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车联网安全标准及框架研究 下载:28 浏览:258

张然懋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0年5期

摘要:
伴随车联网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快速发展,车联网网络安全重要性已凸显。文章首先对典型车联网安全事件进行梳理,分析车联网安全威胁,对车联网安全标准国内外发展和安全框架进行了概述,最后对车联网安全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智慧校园框架下学院微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下载:48 浏览:392

孙翠改 敖建华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手机来寻找想要的资讯。精准化传播、移动化服务、近距离互动无疑是新媒体的优势,而其中微信公众号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一个,本文通过第三方接口api、微信小程序、大数据、javaweb等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智慧苏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让师生足不出户即可感受微查询、微校园、微资讯等一站式全方位的人性化校园服务。拓宽了校园文化传播途径,增加了校园文化内容和凝聚力,促进了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发展。

系统与弹性相结合的城镇色彩规划管控研究——以江城县为例 下载:57 浏览:355

俞屹东1 蒋希冀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前城市色彩规划管控在色彩挖掘、管控的系统性与弹性,以及与既有规划衔接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践现状分析,本文构建了一套色彩规划编制与实践模型,以期为城镇色彩规划管控提供科学工作方法。该模型具备与风貌规划有机结合、内在系统性及色彩选择的灵活性特征,体现出系统和弹性相结合的管控理念。最后,本文详细论述该模型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的色彩规划编制实践,初步证实了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将为未来相关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启示与借鉴。

一维含能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下载:90 浏览:475

刘威 陈厚和 《新材料》 2018年6期

摘要:
为制备高能绿色起爆药,以5,5′-偶氮四唑钠盐为前驱体,硝酸亚铁提供金属离子,采用溶剂挥发法合成了一维含能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Fe(ATZ)(H2O)4·2H2O]n。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分析了该化合物的热分解性能。基于最大放热原则,应用广义的Kamlet-Jacobs方法计算了化合物的爆轰性能,并对其撞击感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一维含能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理论爆热、爆压、爆速分别为2 294.73kJ/mol、34.54GPa和8.83km/s,撞击感度H50为39.0cm,具有典型起爆药的特征,可作为一种优异的高能绿色起爆药。

基于TLD改进框架的视频目标跟踪算法 下载:52 浏览:451

史殊凡 孙光民 《软件工程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研究了传统跟踪—学习—检测(Tracking-Learning-Detecting)目标跟踪算法的结构和特点,提出改进思路;虽然TLD算法采用P-N学习机制,在应对长时间跟踪方面有很好的鲁棒性,但是当目标发生严重遮挡、形变,或者场景发生较大的光照、旋转变化时,也会导致跟踪的失败。基于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提出TLD改进跟踪算法。改进算法在跟踪模块运用SIFT特征匹配算法来代替原算法中LK光流法,减少了计算的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的环境适应能力。

浅谈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下载:28 浏览:208

刘晓曼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11期

摘要:
国家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安全已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工业互联网安全有别于传统的互联网安全,安全防护对象进一步扩大,安全场景更加丰富,连接范围也更广阔,威胁可延伸至物理世界,安全事件危害更严重。本文梳理了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现状和发展面临的挑战,详细分析了国外工业互联网安全相关框架,提出了符合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实际的安全框架,并从框架和技术两个层面研判了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趋势。

双排布料步进式加热炉平移框架的研究与实践 下载:56 浏览:445

李争喜 《冶金技术》 2019年9期

摘要:
对步进梁平移框架在步进过程中的变形进行分析,找到其影响加热炉横向跑偏的原理。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横向跑偏预估值,并提出改进措施,对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于MEAN框架的实时数据共享竞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67 浏览:478

石清 《软件工程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在"互联网+"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产业。如何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体育竞赛服务,如何使体育竞赛组织工作更加高效,如何使竞赛数据更加透明,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结合摩托艇项目,利用MEAN框架,开发了一套实时数据共享竞赛管理系统,并将基于RESTful接口的异步I/O模式贯穿于整个体育竞赛系统中。该系统能有效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使参与者即时掌握赛事动态,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用户体验。

