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入伍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265 浏览:2681
摘要:
目的:研究入伍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本部队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录入的新兵中随机选择1200例进行进行调查,统计其心理健康表总分并对不良心理健康状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实验所选400例人员的心理健康量表评分的个人总分平均为(46.21±0.33)分,其中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异常的有18人,占总人数比为1.50%,18人中经专家访谈后确认存在心理问题的共有5人,占总人数比为0.42%。其中,海南与湖北两地来的新兵心理异常表现出阳性的较多,占当地人比分别为2.34%、2.03%;文化程度为初中水平的新兵心理异常表现出阳性的较多,占比为10.00%,而后是文化程度为大专水平以上的新兵,占比为2.29%。结论:入伍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呈现较为良好的情况,出现心理测试异常主要受到地域、文化程度及心理健康知识水平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核电项目投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探讨
下载:151 浏览:1545
煤炭化验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措施
下载:170 浏览:1992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探究
下载:17 浏览:295
压水堆核电厂轴向功率偏差控制分析
下载:150 浏览:1621
青少年抑郁障碍临床转归及影响因素
下载:81 浏览:901
摘要:
目的:了解青少年抑都障碍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某高中一年级新生作为被试对象,对1000名初中学生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测量。在确诊为患有抑郁障碍的130名中学生中抽取50名为被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另外在没有抑郁障碍的高中生中抽取50名划分为对照组,以自编的社会学量表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环境、家庭收入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估量表等对患者进行自我评估,同时运用心理疗法、药物疗法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结果: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中,诊断为抑郁症的130人,患病率为13.00%。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应激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结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心理疾患,对其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要使其健康地成长起来。
宫颈癌高危因素及病人不良心理状态的个性化护理研究
下载:312 浏览:2977
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浅析
下载:91 浏览:896
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解析
下载:211 浏览:2123
摘要:
探讨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儿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耐药重症组和耐药非重症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分析影响SMP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224例大环内酯类耐药MPP患儿,耐药重症组132例,男65例、女67例,中位年龄7.0(5.0~9.0)岁;耐药非重症组92例,男46例、女46例,中位年龄7.0(5.0~9.0)岁。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发热时间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肺实变是预测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乳酸脱氢酶、IgE水平升高,可能与耐药SMPP发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发热时间、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对于预测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的发生均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8,P<0.05)。所有耐药MPP患儿经治疗后痊愈出院。耐药重症组住院天数为7.0(6.0~9.0)天,显著长于耐药非重症组[6.0(5.0~7.0)天];耐药重症组住院费用12 283(10 836~15 012)元,明显高于耐药非重症组[9 769(8 756~11 64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发热时间及住院天数长,炎症指标明显升高,肺部影像学改变重,给患儿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更沉重。
煤炭化验的质量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下载:197 浏览:1597
影响眼科护理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下载:66 浏览:790
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
下载:83 浏览:960
城乡规划建设中与土地管理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82 浏览:724
论矿渣微粉系统中大型立磨选粉机的研究
下载:62 浏览:725
比较探讨内科不同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
下载:87 浏览:959
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早期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230 浏览:2512
摘要:
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早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低血糖新生儿共40例作为观察对象,详细分析40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相关危险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护理计划,观察早期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40例低血糖患儿经治疗、护理干预后,血糖水平均在4h-2d内恢复正常,其中有27例患儿在4h内恢复正常,13例患儿在2d内恢复正常,整个护理期间,未出现疾病进一步加重现象,恢复效果良好。结论:明确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根据实际发生原因针对性予以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血糖水平,加速患儿康复进程,为其身体健康和预后转归做到有效保障,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下载:87 浏览:965
影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的因素
下载:82 浏览:912