妊娠期发病患者预后效果较好,治愈后继续妊娠,娩出胎儿未发现异常。结论 针对妊娠期及产褥期并发DVT患者应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病理、饮食、运动、预防保健等多方面护理,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健康。

人性化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 下载:181 浏览:2551

赵君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术患者术后护理中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纳入阆中市人民医院的77例前列腺增生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始于2019-12并止于2020-12。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38例)和护理组(39例),前者在术后行常规护理,后者则给予人性化护理,统计并分析两组凝血功能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相似(P>0.05)。护理后,较参照组,护理组凝血功能指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等数据更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术患者术后护理中不仅对凝血功能有改善作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更理想,建议优先选择。

对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的临床效果 下载:193 浏览:2554

王莹 李志英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在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探究对其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02月~2021年02月期间,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100例,根据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前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例数分别为试验组2例、参照组10例,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6.00%(48/50)和80.00%(20/50),以试验组效果更优(P<0.05)。统计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试验组(98.00%)明显高于参照组(8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对其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可有效降低血栓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提高,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