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分层级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519 浏览:5262
摘要:
目的:研究分层级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的19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并于2018年9月开始实施分层级护理模式,分别选取实施前(2017年8月-2018年8月)、实施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各收治的260例患者进行对比,评价分层级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护理专业技能评分结果显示,在实施分层级护理模式后,我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评分、护理态度评分、沟通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同时进一步观察后,发现实施后神经内科的投诉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显著改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层级护理模式满足神经内科护理管理的要求,本次研究结果证明该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赢得患者满意,所以值得推广。
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老年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中的作用
下载:285 浏览:2956
围术期路径式精细化护理模式在白内障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285 浏览:2920
摘要:
目的:探讨围术期路径式精细化护理模式在白内障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到2022年7月,医院收治100例确诊白内障且行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将其纳入此次护理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围术期常规化护理模式,观察组50例采用围术期路径式精细化护理模式。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d后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观察组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率,观察组更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五项满意度评分,观察组均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病人采用围术期路径式精细化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分层次护理模式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92 浏览:980
摘要:
目的:分析分层次护理模式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象是80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选择期间是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随机分组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各组对象40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层次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心排出量指数、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C反应蛋白水平、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心排出量指数、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比组,C反应蛋白水平、住院时间低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心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行为目标达成理论的护理模式对甲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89 浏览:1025
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探析
下载:91 浏览:1094
强化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作用探究
下载:274 浏览:3013
摘要:
目的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强化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作用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强化康复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状况、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角色、认知、情绪、躯体、社会等不同方面的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4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强化康复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实现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极大提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绷带镜用于翼状胬肉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
下载:107 浏览:1187
摘要:
目的 研究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绷带镜(bandage contact lens,BCL)用于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的康复及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 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我院60例翼状胬肉切除术放置绷带镜的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至患者出院。对比两组绷带镜在位及按预期时间取下的例数,术前、术后7 d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上皮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绷带镜在位及按预期取下例数要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CFS评分更低(P<0.05),BUT时间更长(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佩戴BCL辅助治疗翼状胬肉术后的患者能进一步促进角膜上皮恢复,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增强泪膜稳定性,降低对眼表环境的影响,缩短术后伤口恢复的时间,更能保证绷带镜的正常在位及按预期取下。
循证护理模式对女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效果研究
下载:93 浏览:1067
摘要:
目的:结合女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相关护理要点及常规方式,讨论循证护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1年4月-2023年9月实行,在内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8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女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结合双盲法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护理措施分为循证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模式,比较项目以生活质量、心功能、睡眠质量、并发症为主。结果:研究组经干预后对患者预后生活保障工作的落实程度及相关生活指标评分监测中的改善均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标的可调控性及相关指标监测中各阶段变化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对睡眠情况的阶段性质量监测均值及交流中的精神表现力,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对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冠心病死亡等并发症的跟进式预防作用及安全性评估均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睡眠情况,对于患者的预后生活保障性更高,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癌症晚期患者疼痛控制效果研究
下载:101 浏览:1099
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下载:83 浏览:999
全方位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92 浏览:1027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患肢疼痛及肿胀的影响研究
下载:107 浏览:125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患肢疼痛及肿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3年7月-2024年1月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抽取136例,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中应用一般护理模式,在研究组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比患者各项指标。结果:术后1日和7日,研究组的患肢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偏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E水平、Cor、CRP三项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59%,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73.5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后患肢疼痛、肿胀减轻,愈合时间缩短,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下载:102 浏览:1135
摘要:
目的 积极的探讨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和交叉感染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和有效性。方法 主要选取了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来到医院内部口腔修复科进行治疗的66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常规组,再次选取2022年6月7月到2022年12月来到医院口腔修复科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应对性组,常规组主要采用的是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应对性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取了应对性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出现的交叉感染发生率以及实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应对性组存在的交叉感染发生率显著的低于了常规组差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应对型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高于了常规组,差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口腔修复科护理的过程当中,合理的使用应对性护理模式,能够持续的减少交叉感染的出现,也能够持续的提升护理满意度,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康复护理模式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105 浏览:1143
全科护理模式下老年人跌倒预防措施研究
下载:116 浏览:1612
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101 浏览:1219
情绪干预与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在内分泌科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01 浏览:1163
摘要:
目的:结合内分泌科对糖尿病病人护理实践,探究情绪化干预和整个过程健康教育知识模式对糖尿病病人领域的效用和作用。方法:对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的内分泌糖尿病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8例。其中,在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在观察组采用情绪干预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方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两组病人的病情认识、血糖水平、自我控制能力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知识的理解水平、自我约束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因而在内分泌糖尿病的护理工作中运用全程教育模式,可以间接地提高患者的用药积极性,让他们的血糖指数恢复到正常水平,并对不同类型的病人存有的焦虑不安、压抑、烦闷等不良情绪提供指导,可以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消除患者的焦虑,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所以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全程护理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研究
下载:123 浏览:1613
摘要: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护理中,全程护理模式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方法:2022年02月-2023年01月,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将我院5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分为两组,选择其中25例实施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剩余25例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模式,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对不同护理实施后患者住院时间、凝血指标状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研究组凝血指标状况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统计学数据分析有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低于研究组,两组分析差异大,对比有意义(P<0.05);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数据较高,P<0.05,提示该指标分析结果有意义。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具有积极意义,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生活质量,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价值高,可加以推广。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基层卫生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93 浏览:1025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基层卫生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5月在某卫生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实验组患者的组血压水平得到明显控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引入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老年患者的血压水平,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提高用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