基于Dubbo框架和微信生态构建O2O新零售支撑体系 下载:55 浏览:431

崔益彪 上官声标 曹骢腾 金诗淳 陈亮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6期

摘要:
江苏联通O2O新零售支撑体系的核心是基于自主研发的移动展业平台。文章从业务模型、功能架构设计及系统整体架构技术栈三个维度,全面介绍基于Dubbo分布式服务框架和微信生态环境下展业平台的构建。新零售支撑体系不仅满足公司销售互联网化转型的需要,还有效提升了运营商的核心价值。

多区域大规模迭代计算框架应用研究 下载:31 浏览:270

王晓斌1 卢福军1 殷颖1 闫萌2 马忠义3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8年9期

摘要:
大数据环境下迭代计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基于大数据环境中的数据分散性、数据分区存储性、全集-局部数据分析的相对性等特点,提出基于Spark的多区域大规模的迭代计算框架,并给出多区域迭代计算框架和原生Spark框架的性能对比。该框架能够对广分布的大数据分区多级进行迭代分析,优化算法的执行过程,缩短算法的执行时间,可以很好地适用于中国联通多层级组织机构对通信数据分析的需求,对于迭代算法的运行框架优化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我国农地污染的生成路径及发生机制——一个整体性分析框架 下载:59 浏览:414

朱佳蔚 杨倩 李中南 孙竹 维雪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9期

摘要:
农地污染是农村污染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来源包括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前者包括农业生产产生的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膜污染、秸秆污染和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染,后者包括农村工矿企业非法排污、工矿废弃地及复垦污染和城乡污染转移。文章以从宏观、农户、企业的三重视角透视农地污染的发生机制,认为农地污染是我国宏观制度环境缺陷影响下农户和企业基于自身成本收益权衡而农地污染行为过度、农地保护行为不足的结果,即表现为宏观制度环境缺陷→农户和企业行为→污染生成的发生机制。

智慧能源战略框架及全过程实施方案 下载:21 浏览:223

陶佳 丁腾 波宁康 红张农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要:自发改能源[2016]392号文"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智慧能源的建设成为能源电力系统、技术厂家和社会资本追逐的热点,然而各方对于智慧能源的内涵和外延了解较少,大多数人对于智慧能源的理解主要集中在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层面以及分布式电源、储能、配网等用户关联度较小的领域。借鉴多年的实战与合作经验,从全过程实施的角度,对智慧能源的社会基本诉求、战略框架和系统性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阐述。

OAIS框架在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 下载:67 浏览:457

孙海萍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9期

摘要:
多年来江苏省测绘资料档案馆积累了大量的测绘档案成果,随着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型基础测绘工作的开展,测绘地理信息档案数据量越来越大。因此,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综合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进行管理和应用,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综合服务能力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江苏省测绘资料档案馆为研究对象,引入OAIS模型,基于OAIS建立测绘资料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上线,实现了测绘地理信息资料"进、管、出"的一体化管理,极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测绘资料档案的管理效率,简化了大众的使用流程,提升了公共服务效率,真正实现档案馆向图书馆模式转变。

乡村空间结构演化中的“有机消长”与“迭代替换”——基于要素流动视角的解释框架 下载:65 浏览:346

张鹏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9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意味着乡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乡村的发展伴随空间结构的重构。本文基于对乡村空间结构演化的总体性分析,梳理了乡村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与内在机制,从要素流动的视角构建"权力理性"和"资本理性"驱动下的乡村空间结构演化初步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条件假设、理论演绎和解释。本文认为,乡村空间结构演化是权力和资本深层次运作的表象和结果,呈现出"有机消长"和"迭代替换"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体现在乡村结构演化的五个阶段:结构形成前期、结构形成期、结构强化期、结构调整期、结构重构期。最后,从人口流动、土地流转和管理角度进行了乡村发展政策的若干探讨。

面向电力供配电环境的通信管理装置设计 下载:89 浏览:107

魏勇 史宏光 刘星 李俊刚 张义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供配电应用场景下智能电子设备互联互通对通信管理设备的通信需求,针对其通信介质、通信协议多样化,且同时接入及转出多种协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备灵活通信接入及转出能力的通用型通信管理装置设计方案,给出了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开发框架及接入/转出机理和软件模块功能设计。本文的研究成果在智能配用电设备智能化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了解智能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入及转出机理具有参考价值。

