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围孕期女性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 下载:233 浏览:2638

石晓敏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围孕期女性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方法:抽取300例孕妇进行分析,对比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护理前后的SDS以及SAS分值,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存在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围孕期女性进行心理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稳定,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新冠肺炎诊治及预后中的意义 下载:211 浏览:2436

胡航 刘忠祥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发现新冠病毒心肌损伤标志物,为治疗和预后提供和科学的理论依据,新型肺炎确诊或者疑似患者中,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超过第99个百分位上限,且无心肌缺血的临床证据以及可伴有心脏生成的肽类激素物质氨基末端前脑利钠肽水平升高,对此我们做了关于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新冠肺炎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的临床分析 下载:362 浏览:3934

张浩 庞剑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呼吸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从呼吸科抽取患者39例为研究组,采用抑郁评分量表(SDS)、焦虑评分量表(SA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SDS及SAS均显示研究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越易产生焦虑、抑郁;(2)SCL-90测评显示,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9个因子上高于正常成人常模(P<0.05)。结论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呼吸科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患者负性情绪管理对策 下载:366 浏览:3850

张弟云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新冠肺炎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肺炎,患者以发热、乏力和干咳等为主要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相关研究显示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但因为该病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治疗,患者多会出现惶恐不安、愤怒发泄、担忧过滤、孤独寂寞和恐惧死亡等负性情绪,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情绪会影响其治疗的依从性,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将此类患者在隔离病房的负性情绪管理的对策进行相关阐述。

新冠肺炎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下载:350 浏览:3920

王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新冠肺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鄂州中心医院感染科2020年2月2日至2020年2月25日期间收治的18例新冠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护士在其治疗的同时给予其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9.46±5.43)分、(58.76±5.14)分,护理后1个月,患者的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SAS、SDS评分分别为(43.10±3.46)分、(40.35±3.22)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多存在不良心理问题,临床要在其治疗期间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新冠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干预研究 下载:328 浏览:3988

刘静 杜燕琴 张榜骥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新冠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50例新冠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进行心理干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新冠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心理普遍存在问题,给予心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降低明显,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新冠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中医在新冠治疗的心得体会 下载:315 浏览:3763

邓利君 何燕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即2020年2月18日至2020年3月17日期间的40例医学观察人员。无症状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人员22例,有症状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人员18例。分别给予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结果:22例无症状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人员于隔离期满后未见任何症状而解除医学观察,18例有症状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人员总有效率94.44%,其中1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转至定点医院治疗。结论:在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中医效果显著,患者的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心理护理干预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的体会 下载:317 浏览:3946

黄婧靓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速蔓延,疫情暴发以来,感染例数持续上升,并在全国范围迅速传播,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疾病具有发病快、病死率高的特点,且该疾病还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除了躯体上的传播之外,对患者的心理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受疫情影响,极易引发焦虑、紧张、绝望、挫败、易怒等不良情绪,若得不到正确处理,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心理干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群的应用观察 下载:303 浏览:3277

田维开 田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世界范围内确诊和死亡患者不断增加,居家(和集中)隔离是目前最佳预防传染手段,隔离过程中人群心理疾病的防治越来越重要。方法:选择116例隔离人群心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心理干预,心理调适和心理咨询,各种情绪反应得到控制,躯体障碍症状减轻。结论:通过心理干预,控制情绪反应,早日获得心理康复。

新冠疫情期间隔离病房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下载:388 浏览:3235

殷慧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新冠疫情期间隔离病房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以80例新冠疫情期间隔离病房的患者为主,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03月,该期间对80例患者均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随后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做出评价。结果:患者心理状态:护理后,患者患者心理状态明显得到改善,且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优于护理前,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护理后生活质量相较护理前明显偏高,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新冠疫情期间隔离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既能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又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应进一步推广及借鉴。

新冠肺炎疫情下门诊肿瘤患者MDT管理 下载:233 浏览:2318

张娜 杨承莲 《肿瘤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个特殊时期,保证患者疗效的同时减少患者的新冠暴露风险至关重要。通过实施实施线下MDT开展模式、线上MDT开展模式并组织定期考核。新冠疫情期间我院共计开展MDT306例,达到了降低患者就诊难度、节约患者诊疗费用、获得最优治疗方案的目标,推动了多学科交叉发展。MDT(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发展的日益成熟及其表现出的个体化特色受到患者的青睐。

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下载:332 浏览:3928

尚磊 祝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为使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方法]采取观察等方法对 27例住院时间进行全封闭式严密隔离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患者在隔离期间存在恐惧、焦虑、抑郁、孤独、愤怒、绝望、依赖等心理问题[结论]通过及时的心理疏导,能解决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为今后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护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心理干预与疏导治疗 下载:388 浏览:3944

