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下载:278 浏览:957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日益紧张,耕地保护成为了世界各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耕地面积虽然广阔,但长期以来,耕地质量和数量却面临双重挑战。耕地面积的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压力,正威胁着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近年来,耕地质量的下降已导致粮食产量的增长受限,部分地区的农作物生长条件逐渐恶化。因此,如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耕地保护的转型势在必行,从政策到技术再到管理,多个方面的系统性变革都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 下载:265 浏览:1088
摘要:
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本文探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如何平衡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科学规划、合理选址、生态优先等原则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完善农业废弃物处理体系是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关键。
浅谈耕地保护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下载:316 浏览:1070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紧张,耕地保护成为了各国尤其是农业大国的重要议题。在农业经济中,耕地不仅是粮食生产的主要载体,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耕地的合理保护与管理能够确保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促进生态环境的维护,进而对粮食安全、生态平衡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耕地保护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的
双碳目标下西北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研究 下载:317 浏览:1135
摘要:
西北地区是我国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率的典型区域。农业生态效率作为评价农业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是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焦点,为了更加关注农业的生态利用效率,从生态效率测算、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三方面开展研究,对西北地区农业具有指导性意义。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制度价值 下载:399 浏览:2177
摘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是特殊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该制度所保护的法益侧重于生态利益,即环境要素和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以及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独立价值在于,通过磋商,由涉突发环境事件企业现行垫付前期费用,让“环境有价,损害担责”贯穿于突发环境事件处理的始终,真正落到实处;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内发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损害赔偿的迅速启动,最大限度控制和挽回不利的生态环境损失。
种养协同发展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下载:348 浏览:1213
摘要:
随着科技发展和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对农业的发展模式要求变得日益严格,这要求我们探索一种更可持续的农业发展路径。种养协同,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模式,以其能有效利用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增强农业整体竞争力等优点,被视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首先对种养协同的含义进行界定,然后通过举例说明种养协同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品质方面的优势。接着,通过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深入剖析,提出了种养协同发展策略。研究发现,发展种养协同不仅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农业综合产值,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后,结合国内外的成功实践,提出了推动种养协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浅谈新时期关于生态公园园林施工技术 下载:237 浏览:2389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公园园林的作用。然后阐述了当前生态公园园林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提高生态公园园林施工技术的相关措施,以促进生态公园园林的健康发展。
农业生态园区建设规划初探 下载:236 浏览:1360
摘要:
在全球面临着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多重压力的情况下,如何将农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是全球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前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
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协同创新研究 下载:220 浏览:2260
摘要:
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在夯实小学生理论基础的情况下,提升其劳动实践技能,实现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在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下,想要提升劳动教育的效率,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更多样化的劳动环境,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有秩序地完成劳动与技术教育项目,以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和协同创新策略,以期为大家提供参考。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性质探究 下载:410 浏览:2446
摘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是现阶段解决生态环境损害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性质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学界目前主要存有民事协议说、行政协议说以及双阶构造说。基于我国对于环境生态保护目标的不断提升和力度的不断加强,整个磋商过程的法律性质应当认定为行政行为,同时将磋商协议认定为行政协议更为适宜。
现代农业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探微 下载:216 浏览:1376
摘要: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是一项重要举措。而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生态文明,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我国过去的农业经济发展较为粗放,在新时期面对着严峻的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问题。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良好转型,就要将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二者的融合发展,使经济和生态的关系得以协调,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458 浏览:2210
摘要:
2015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将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公园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最新、最重要的一个类型,成为自然保护地体制和体系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祁连山国家公园作为西北地区的“安全屏障”,其生态环境长期遭受严重破坏,原有的保护地体系不能解决生态保护和经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使自然保护地生态破坏更加严重,同时也限制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从而建立有效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体制。
生态循环农业礼涞模式,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下载:205 浏览:1300
摘要: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生态循环农业礼涞模式,并探讨其在农业领域的实施方法和效果。通过分析该模式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旨在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的优化路径 下载:403 浏览:2324
摘要:
推进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保护我国生态系统的最低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但是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仍存在着立法缺乏整体观、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实施不当、法律责任追究力度不够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立法体系、健全生态保护红线法律的实施举措、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制体制三个角度的解决建议。
浅谈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下载:246 浏览:1573
摘要: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特别是在食物种类多样化的背景下,使得群众对于食品的质量安全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有机蔬菜作为一种全新的健康蔬菜类型,对于群众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这也使其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喜爱。因此,为了促进有机蔬菜的全面发展,文章首先对有机蔬菜所具备的优点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机蔬菜种植模式与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具体措施。
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下营林造林工作研究 下载:76 浏览:903
摘要: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产业发展越发稳健,为推进林业经济与其他经济体系的协同化发展,各地区林业部门积极推进营林造林工作,强化营林造林监管,实施综合治理,提高林业经济循环发展水平,高度重视生态效益目标。我国各地区积极发挥生态优势,旨在全面开创林下经济增收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下营林造林工作,以期为我国各地区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营林造林工作水平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下载:314 浏览:1791
摘要: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相结合、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创新农业模式。传统农业模式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农业可持续性差等问题,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出现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该模式通过合理规划种植和养殖环节,实现种畜共生、产业互补,有效地利用农田和农业废弃物,降低投入成本,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促进循环利用和资源有效利用。
生态旅游视域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研究 下载:426 浏览:1533
摘要: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生态旅游成为了当今旅游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结合农业科技、观光旅游与文化体验的综合性农业园区,逐渐成为各地探索发展生态旅游的新兴模式。本研究的目标是为生态旅游视域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与指导,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下载:246 浏览:1513
摘要:
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明确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对策。主要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流通、农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农民环保意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对策,从而不断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使农民收入得到增加。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模式创新 下载:463 浏览:2413
摘要:
十九大以来,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党中央进一步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被提出。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路径选择和所面临困境进一步梳理,得出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推广实施EOD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配套制度的政策建议。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