油气企业科研完全项目制管理的制度框架与路径思考 下载:78 浏览:384

辜穗 蒲蓉蓉 姚莉 杨丹 李佳 李晓玲 周成效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科研完全项目制是提高科技管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机制,从国内大型国有油气企业试行科研完全项目制的效果和问题出发,结合科研完全项目制的特点,对油气企业科研完全项目制管理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市场化条件下科研完全项目制管理的制度框架设计,并指出了分阶段实施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气企业在实施完全项目制时存在着对科研项目的组织体系、内控制度、财务核算制度、考核制度方面不适应的情况;②应在项目管理理论、项目集成管理理论、科研项目管理等相关理论基础上,综合考虑项目组织机构扁平化或矩阵式、项目全要素成本核算、项目监督与沟通机制、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手段、项目绩效评估与激励等标准要件,构建起市场化条件下的完全项目制的管理制度;③根据"油公司"体制特征以及"油公司"体制下的科技管理阶段式发展路径,分阶段逐步实现从准完全项目制向完全项目制的演进。结论认为,油气企业应以科研完全项目制为核心配套实施双序列、成果转化激励等政策,并按照完全项目制的需要完善现有人事、财务、科研等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科研完全项目管理长效机制的形成。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比较研究——基于利润表差异的实证检验 下载:48 浏览:253

周嘉南 贾巧玉 《当代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我国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趋同,但二者在准则内容及报表格式上仍存在差异。文章以2007-2014年A+H交叉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评估按照我国会计准则披露的盈余数据和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的盈余数据的信息含量,来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准则内容差异方面,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披露的H股净利润能给投资者带来增量信息,且投资者关注的准则内容差异主要有资产重估、收入、固定资产和资产减值四大类。(2)在报表格式差异方面,扣除财务收益和其他投资收益的H股经营利润持续性高于营业利润,且能给投资者带来增量信息。文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供了理论依据。

浙江省智慧小镇建设与实践 下载:75 浏览:411

邹鹤海1 黄剑琪2 胡泱3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5期

摘要:
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为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积极开展智慧城镇建设。本文在总结浙江省智慧小镇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阶段、三步走"的浙江省智慧小镇建设步骤,构建了包含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展现层的智慧小镇总体框架,给出了分级分层推进智慧小镇的建设思路,制定了流程规划化、运营维护专业化、综合执法制度化及企业考核自律常态化的智慧小镇长效管理机制。

我国天然气法立法研究 下载:56 浏览:427

刘夏兰 段言志 刘辉 胡俊坤 周小雨 《天然气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油气体制改革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制定一部规范天然气全产业链市场交易行为的天然气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日益突显。借鉴国外天然气行业立法的经验与启示,分析梳理了我国天然行业及法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我国天然气行业改革方向作为引领,提出了我国天然气法的框架思路和基本制度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天然气法应定位为天然气行业经济法,重点对天然气市场行为和政府监管行为进行规范,调整范围不涉及其他法律已经规范的内容,主要涵盖天然气市场监管、基础设施运行、市场交易、价格、供应安全等,将已有的相关重要制度和管理经验上升到法律层面,同时开展第三方准入、独立监管等前瞻性的制度创新。结论认为,我国应借鉴国外处于相同天然气市场发展阶段国家的立法经验,通过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制度设计,分阶段逐步解决制约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问题,从而使我国天然气行业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

恶劣海况下海底管道带压开孔作业辅助结构设计与安装技术研究 下载:68 浏览:281

刘建峰 王彦多 杜颖 张胜强 于银海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在强潮流、低能见度等恶劣海况下的海底管道不停产带压开孔作业,由于浮吊船升沉和摇摆较大的不利影响,无法采用常规的吊装方式来进行带压开孔设备的安装和拆卸,须借助一些辅助结构才能完成。以东海某海底管道带压开孔修复项目为例,对用于带压开孔设备装卸的辅助支架和用于开孔机与封堵机相互更换的屋顶式吊装框架进行了结构设计,研制了开孔设备组合体和辅助支架整体安装技术,以及使用屋顶式吊装框架进行开孔机和封堵机相互更换技术。工程实践证明:该辅助结构及机具安装、更换技术适用于恶劣海况下的施工作业,降低了施工难度和风险,节省了工期,可为以后类似恶劣海况下海底管道带压开孔维修项目提供借鉴。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