赵强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较多不良心理情绪。因此,应对其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改善个人心理情绪,减轻社会心理振荡,促进社会良性运转。本文将对疫情期间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心理反应进行总结,并对相关心理干预和疏导的要点进行综述。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发热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下载:363 浏览:4024

江娜 刘小花 罗正巧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发热门诊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来发热门诊就诊的200名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热患儿家长在疫情期间表现出焦虑倾向。结论:患儿发热程度、实验室检测结果,家长文化程度及疫情知识掌握程度对患儿家长心理有影响。

新冠疫情下医护人员心理情况及疏导干预探讨 下载:345 浏览:3232

任世颖 赵素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自去年年底以来,武汉新型冠状肺炎形势非常严峻,全国各地医院纷纷组织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虽然这些医护人员是疫情期间最勇敢、第一线的战士,但他们掩藏在繁忙工作下的心理状况合情绪同样需要关注,尤其是驰援武汉回来后还有很多医护人员到现在依然没有返回工作岗位;因此,对新冠疫情下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急不可待,为了能够帮助驰援武汉以及疫情第一线所有医护人员更快重新返岗,本文对新冠疫情下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合情绪进行简要的探究合分析,然后探究总结医护人员心理合情绪的疏导、干预方法合对策。

预防新冠肺炎交叉感染的儿童护理策略研究 下载:369 浏览:3281

乔香英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2019年末在我国武汉爆发,由于其爆发突然性、高传染性以及高致病性,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疫情爆发初期,武汉地区的医疗资源出现挤兑,对其他多种疾病的诊治造成了影响。儿科是医院中极为重要的科室之一,儿童的抵抗力较低,易受到新冠病毒的传播感染,且易导致交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儿科如何进行预防交叉传染的护理,本文对此作出分析和探讨。

新冠常态化防控下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研究 下载:95 浏览:1050

黎耀敏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进行新冠常态化防控下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启动新冠应急一级响应后到新冠常态化防控一年内的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与上一年度(非常态化防控期间)的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的比较。结果:2020年流行性感冒1848例、水痘849例、流行性腮腺炎114例、猩红热19例、麻疹1例、风疹1例。2020年启动新冠应急一级响应后到新冠常态化防控一年内的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例数明显减少。结论:通过新冠疫情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到常态化防控,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降低,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对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同时具有明显的预防控制作用。

新冠感染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方案研究 下载:17 浏览:391

肖聚鹏 张琪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新冠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以新冠感染呼吸道后遗症为例。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在该时段内将60名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新冠抗原检测呈阴性。而在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所有患者存在的新冠感染呼吸道后遗症进行评价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患者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实验组内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一个月治疗后患者的新冠感染后遗症改善状况。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呼吸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优,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 康复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的加入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新冠感染呼吸道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因此,我们建议在新冠感染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考虑配合用药治疗,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并进一步完善康复治疗方案以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新冠疫情下开展本科学生思政教育新思路的研究 -基于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本科学生 下载:317 浏览:3556

任永合 郭婷婷 郎颂 李一凡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面对特殊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文法学工以“组织育人”“心理育人”“网络育人”和“服务育人”为着力点,强化党建引领,群团协同联动,凝聚组织育人力量;加强精神援助,注重身心健康,深化心理育人实效;提升网络素养,落实正面宣传,推进网络育人创新;拓展管理合作,明确现实需求,整合服务育人资源;协同联动做好战“疫”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肇庆高新区新冠肺炎防控重点场所与重点人群监测状况调查 下载:95 浏览:1043

苏建宏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为掌握肇庆高新区重点场所与重点人群新冠肺炎感染情况,评估相关场所新冠肺炎病毒通过环境传播的风险;及时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核酸检测方法,对肇庆高新区医疗机构、(城轨站/汽车客运站)、农贸市场、空间器闭的商场超市等11类重点场所及行业及集中隔离观察场所的人员、环境物品等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共选择41个采样点采集不同对象标本2968份样本,环境物体表面样本1723份,检出2019-nCoV核酸阳性14份,环境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率为0.81%。;人员咽拭子标本共1245份,其中重点场所工作人员咽拭子标本565份,未检出阳性;集中隔离人员咽拭子标本680份,检出2019-nCoV核酸阳性8份,集中隔离人员咽拭子标本2019-nCoV核酸检出阳性率为1.17%。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均来自集中隔离观察场所内的集中隔离人员及其高频手部接触部位。结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肇庆高新区内重点场所环境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未出现被新冠病毒污染的情况,只在集中隔离观察场所存在新冠病毒污染,肇庆高新区新冠肺炎风险主要来自于集中隔离观察场所。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